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一、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形成条件
(一)先天因素。

在气质与性格上,人与人之间有一种先天差别。

这种差别是由父母因素、家庭因素、血缘和地缘因素等造成。

例如,抑郁质的人有一种天然的同情心,这类人看不得别人受苦。

(二)后天因素。

大学生的理想人格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怎样做人,树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与人为善还是与人为恶,这些观念的形成是从家庭起步的,因此说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对孩子理想人格的形成和规范作用很大,它要求家庭中的成人对孩子不仅要进行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更主要的是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不仅要进行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思维力方面的训练,更要进行动机、兴趣、情绪、意志、性格和道德情操等方面的训练。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新三字经》第2页,广东教育出版社)与智育相比,德育更重要,因为德智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起统帅指导作用,它决定智育和其它教育的方向和道路。

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继续,学校教育的特点是规范性,学校是学生理想人格形成的主要场所。

学校教师不仅要讲授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参加未来社会实践的本领,还要为学生指明社会规范好坏、是非的标准,指明社会行为的善恶、美丑、真假的标准,引导学生“见贤思齐”,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感悟人生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与实践,达到人格的净化与升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时刻在影响学生,都有学生在模仿,因此,学校教师不仅是学生智力心灵的工程师,更是学生人品人格的工程师。

二、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
(一)理想人格的塑造起步于人类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和自我在众人中的形象的关注,深化于人与人之间关系重要性的感悟。

作为时代骄子的大学生们,对自我人格的塑造,首先表现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即主动接触人,广泛交友,主动涉世是理想人格形成的前提条件。

在涉世进程中态度热忱、和气诚恳、谦虚谨慎也是一种必要条件。

其次,塑造人格表现为尊重别人。

例如,老师讲课时,认真听,详细地做记录,不随便说话;不打断别人的讲话,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等。

(二)尊重他人的人权,为人正直而不邪曲,遇事有正义感,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扶危助残,惩恶扬善,是非分明,见义勇为,等等。

(三)加强素质修养,由单一知识型的自我转向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自我。

作为跨世纪人才的现代大学生,其知识结构要求复杂性、多面性,其知识含量要求精
细化、综合化。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结构决定其功能,而结构的建立又必须以要素的具备为前提。

因此,现代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性文化知识,特别是理工院校的学生,更要学好人文知识;不但要有知识素质,更要有道德素质;不但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像孔繁森那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化在行动上,真正做到大公无私,关心集体比关心自己为重,用自己那颗纯净的心灵去感化周围的群众,把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四)加强心理意志和性格的培养。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其性格和意志具有很大的薄弱性。

优厚的生活和学习条件,使他们滋生了远离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心境和观念。

因此,当代大学生有意识地对自我进行心理意志和性格方面的训练培养十分必要。

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塑造,首先应从自制力抓起,包括听课、做作业、复习、预习、写论文、班级工作等都要加强自制力,不断地进行自我约束,努力实现自定的目标。

而且要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其次是保持心理的稳定性,防止大起大落现象。

处于青春骚动期的大学生们,情绪出现一些波动是正常的,需要的是及时调整方位,动用意志的力量去控制自我,遇事要冷静,心境要平稳,不作非分之想。

第三是培养意志的坚定性,克服软弱性。

每个大学生都在憧憬美好的未来,都有一种远大的理想。

但理想能否实现,憧憬能否变成现实,除理想的合理性外,关键看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脑神经对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在长期的自控实践中获得的,因此它也是一种后天力量。

大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有意识地进行意志训练。

例如,学习再坚持一下,肚子饿了再坚持一会儿,跑步累了再坚持一段儿,受委屈了坚持不发作,就会逐步形成坚韧不拔的理想人格和良好品质。

(五)要不断地否定不成熟的自我,把自己培养成为现代化事业可靠的接班人。

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其最后的工序是政治成熟问题。

政治成熟是人格成熟的标志,是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成熟的总汇,它是通过各类知识和经验的增加,崇高道德品质的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不断认识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而逐渐形成的。

大学校园不仅是培养学生增长知识的百花园,而且是各类人才经受千锤百炼、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定型的大熔炉。

因此,大学老师的使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在百花园中汲取知识、采粉酿蜜,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走出校园后能正确地面对人生,能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我,成为祖国四化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用正直的心,文明的行为,把人们引向和谐,把社会引向发展。

人的政治成熟,集中表现在涉世问题上,大学是宇宙的一面镜子,也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学生走出家门,来到高校步入社会的大门,从此开始了涉世的里程。

作为社会网络上的一个纽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日益密切。

政治成熟的程度,决定于个人的涉世程度,决定于自我对社会的理解和领悟,决定于自我对社会的渗透力和主观意识对客体人群的穿透力以及主导神经对自我行为和言论的控制力。

涉世问题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政治这个事物,你不找它,它照样找你,因此,与其被动地面对,不如主动地去迎接,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迎战,主动去顺应潮流,做时代大潮的主人。

心灵的黑暗,只有用知识才能驱除;不成熟的自我,只有用涉世才能否定;只有不断地否定自我,否定残缺的人格,才能完善自我,塑造理想的人格,把自己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成为“四化”建设的可靠接
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