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共17题;共46分)
1. (2分) (2013高一上·济南月考) 如图表示的极地东风正确画法是()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2. (2分) 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②上游乱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3. (2分)可能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因素是()
A . 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排放的废热
B . “厄尔尼诺现象”的周期性暴发
C . 硫氧化物、氢氧化物等气体的大量排放
D . 人类活动过程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
4. (4分) (2017高二下·江苏会考)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
上图中()
A . ①③为寒流
B . ⑤处盛行西南风
C . ②处盛行西北风
D . ②⑤为暖流
(2)
②洋流()
A . 能与①附近的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B . 能缩短欧洲到北美的航行时间
C . 进入北冰洋地区,使能见度转好
D . 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5. (2分) (2014高一下·盘锦月考) 如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图示地区()
A . 位于北半球,b为冷锋
B . 位于北半球,b为暖锋
C . 位于南半球,b为冷锋
D . 位于南半球,b为暖锋
6. (2分)(2019·通州模拟) 下图是我国某近海海面上受气旋影响出现的“龙吸水”现象,读图回答下题。

形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其气流运动方向为()
A . 逆时针辐合上升
B . 顺时针辐合上升
C . 逆时针辐散下沉
D . 顺时针辐散下沉
7. (2分)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 .
B .
C .
D .
8. (4分) (2018高一上·大连期末) 下图为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海平面上升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 . 酸雨
B . 雾霾
C . 臭氧层空洞
D . 全球气候变暖
(2)关于上述环境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 造成该问题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硫
B . 该环境问题可能使高纬度农业增产
C . 该环境问题对人体呼吸道危害较大
D . 该环境问题可能造成皮肤癌患者增多
9. (4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读图,回答下题.
(1)
①②④⑥对应的洋流不正确的是()
A . ①﹣本格拉寒流
B . ②﹣秘鲁寒流
C . ④﹣东澳大利亚暖流
D . ⑥﹣巴西暖流
(2)
受①③⑤⑦洋流的影响,可形成世界著名渔场的是()
A . ①
B . ③
C . ⑤
D . ⑦
10. (4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期末)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 . 东北平原
B . 河西走廊
C . 云贵高原
D . 四川盆地
(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 . 植树造林
B . 人工降雨
C . 跨流域调水
D . 修建水库
11. (2分)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 . ①③
B . ②⑤⑥
C . ③⑤
D . ①④⑤
12. (4分) (2018高二下·桂林开学考) 目前,有些城市在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等地布置植被浅沟,这些浅沟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并在其表面种草覆盖。

读图,完成小题。

(1)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城市中的水循环环节()
A . a减弱
B . b增强
C . c增强
D . d减弱
(2)城市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有()
①收集雨水②减少内涝③减少地下水④增加停车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13. (2分) (2018高一上·兰州期末)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 . 冰川水、大气水和地下水
B . 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和湖泊水
C . 河流水、地下水和冰川水
D . 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
14. (2分)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地球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 . 大气是获得地面反射来的能量增温的
C . 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 . 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15. (4分) (2018高二上·厦门会考) 下图是某海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及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所属半球及性质是()
A . 北半球暖流
B . 北半球寒流
C . 南半球暖流
D . 南半球寒流
(2)该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 . 降温减湿
B . 增温增湿
C . 增温减湿
D . 降温增湿
16. (2分)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
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17. (2分) (2018高一上·武威期末)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人类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A . 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
B . 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
C . 大面积植树造林,合理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
D . 对地表径流和水汽输送施加影响
二、综合题 (共5题;共48分)
18. (17分) (2015高二上·杭州期中) 下图是“欧洲1月和7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

(1)
描述图中1月0℃等温线的走向。

(2)
图中C岛屿位于哪两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上?是世界上什么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3)
影响1月等温线走向和7月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原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4)
下图为A海域南岸某城市2015年年初气温资料。

据此分析该时段欧洲有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并分析原因。

19. (6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图15是北美某月12日8时(美国东部时间)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其中M、N为该季节稳定存在的气压中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地风向是________,该季节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
乙地此时的天气特征是________。

(3)
此时通过北美大陆的晨昏线走向是()。

A . 东北—西南向
B . 西北—东南向
C . 南北向
D . 东西向
(4)
丙沿岸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

20. (12分)(2018·浙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洞里萨河连接洞里萨湖与湄公河,不同季节其流向相反。

(1)古代海上航行,主要靠风作为动力,从乙航行到丙,最适宜时间是________(冬半年/夏半年)。

甲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2)图中丙城市夏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

(3)湄公河流向总体是________,其入海口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_,河流上游主要以________(外力作用)为主。

(4)说明洞里萨河不同季节流向相反的原因。

21. (7分) (2019高一上·黄陵期末) 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__;乙 ________;丙________;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________地。

(3)在图中②、③ 两处标出箭头,表示水汽运动方向,使它构成一个完整的海陆间循环;并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

22. (6分) (2017高一下·延安月考) 读北半球世界洋流模式图。

回答问题。

(1)
图中c表示________(寒流还是暖流),其对沿岸的气候的影是________。

(2)
若此图是北半球的太平洋的大洋环流模式图,则图中:b________洋流d________洋流。

(3)
在实际的太平洋水域,能形成渔场的是________(A或B),其形成渔场的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共17题;共46分)
1-1、
2-1、
3-1、
4-1、
4-2、
5-1、
6-1、
7-1、
8-1、
8-2、
9-1、
9-2、
10-1、
10-2、
11-1、
12-1、
12-2、
13-1、
14-1、
15-1、
15-2、
16-1、
17-1、
二、综合题 (共5题;共48分) 18-1、
18-2、
18-3、
18-4、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