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期中考试卷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沉默不语振聋发聩融会贯通
B. 惊心动魄稳如磐石欣欣向荣
C. 草长莺飞气吞山河雕梁画栋
D. 喜闻乐见滔滔不绝纸醉金迷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他在这次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B. 为了确保这次比赛的顺利进行,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预计会有许多观众前来观看。
C. 在这次活动中,他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还帮助了其他同学。
D.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他热衷于公益事业,经常参加志愿者活动。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
C. 他的演技堪称一绝,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他性格开朗,与人为善,是大家心目中的好榜样。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
B. 在这次比赛中,他打破了世界纪录,成为了世界冠军。
C. 我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D. 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我国,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越来越受欢迎。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有人认为,西方节日的流行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我们应该抵制这些节日。
也有人认为,西方节日的流行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我们应该包容并蓄,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
1. 文章开头提到我国传统节日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西方节日却越来越受欢迎。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4分)
2. 文章中有人认为我们应该抵制西方节日,也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包容并蓄。
请谈
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看法。
(6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12题。
9.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我们应该包容并蓄,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
请结合文章
内容,谈谈你对“有益成分”的理解。
(4分)
10. 文章中提到“我们应该抵制西方节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6分)
11.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看法。
(6分)
12.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我们应该包容并蓄,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三、古诗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3-16题。
1. 下列诗句中,属于宋代诗人苏轼的作品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是()
A.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3.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的是()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是()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5.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的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之情的是()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是()
A.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 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的是()
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四、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读书,让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人生。
请以“读书的力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答案仅供参考,具体得分以实际考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