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安徽安庆一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磅】全国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安庆一中2012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也不例外。

加强网络美育、优化网络生态环境也因此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网络美育的紧迫性并不意味美育在网络传播时代只能深陷困境,无所作为。

相反,网络美育不但是紧迫的,而且是可能的。

在网络空间,现实社会道德与审美标准的统一性和确立性会变得模糊,因此容易导致审美的多元化和杂语化。

但是网际交往同样需要适合自身的游戏规则,需要形成和确立新的具有统括性的网络审美标准,以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优化网络生态环境,培育抵御网络犯罪的“抗体”,推进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

网络美育较之传统美育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性文化精神。

网络美育立足于全新的网络环境,本身就有着传统美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与传统美育在教育目的上的高度划一的、抽象化的“完人”神话不同,网络美育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那种模式化的“完人”。

与传统美育对人的单一主体性的培育和对单一的审美模型的维护不同,网络美育充分正视了生活方式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它要培育的是人的多元主体性,促进和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可能性。

互动是美育的灵魂,与传统美育居高临下、单向辐射的高台教化不同,网络美育始终体现着相互交往、及时对话的民主精神。

与传统美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名身份不同,网络美育具有匿名性,这淡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区分,使得网络美育得以在更为自由、平等、坦诚的思想情感交流中达成。

这种充满新鲜气息,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网络美育是网络社会的精神希望。

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是实时实地化的情境教育。

网络审美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局限在物理时空中,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主要局限在“熟人”世界中,因此网络美育更具包容性,更要求人们养成宽容的胸怀,具备开放视野、当代意识和平等理念,从而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人们各自的文化趣味和审美选择。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网民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这为网络美育赢得了规模大、覆盖面广、信息全的特点。

由于网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上网搜索信息,进行交流的,因此网络美育信息更能深入青少年的心灵,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效能是现实美育不可比拟的。

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使得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汇聚交织,信息垃圾充斥,而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最终确立,对这些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网上海量的信息会给青少年的审美观念带来巨大冲击,容易误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使青少年更易于依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兴趣点高度放松地进行网际交往。

网络超乎想象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网络中有共同审美兴趣的人很容易聚到一起,推心置腹,深入交流。

这样,美育工作者也就可以在网络空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利导。

和现实中的美育相比,网络美育更容易实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可以得到充分的互动和及时的反馈。

但是,由于网络不排斥任何对话,过量的异质信息也容易对青少年进行误导,这些不是美育工作者能全面控制的,也增加了网络美育的难度。

教育的多维性。

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超时空。

因此,网络美育是一个介于审美行为和教育行为之间的交叉范畴。

加强网络美育,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
工程,绝非一人、一单位、一行业可以独立完成,我们需要动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协同合作,建设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

2012-01-20 《人民日报》1. 从原文看,下列对“网络美育”的表述,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分)()A.网络美育能净化生态环境、增强网民审美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相对于传统美育追求教育目的的高度划一以培养抽象化“完人”神话不同,促进和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可能性。

C.网络美育能够充分正视生活方式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培育人的多元主体性。

D.正在实施的网络美育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希望,其民主精神是传统审美教育完全欠缺的。

2. 对网络审美特点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美育只是一种虚拟教育,不同于传统审美教育方式的实时实地的情境教育。

B.影响的深刻性、沟通的互动性、教育的多维性,是网络美育和传统美育的主要区别。

C.网络美育是把“双刃剑”,应依据这个特点来设计完整的审美教育方式。

D.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既是网络美育的优良条件,又给实施带来难度。

3.结合文章,略谈如何加强网络美育(3分)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潮州韩文公庙碑
宋·苏轼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

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

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

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

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

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

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

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

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下不容伪。

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

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安一日于朝廷之上。

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

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

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

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

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

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

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

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

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

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

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


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

——选自《四部丛刊》本《经进东坡文集事略》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弭:消除,制止
B.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审:清楚
C.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榜:文告
D.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卒:通“猝”突然,仓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B.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C.君子学道则.爱人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也
D.是孰使之然.哉然.视其左右,来者已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首先论述古代圣贤的伟大和死而不朽的原因,下笔洋洋洒洒,看似离题,却是将韩愈置于历史的长河中,在古今先贤的排序中给韩愈确定一个合适位置,从而为评价韩愈定一个基调。

B.碑记的传统写法是以叙事为主,而本文却是以议论为主,其间叙事均以议论出之。

作者从“文”“道”“忠”“勇”四个方面盛赞韩愈的历史功绩,并将其归于韩愈具有浩然之气。

C.作者指出韩愈的成功在于合乎“天道“,因而他合普通老百姓的心,能够受到南海人民世世代代的祭祀。

但韩愈却不能尽人事,因而他触怒宪宗,受到皇甫镈、李逢吉等人的毁谤。

D.韩愈在潮州兴学,带来了潮州教育的发展。

虽然潮州人不忘韩愈的政绩,十分信仰、缅怀他,但作者认为韩愈并不眷恋潮州,所以在潮州不到一年就离开了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
译文:
(2)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

”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成。

译文:
阅读白朴的《天净沙》,完成8~9题。

(7分)
天净沙春
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8. 对这两支曲子的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飞红”指飞花,与词人秦观“飞红万点愁如海”中的“飞红”意思相同。

B.《春》曲中啼莺舞燕、流水飞红具有动态美,和风、杨柳、帘栊、秋千能引起读者产生美妙丰富的联想。

C.《秋》曲完全突破传统诗词悲秋的格局,撷取最富北国秋野特征的景物,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色调。

D.《秋曲》善于搭配色调,艳丽的色彩与清淡的色彩相互映衬,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秋日图景。

9.(4分)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而马致远之前的白朴的这首《天净沙·秋》就有类似意象了。

说得更远一点,宋代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已有“斜阳下,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句子,这似乎已开此类意象之先河。

请结合上面词曲,从意象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评析三者之高下。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六小题)(6分)
(1),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2)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3),,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4)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陶渊明《桃花源记》)(5),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6),皓腕凝霜雪。

(韦庄《菩萨蛮》(其二))
(7),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8),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冲动的河流
宁肯
火车驶出开罗,城市灯火渐稀,窗外夜色茫茫。

我睡眠不好,在火车上更无法成眠。

尼罗河可能就在身边,却咫尺天涯,我看不见她。

毫无疑问火车沿着尼罗河行驶,直到一个名叫阿斯旺的地方才会停下。

那是火车终点,不是河流的终点,在埃及河流没有终点。

尼罗河,从中学时代我就曾在地图上无数次想象她,现在她就在我身旁,可我仍要像在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北京,像在孩提时代那样想象她。

夜晚我数次拨开疾驶的列车的窗帘,但是一无所见,我甚至只在窗玻璃上看到了自己的面孔,如同我在国内旅行常有的那样。

白天已参观了古埃及博物馆,与纪元前三千年的墓葬文明,数万个橱窗,一一会晤,说实话我的感觉并不好。

金字塔是真实的墓地,而古埃及博物馆则像6000年墓地的盛宴,虽琳琅满目却让人窒息。

即使到了金字塔下,我的感觉还是没好到哪儿去,反而耳边一再响起《尼罗河传》的作者
埃米尔·路德维希说过的话:“无论法老有多么长寿、多么强大,即使他大肆宣扬登极四次,尼罗河仍要比他长寿和强大一千倍。

实际上现在只留下了三个雕像,第四个雕像上面的砂岩部分已倒在自己脚下。

”这是真实的场景,是我看到的场景,晚上在驶离开罗的火车上回忆的场景。

我更渴望见到尼罗河。

在失眠中无论如何我还是睡着了,一觉醒来,我见到了真正的埃及,我认为只有尼罗河才称得上真正的埃及。

阿斯旺是个水边小城,尼罗河从城边静静穿过,岸上绿树成荫,古老的旅游马车在便道上奔驰,即使不坐上去,即使只在路边看着花哨马车奔跑的样子也让人高兴。

阿斯旺小城因阿斯旺水坝驰名世界,在三峡大坝未建成之前它是世界第一大坝,坝高110米,上游库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

大坝之下,飞流直下的尼罗河在远处同样安静,如同梦幻。

①伟大的尼罗河因一条人工的大坝仿佛把一个古老的梦分成了两个梦,人站在大坝上仿佛手挽两条不同彩练,跳一种两重天的造型强烈的阿拉伯舞。

不久之后我在红海“一千零一夜”的舞台上还真看到了类似的舞,让我不禁想起站在阿斯旺大坝上的如梦如幻的情景。

“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瘦男子,身着色彩舞衣,随着音乐翩然旋转。

当音乐的速度加快,舞者的裙摆也跟着飞扬起来,极像一张巨大落差的彩色的大伞;当速度转到最高点,裙子竟然分开成上下两层,上面那层慢慢上升,形成一个倒伞,包裹起舞者头部。

突然间,这伞又滑到舞者的手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伞舞!那真是千变万化、如幻如梦。

据说这种舞蹈是由13世纪伊斯兰神秘教派哲学家所创,是为了冥想之用。

透过单调、简单的动作,达到宗教的高潮与冥想之境。

我不知道建造阿斯旺水坝是否受到这种古老舞蹈的启示,但是的确,我在大坝的风中感到了旋转,甚至在一种眩晕的飞速的如梦如幻的落差中产生了瞬间的冥想:我就是那个圆点。

②阿斯旺的确让人冥想。

由于大坝的建造埃及的经济获益匪浅,但是也有代价,一种诞生于尼罗河的古老水文——时间节律,随着大坝耸起彻底不复存在,六千年的古老文明实际上到1970年大坝耸起才真正宣告结束。

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就把一年确定为了365天。

在古王国时代,当清晨天狼星出现在下埃及的地平线上,也就是天狼星与太阳同时升起天文学上称为偕日升时,尼罗河开始泛滥。

泛滥的时间非常准确,简直就像钟表一样,古埃及人把这一天称为一年的第一天。

那时观测天象的祭司清晨密切注视着东方地平线,就是为了找到那颗天狼星。

“啊,天狼星和太阳同时出现了!”
身材高瘦、脸庞黝黑、鼻子尖尖的祭司精神振奋起来,很快这一消息从下埃及传到上埃及,进而传遍整个埃及。

那时尼罗河两岸的庄稼该收的大部分都收了,但还应该清理一次;勘界用的标志该埋的都埋了,但还应该检查一次。

然后,就静静地等着那浩浩荡荡的尼罗河水携带着肥沃的泥土来吧。

与黄河、印度河、幼发拉底河同样孕育了古老文明的河流不同,尼罗河的泛滥极有规律,每年洪水何时来,何时退,古埃及人很快就掌握了。

每次洪水泛滥都会带来一层厚厚的淤泥,使河谷区土地肥沃,庄稼可以一年三熟。

但洪水之后,土地的边界全部被淹埋,重新界定土地边界需要精确的测量,于是在埃及产生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土地测量员,这些土地测量员就是现代测绘学的鼻祖。

洪水是可怕的,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洪水和猛兽联系在一起。

然而,尼罗河两岸的埃及人民不仅不将尼罗河泛滥视为不幸的灾难,而且还虔诚地盼望其泛滥,并于其泛滥之时予以隆重的庆祝。

那时人们喜气洋洋,河面上,无数舟楫荡漾,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

但是这一切都已结束,水文的节律消失了。

天狼星照样升起,而河水已不再冲动。

阿拉伯人仍在跳舞或冥思。

会永远冥想下去吗?
(2012.5.10《北京日报》)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这是一篇游记性质的散文,作者的游踪是全文的主要线索。

B.文中有多处关于阿斯旺大坝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这一伟大工程的赞美:现代的大坝和古代的金字塔交相辉映,都是人类的杰作。

C.文章对尼罗河的描写虚实结合,既有“尼罗河从城边静静穿过,岸上绿树成荫”的实写,也有更多想象联想中的虚写。

D.公元前4000年埃及人创造了“太阳历”确定一年有365天,这是对埃及人民智慧的肯定,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又反映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E.作者对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的描写饱含深情,既有对尼罗河孕育的埃及文明的充分肯定,又有对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命运的思考。

12.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解析文中划线①处的含义。

(4分)
(2)分析文中划线②处的含义及作用。

(3分)
13.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5分)
14.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

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并就所拟题目阐述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项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做学问最忌怕的是心浮气躁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奈得住性子和坐得稳
板凳。

B.由于工具观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法定指导思想,加上思维定势与习惯势力的影响,与工具观相佐的新思想新观点,常常被忽视。

C.小姑娘彭帧目睹冒着蒸气的水壶,竟莫名地感动,今天历史课上提及的瓦特真伟大啊,他发明的蒸汽机竟然开创了人类历史的一个崭新时代!
D.近来部分城市蔬菜价格涨幅较大,如各地大葱价格短时间内暴涨两倍之多,菜价上涨演生出来的单品种价格飙升的局面开始显现。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3分)()
A.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社会上各种思想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势在网络上传播。

B.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
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望尘莫及
....。

C.面对又一波来势汹汹的圈地囤地热潮,某些相关职能部门不仅没有严把审批关,反而推波助澜
....,从中渔利。

D.可谓“平地一声雷
.....”,NBA球员林书豪一夜成名,但在赞誉之词漫天飞舞之时,也有人担心“林来疯”会昙花一现。

17.下面各句中,没有
..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孔子学院在美国、瑞典等国家相继建立,太极拳等中国功夫也风靡全球,国际上“汉文化”热正方兴未艾。

B.在2011年8月29日晚110米栏的决赛中,罗伯斯严重干扰刘翔冲刺,经中国代表团申诉被判犯规,取消了他的金牌。

C.2012年中国公务用车选用车型都是国产的,外资和合资企业的无一款入选,自主品牌将独享每年高达千亿元的市场蛋糕。

D.2011年,中国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也意味着人们生活质量、消费水平以及价值观念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18.将下列标有序号的六个语句分别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合理的语序是(只填序号)(3分)
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
;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
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④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
答:合理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
19.仿照下面的示例,在横线上写出两个恰当的句子(6分)。

父母的能与不能
父母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父母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

,。

20.有位哲人说,人生有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确是山,看水确是水。

请用简明的语言阐释这三重境界的含意。

(6分)
(1)第一重境界的含意是:
(2)第二重境界的含意是:
(3)第三重境界的含意是: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1中华小姐环球大赛主题曲为《光芒》,其中有这样的歌词:就算痛就算伤 /不让泪的边疆默默逃出眼眶 /肩膀有重量 /心就会更有胆量 /让胸膛变成殿堂 /我们让梦发烫 /发出光芒 /远方不在远方 /
就在前方 /我们磁场一样 /一样倔强 /最强的不是太阳 /是还活着的心脏。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安庆一中2012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D 无中生有,绝对化,民主精神与传统审美教育并不完全排斥。

2.D A网络超乎想象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

B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传统教育也具有影响的深刻性、沟通的互动性、教育的多维性等特点。

C原文要求美育工作者也就可以在网络空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利导。

3答:①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②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有利因素,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③加强美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4.C “榜”此处作动词,应讲作“在匾额上题写”。

5.B“而”均为修饰连词,可译为“着”,A“之”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C“则”连词,就/转折连词,却,D“然”代词,这样/连词,然而。

6.D D项“作者认为韩愈并不眷恋潮州”误,是有人认为,作者在反驳;而且因果不当。

7.(1)只有韩文公从平民中崛起,谈笑之间举手一挥(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望风倾服而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

(注意“麾”“靡然”“正”等关键词)
(2)老百姓是已经心悦诚服了,便命令说:“愿意重新修建韩公祠庙的人,就来听从命令。

”老百姓高高兴兴地赶来参加这项工程。

占卜选择的新址在州城南面七里的地方,仅仅一年新就建成了。

(注意“新”“卜”“期”等关键词)
附参考译文:
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

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

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

所以,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

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盛大正直的气。

”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

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贵族就会失去他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育就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

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呢?那一定有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

所以在天上就成为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

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

自从东汉以来,儒道沦丧,文风败坏,佛、道等邪说一齐出现。

经历了唐代贞观、开元的兴盛时期,依靠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宋璟等名臣辅佐,还不能挽救。

只有韩文公从普通人里崛起,在谈笑风生中指挥古文运动,天下人纷纷倾倒追随他,使思想和文风又回到正路上来,到现在已经有三百年左右了。

他的文章使八代以来的衰败文风,得到振兴,他对儒道的宣扬,使天下人在沉溺中得到拯救,他的忠诚曾触犯了皇帝的恼怒,他的勇气能折服三军的主帅:这难道不是与天地化育万物相并列,关系到国家盛衰,浩大刚正而独立存在的正气吗?
我曾谈论过天道和人事的区别:认为人没有什么事不能做出来,只是天不容许人作伪。

人的智谋可以欺骗王公,却不能欺骗小猪和鱼;人的力量可以取得天下,却不能取得普通老百姓的民心。

所以韩公的专心诚意,能够驱散衡山的阴云,却不能够挽回宪宗佞佛的执迷不悟;能够驯服鳄鱼的凶暴,却不能够制止皇甫镈、李逢吉的诽谤;能够在潮州老百姓中取得信任,百代都享受庙堂祭祀,却不能使自身在朝廷上有一天的平安。

原来,韩公能够遵从的,是天道;他不能屈从的,是人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