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一轮)习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高考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一轮)习题附答案
专题:物质的组成、性质、分类和化学用语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
①液氯、氨水、干冰、碘化银均为纯净物
②CaCl2、NaOH、HCl、IBr均为化合物
③明矾、水银、烧碱、硫酸均为强电解质
④C60、C70、金刚石、石墨均为碳的同素异形体
⑤碘酒、淀粉、水雾、纳米材料均为胶体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
D.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①错误;水银是单质,不是电解质,③错误;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淀粉、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不属于胶体,⑤错误。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生成NH+4的数目为2N A
B.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 A
C.18 g OH-和20 g —OH所含电子数相同
D.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375N A
解析:选C。
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溶液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NH+4的数目小于2N A,A项错误;每个乙烯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5个σ键、1个π键),故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 A,B项错误;
18 g OH-所含电子数为18
17×10N A,20 g—OH所含电子数为
20
17×9N A,故两者所
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生成0.25 mol NO2,剩余0.125 mol O2,另外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故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375N A,D项错误。
3、下列有关物质及成分、性质和用途都正确的是()
334色),通常用作颜料和抛光剂,B项错误;无水硫酸铜(CuSO4)的作用是检验水蒸气,C项错误。
答案: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e(OH)
3
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B.H
2、SO
2
、CO
2
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C.SiO
2
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SO
2和SO
3
混合气体通入Ba(NO
3
)
2
溶液可得到BaSO
3
和BaSO
4
【答案】B
【解析】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液体,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A项错误;
H 2、SO
2
、CO
2
三种气体和浓硫酸不反应,都可用浓硫酸干燥,B项正确;氢氟酸
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四氟化硅不属于盐,不符合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二氧化硅不是两性氧化物,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SO
2
具有
还原性,在酸性环境下,硝酸根离子把SO
2氧化为SO2-
4
,SO2-
4
与Ba2+生成硫酸钡
沉淀;SO
3溶于水生成硫酸,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SO
2
和SO
3
混合气体
通入Ba(NO
3)
2
溶液得到BaSO
4
沉淀,D项错误。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Mg(HCO
3)
2
、NaHSO
3
和(NH
4
)
3
PO
4
都是酸式盐
B.BaSiO
3、HC1O
4
和Na
2
S都是强电解质
C.蛋白质溶液和淀粉溶液的分散质直径都小于1nm
D.CH
2Cl
2
、C
6
H
6
和CH
4
O表示的物质都是纯净物
【答案】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C.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阳离子
D.胆矾是纯净物,水泥是混合物
【答案】D
【解析】A项,如HD(D为氢的同位素)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纯净物,但它属于单质,A项错误;B项,如CO为非金属氧化物,但它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如MnO-4含金属元素Mn,但它是阴离子。
7、谚语诗词中蕴含科学道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熔点很高
B.“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容易着火
C.“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蕴含的化学原理相同
D.“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分子在时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活动性很弱,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众人拾柴火焰高”是指可燃物越多,燃烧越旺;“百炼成钢”与“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前者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而后者是物理变化。
故选D。
8、下列有关物质分类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
B.弱电解质:甲酸、纯碱、醋酸铵
C.非电解质:液氨、二氧化硫、苯
D.化合物:重水、双氧水、矿泉水
【答案】C
解析:A项,盐酸属于混合物;B项,纯碱、醋酸铵均属于强电解质;D项,
矿泉水是混合物。
9、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B
解析:A项,Cl2与水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杀菌消毒,有化学变化;B项,硅胶的内部为纳米级微孔结构,其表面存在大量羟基,通过分子间的相互引力,羟基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亲和,从而实现吸水干燥的作用,无化学变化;C项,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达到漂白作用,是化学变化;D项,蚊虫叮咬时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肥皂水呈碱性,可以和蚁酸发生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
10、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和HS-的总数为0.1N A
B.0.2 mol由H182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 A
C.标准状况下,3.4 g D2O2所含极性键数目为0.2N A
D.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解析:选B。
S2-在溶液中能水解为HS-和H2S,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的S2-、HS-和H2S的总数为0.1N A,A错误;0.2 mol H18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8-8)×N A=2N A,0.2 mol D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2+16-8)×N A=2N A,所以0.2 mol由H182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
为2N A,B正确;n(D2O2)=
3.4 g
36 g/mol=
17
180mol,所含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17
180mol
×2=17
90mol,C错误;7.8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 mol过氧化钠与
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所以0.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D错误。
11、与氢硫酸反应有沉淀生成的电解质是()
A.硫酸铜B.氢氧化钠
C.硫酸亚铁D.二氧化硫
解析:能与氢硫酸反应生成沉淀的有硫酸铜和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的有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亚铁,同时符合要求的是硫酸铜。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化工生产中常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酸过量时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_______。
A.Ag B.Cu
C.Al D.Fe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
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
2
后,
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①________;②
Na
2CO
3
;③________;④NaHCO
3。
将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在溶液中加盐酸,使溶液的pH=7,再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1)纯碱(或Na2CO3)(2)CO2-3+2H+===CO2↑+H2O、H++OH-===H2O (4分)
(3)AB
(4)①NaOH和Na2CO3 ③Na2CO3和NaHCO3 5.85(3分)
解析:(1)分类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纯碱,因为纯碱是一种盐。
(2)烧碱与三种强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只有一种,即H++OH-===H2O;纯碱与三种强酸(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也只有一种,即CO2-3+2H+===CO2↑+H2O。
(3)Al 、Fe 在常温下遇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故不能溶解,而Ag 与Cu 在常温下可以被浓硝酸溶解。
(4) n?CO 2?
n?NaOH?
蒸干后所得固体 <12
NaOH 、Na 2CO 3 =12
Na 2CO 3 (12、1)
NaHCO 3、Na 2CO 3 ≥1 NaHCO 3
得到的固体溶解于水,加盐酸所得溶液的pH =7,此时得到的全部是NaCl 溶液,根据Na +守恒,可知固体氯化钠的质量为0.1 mol×58.5 g·mol -1=5.85 g 。
2、(2019·江苏卷)
Cu 2O 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领域。
以CuSO 4、NaOH 和抗坏血酸为原料,可制备Cu 2O 。
(1)Cu 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SO 2-4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Cu 2+与OH -反应能生成
[Cu(OH)4]2-,[Cu(OH)4]2-中的配位原子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抗坏血酸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分子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________;推测抗坏血酸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填“难溶于水”或“易溶于水”)。
(4)一个Cu 2O 晶胞(如图2)中,Cu 原子的数目为________。
[解析] (1)Cu 为29号元素,根据构造原理可知,Cu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Ar]3d 104s 1,失去2个电子后变为Cu 2+,则Cu 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 9或
1s 22s 22p 63s 23p 63d 9。
(2)SO 2-4中S 没有孤对电子,价层电子对数为0+4=4,故S
为sp 3杂化,SO 2-4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该配离子中Cu 提供空轨道,O 提
供孤对电子,故配位原子为O。
(3)该分子中形成单键的碳原子为sp3杂化,形成双键的碳原子为sp2杂化。
1个抗坏血酸分子中含有4个羟基,其可以与H2O 形成分子间氢键,所以抗坏血酸易溶于水。
(4)根据均摊法知,该晶胞中白球个
数为8×1
8+1=2,黑球个数为4,白球和黑球数目之比为1∶2,所以Cu为黑
球,1个晶胞中含有4个Cu原子。
[答案](1)[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2)正四面体O(3)sp3、sp2易溶于水(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