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发表时间:2013-12-31T13:24:30.983Z 来源:《赤子》2013年11月下供稿作者:李书军
[导读] 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

李书军
(新疆喀什第九小学,新疆喀什 844000)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

两者是一个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活动。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首先,提高教师教的高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设计合理的导学案,全面开发学生思维;授课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其次,提高学生学的高效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细看”; “多说”;“常做”。

关键词:数学;课堂;高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1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魅力吸引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亦步亦趋”变成了“自主探索”,教学气氛异常活跃。

这一切确实令人欣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殷切期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两个活动的个体直接参与下进行的。

两者是一个双方共同活动的双边活动。

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高效的实践中,要始终朝着高效教与高效学的关系,以教导学,以教促学的目标努力,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基本的学习方法,在学会中掌握会学的本领。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让数学焕发强大的生命力? 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一、提高教师教的高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中起主导作用。

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无所作为。

1.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

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设计合理的导学案,全面开发学生思维。

在设置导学案时,我将繁杂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完成的质量好,学生的兴趣高。

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题目:“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你的家人”,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分说明导学案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

3.授课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自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打造造高效课堂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充足质疑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问题是学生探索的起点,也是激发和维持学生探索的动力。

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发现。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探索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更高的热情。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老师组织一个小组的同学做“套圈游戏”。

大家先是随意站着投圈,发现这种方式很不公平,于是要求按规则站。

但有的规则也不公平:如果站成一横排,越是两边的学生越是“吃亏”;如果站成正方形,四个顶点处的学生最不好投……同学们发现如果站成圆形,对大家就都很公平。

问题自然也就产生了:为什么站成圆形对大家就公平了呢?圆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二、提高学生学的高效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著名和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真知都应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自己重新发明,至少由他自己重新建构,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

”所以课堂上学生要细看、多说、常做,以使其尽可能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1.“细看”。

小学生年纪小,知识面窄,空间观念薄弱,观察能力差,这就要求教师加以引导,让他们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

列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当学生观察教师有意提供的生活中各种巧用三角形性质的实例,如平房屋顶、自行车三角架、电杆顶端的三角架等,疑惑便油然而生:“三角形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为什么它们都做成了三角形?”带着疑惑,学生很自然地开始了探究。

2.“多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衣,是头脑中的思维外化。

有人认为,“说”是语文课的专利,其实不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重视说理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在说理过程中,不仅能弄清算理,掌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和规律,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初步逻辑思维水平。

如在“多边形面积”中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我鼓励学生上台依据模型来说理。

在课堂上有意安排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和解题理由,努力培养他们能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维的习惯。

3.“常做”。

俗话说:“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在数学课上,我们应尽可能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拼一拼等实践操作,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去思考,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发展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学习《多边形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剪、移、拼把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其它图形,从而引出新的面积公式。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充分利用感性材料,进行直觉思维,从而进行抽象概括,使思维得以提升,学习得以高效。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不仅要看教师如何教,还要看学生怎样学,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高效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