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册,有序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政治下册,有序的社会
篇一:七年级政治导学案有序地社会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有序的社会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法律的含义、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和作用;知道宪法是国
家的根本大法;了解依法治国的内容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宪法意识和法
制观念,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学习重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难点】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第一环节】课前预习(预习案):
【知识梳理,突出重点】(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列知识梳理部分)
1、依法治国是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要求。
2、依法治国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宪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效力。
4、依法治国,是社会进步的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现代社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实施依法治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展示,师生互动】(学生10分钟个体展示,教师视机启发、引导,检查预习情况)探究一道德、纪律、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探究二道德和法律分别靠什么维护社会秩序?【第三环节】课后巩固(训练案)【课堂检测,落实新知】(学生独立闭卷完成,存在问题集中解答,作业纠错)一、选择题
1.在马路的十字路口,尽管车杂人多,可由于车辆行人各行其道,红灯停绿灯行,穿梭有序,道路畅通无阻。
这一现象告诉我们()A.人们之间要讲道德b.社会生活要有共同准则
c.事事处处要遵守交通规则D.遇事要谦恭礼让
2.“无规矩不成方圆”的古训,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就是()A.无规矩也能成方圆b.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c.有无规矩一个样D.有规矩容易束缚人们的手脚
3.社会生活准则的种类包括()
①.法律②.道德③.习惯、信念④.纪律、规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b.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
守规矩
c.没有规矩,不成方圆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准则,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5.维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的规则有()
①各种教育法律法规②《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③学校制定的各种制度和纪律④学校对各种违纪学生的体罚决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下列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②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A、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b、体现少数领导人的愿望
c、体现人大代表的利益D、体现成年人的利益
8、20XX年2月,大学生马加爵因琐事与同学发生争执。
事后,他残忍的杀害了四名同学。
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马加爵的惨痛教训告诉我们()
①青少年时期的行为需要法律的约束。
②青少年必须埋头读书,不要与任何人发生争执。
③青少年必须增强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培养健康人格。
④青少年成长的环境需要法律的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9、保证交通井然有序,道路畅通无阻最有力的规则是()A、各种交通法规b、公安交警部门制定的各
种规则c、车辆各行其道D、行人及车辆靠右行驶10、依法治国的核心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b、建立健全各种法律c、依宪治国D、人人都遵守纪律11、与依法治国有关的是()①各级政府部门②司法机关③广大人民群众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12、实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青少年有责任也有义务,为此我们要()①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②积极参与制定法律法规③积极同违法现象作斗争④积极宣传宪法和法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3、在教育工作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法律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4、《中华人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比,说法正确的是()①前者规定国家生活中根本问题,后者只规定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②后者不得同前者相抵触③前者是母法,后者是子法④二者都是由国家制定的,修改的程序也是一样的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
篇二:陕教版七下政治第三单元正确认识社会第十一课《有序的社会》情境探究型教案
《有序的社会》情境探究型教案
(建议配套“《有序的社会》情境探究型课件”使用)
一、教材分析
本框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陕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正确认识社会”
第3节内容,由三框组成: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有规则、懂规则、守规则十分重要,而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并区分法律与道德、纪律的不同。
以及告诉我们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或处理,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所以,我们要学法、用法、护法、爱法。
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结构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知道道德、纪律、法律等行为规范共同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其中,法律是最重要的行为规则;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懂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习惯;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能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社会的有序运行靠规则维护,树立遵守规则的观念;培养学生热
爱法律、尊重法律的情感,自觉地遵守法律。
提高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难点:依法治国是根本。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三、教学方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情境中体验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达到提高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
(1)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2)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
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讨论、归纳法——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对学习整堂课后的所想所感进行讨论、归纳,达成思想上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四、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1)学生准备:搜集相关法律知识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素材。
五、教学过程:
篇三:七年级政治下册七年级下思想品德复习陕教版
第三单元正确认识社会
九课社会集体中的我p2
一目、我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p2
二目、鸟恋蓝天鱼恋水p5
三目、众人划桨开大船p8
1、指点迷津: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个人的努力又会促进集
体的发展。
个人和集体互相促进,才能和谐发展。
2、指点迷津:(团队精神的作用)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都能团结起来,就能产生比单个人大得多的力
量,就能够克服就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创造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
个人利益和集体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要维护集
体的荣誉和利益。
①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获得生命的持久活力。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力量。
③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发展,集体的发展有赖于个人的努力,要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十课缤纷复杂的社会p15
一目、看看社会万花筒p15
二目、七嘴八舌说变化p20
1.有人说:“路有千千万万条,业有三百六十行”,正是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推动着我们社会的进步,创造着
我们美好的生活。
2.今天“上网”作为社会时尚,成了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上网会给我们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①帮助我们查找资料,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帮助我们通讯联络,帮助我们享受现代文明。
②沉迷网络、影响身心健康等。
3.对我们的启示:网络世界是复杂的,社会环境是复杂的,中学生应正确认识网络世界。
4.指点迷津:
我们生活的社会,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
我们应该赞颂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东西,同时又要善
于识别和反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丑、恶的现象。
①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纷繁复杂。
②社会在不断的变化发展,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
十一课有序的社会p29
一目、社会有序靠规则p29
1.人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维护社会的有序。
2..指点迷津: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在社会生活中,处处有维护社会有序运行的行为规则。
如:道德、纪律、章程、法律等。
其中,法律是最强有力的。
这些规则保证社会生活有序运行。
二目、法律维序强有力p32
1.法律体现的是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2.指点迷津:道德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法律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强有力地维护社会的秩序,规范人们的行为。
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我国法律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它规
范人们的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有了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着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法律的作用)
三目、依法治国是根本p36
1.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
求。
政府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司法部门能
否公证司法,老百姓能否自觉守法,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
2.指点迷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3.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依宪治国,是社会进步的主要体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第四单元知晓国情
十二课我是中国小公民p44一目、国运兴衰动我心p44
1.我国法律规定,饭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2.国家的命运时刻牵动着个人的命运时刻拨动着个人的心弦。
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
3.1949.10.1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1982.年这个世界都听到了邓小平的一句话:“香港是中国的领土,我们一定要收回来”。
20XX.10.16我国“神舟五号”胜利返回。
二目、国家呵护我成长p47
1..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因为
1)未成年人保护自己的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侵害和伤害。
2)未成年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阅历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