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练习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节训练】光的折射
满分:100分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A .B

C

D

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
B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
C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
D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
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4.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
A .B

C

D

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
A .B

C

D

6.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7.图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
8.如图,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有三条鱼分布在上、中、下位置(圆圈中为看到的“上”面鱼),则看到其它位置的鱼可能是()
A

中间鱼B

中间

C

下面

D

下面

9.夏天雨后,天空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它的成因是由于阳光在水滴中的()
A .折射B

反射
C .两次折射,一次反射D

以上都不对
10.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放在空气中,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表面M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B

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发生全反射C

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D .当入射到M面上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其折射光线可能在N面上发生全反射
11.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4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 .大于4m B

小于4m C

等于4m D

无法判定
12.如图所示,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15°.一条光线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30°,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水入空气的折射角是()
A .90°B

75°C

30°D


13.细心的小明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吸收程度不同
B

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不同
C

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
D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情况不同
14.如图所示,光线射到由玻璃制成的三棱镜上后经玻璃和空气的两个界面折射后形成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甲、乙、丙三人并排站在鱼塘边同时正对着前方水下的鱼瞄准射击,结果甲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上方;乙也未击中鱼,射在鱼的下方;丙刚好射中鱼,由此可以推断()
A .甲、乙均未
瞄准鱼
B

乙、丙均未
瞄准鱼
C .甲、丙均未
瞄准鱼
D

只有丙一个
人瞄准了鱼
16.某校新建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右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不断注水,则亮斑S将如何移动()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D

先向下移然后向上移,最后保持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17.09恩施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A

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

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

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

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8.一块平面镜玻璃厚薄不等.反射面a与镜子表面b不平行,如图所示.镜前一个发光点s,正确的结论是:自平面镜反射面a反射的光线()
A .都不能返回
到光源s
B

只有一条光线可以返回到光源s
C .有一条以上
的光线可返
回到光源s
D

结论与a、b两平面间夹角有关
19.如图所示,玻璃缸的底部有一块水平放置,镜面朝上的平面镜,玻璃缸的上方有一盏灯,玻璃缸中注入水后,人从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与玻璃缸中不注水时在平面镜中观察灯的像到灯的距离相比()
A .将变

B

将变小
C .将不

D

以上情况都有可

20.如图中表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玻璃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从图中可以判断()
A .折射角是
20°
B

折射角是
30°
C

PQ是界面D

MN是法线
21.如图所示,水池的宽度为L,在水池右侧距离池底高度H处有一激光束,水池内无水时恰好在水池的左下角产生一个光斑.已知L=H,现向水池内注水,水面匀速上升,则光斑()A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匀速向右移动,且移动速度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B

减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大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C

加速向右移动,但速度始终小于水面上升的速度
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22.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越到高空越稀薄.太阳光穿过大气层时要发生_________.因此,早晨我们看到初升的太阳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傍晚我们看到的西下的落日是在它实际位置的_________.
2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_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24.我们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灌有水的游泳池底部看上去比实际深度浅,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荧光屏,能看到光的三原色是红_________.
25.请你观察图这幅画.
画中的哪些现象或物体与你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参照示例选出两个填在下表中:
现象或物体相关的物理知识
示例水中的鱼看起来比
光的折射
实际位置要浅
1
2
26.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
__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__.
27.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________入射角.(口诀“空大透小”)
28.观察插入水中的筷子,总觉得水中的筷子部分是向
_________弯折,这是由于
_________的缘故.
29.如图所示,AO垂直射到水面,当密闭容器以P点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角,则此时的折射角_________零.(填“大于”、“等于”、“小于”)(光线射入时,不考虑容器上壁)
30.如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线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
_________射入
_________中.
31.湖水深10m,一只小鸟从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形成的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_m.清澈见底的湖看起来比实际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小节训练】光的折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11•株洲)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当将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的折射现象,从上面看起来水中的
部分会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所以就会看起来向上弯折.
解答:解: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线斜射到水面,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在水面以上看到的物体的像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A点
的像在A′点,如图所示:
所以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由于光的折射,看上去
筷子好像在水面上折断了,水内的部分看上去向上弯折.
故选B.
点评: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时,都是将物体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
的筷子向上弯折,池底变浅等等.
2.细心的小明同学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打开窗户,直接看远处的高架电线,电线呈规则的下弯弧形;而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而且,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
B

玻璃各部分的透光度不均匀
C

玻璃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
D

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反射不一样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根据光的折射现象,从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一角度入手,然后再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解答:解:A、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程度不同,而不是玻璃上不同部位对视线的阻挡情况不同,故本选项错
误;
B、因玻璃上不同部位透过光的颜色是相同的,都是透过白色光,
故本选项错误;
C、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所以如
果隔着窗玻璃看,电线虽然整体上也呈弧形,但电线上的不同部
位有明显的不规则弯曲,当轻微摆动头部让视线移动时,电线上
的不规则弯曲情景也在移动.故本选项正确;
D、因如果隔着窗玻璃看,玻璃上不同部位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
而不是反射情况不同.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而且此题的中现象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要从光的折射角度来解释这一现象,
尤其是“因玻璃上不同部位因厚度不同对光的折射情况不同”这
一点,对学生来说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平时的练习题目,只
是简单地折射定律,因此,此题属于难题.
3.如图中,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图析法。

分析:光线通过厚玻璃板要发生两次折射:
第一次是从空气斜射进入厚玻璃板,满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
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向
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第二次是光由厚玻璃板斜射进入空气,满足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
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远
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厚玻璃板两侧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一定要平行.
解答:解:(1)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砖,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画,如图;
(2)光由玻璃砖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画,如图:
根据玻璃砖两侧的入射和折射平行,光线通过厚玻璃板的光路图如
图:
故选D.
点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
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
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
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
入射角.
4.光从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射出,经过空气后射入另一个盛有水的薄壁玻璃水缸,若不考虑玻璃水缸壁对光的折射影响,则图中正确反映光路的是()
A .B

C

D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图析法。

分析:首先要知道光线穿过玻璃水缸要经过两次折射,其次知道两次折射遵循的规律: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
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第二次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
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来分析即可.
解答:解:过入射点分别作出法线,在玻璃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即可,
A、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没有向法线偏折;第
二次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没有远离法线偏折,故本选项
错误;
B、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没有向法线偏折,第
二次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而图中的折射光线发生了偏折,故本选项错误;
C、第一次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第二次由水斜射进入空气,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本选项正确.
D、光的折射定律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而图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同侧,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熟记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
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
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
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如图所示,现有一个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和一只吸管.小明同学将一支吸管斜插入盛有适量水的透明玻璃杯中,透过玻璃杯的侧面俯视水杯(如图所示),可能看到的是以下哪种情况()
A .B

C

D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本题有两种光学现象:
一是玻璃杯从侧面看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放大镜,对铅吸管起
到放大作用;
二是吸管反射的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光线要发生折射,满足: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
解答:解:本题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水杯起到放大作用,看到水中的吸管的像比实际吸管变粗;
二是由于光的折射会出现错位现象,刚进入水中的吸管错位,A
点的像应在B点,如图:
水杯底部的吸管,C点的像在D点,如图:
所以从侧面看到斜插入玻璃杯水中吸管的像如图:
故选D.
点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
虚像;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
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
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
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6.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
B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要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C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D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已经提前看到了,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也已经提前看到了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

分析:①由于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太阳从东方升起,也就是飞机面向的方向,飞机比地面更高,当飞机乘客看到“日出”
时,地面还是一片漆黑.
②由于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太阳从西方落下,即
早就下山了.
解答:解:因为日出日落是相反的现象,由于距地面越高日出越早,反之日落也越晚.
①当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不考虑光线在大气中的
折射,太阳从东方升起,也就是飞机面向的方向,飞机比地面更
高,当飞机乘客看到“日出”时,地面还是一片漆黑.也就是说,
乘客看到“日出”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过一会儿才能看到;
②当飞机在赤道上方由西向东匀速飞行,太阳从西方落下,即飞
机的后面,飞机乘客看到“日落”时,对于地面的人来说,太阳早
就下山了,也就是说乘客看到“日落”时,飞机正下方地面上的人
已经提前看到了.所以选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由于距地面越高日出越早,反之日落也越晚.因为日出日落是相反的现象,可以在晚上用手电照篮球模拟一下,想想地面上的人
在盲区,所以日出晚日落早,飞机上的人相反.
7.图中光线由玻璃进入水中时,折射线只可能通过()
A .A点B

B点C

C点D

D点
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专题:图析法。

分析:①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的折射规律进行分析,弄清是从光疏介
质入射还是从光密介质入射.
②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向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
从光密介质斜射向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玻璃与水相比较,玻璃属于光密介质,水属于光疏介质.
光由玻璃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
线,或者说折射光线靠近界面.由图知,过B点的光线传播方向
不改变,所以折射光线向下偏折过A点.
故选A.
点评: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
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
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
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8.如图,玻璃杯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某一角度可以较清晰地观察到有三条鱼分布在上、中、下位置(圆圈中为看到的“上”面鱼),则看到其它位置的鱼可能是()
A

中间鱼B

中间

C

下面

D

下面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专题:应用题;图析法。

分析:(1)光由水中射向水与空气的界面时,有一部分光发生反射;
(2)利用光的折射规律,当光线从水中斜射到水面时,会发生
折射现象,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3)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体在1倍焦距以内时成正立放大
的虚像.
解答:解:(1)鱼反射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发
生反射,由于反射会成像,即平面镜成像,这就是我们看到的上
面个的“鱼”,它与实际的鱼关于水面对称,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2)水中的鱼反射的光斜射到水面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
光线远离法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看到了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
上的“鱼”,即我们看到的下面的“鱼”,该“鱼”形状与真实的鱼形
状相似,与上面的“鱼”形状对称,如图D所示,C不是下面的鱼,
它与下面的鱼上下位置反了;
(3)当从鱼缸侧面看水中鱼时,弧形鱼缸和水正好构成一个凸
透镜,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鱼在1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
像,形状与下面的形状相似,比下面的“鱼”及上面的“鱼”都大,
A中的鱼形状不对,B图的“鱼”太小,大小不符合实际;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由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成像问题,该题要求既要
知道像的成因,又要知道像的形状,难度较大.
9.夏天雨后,天空常会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它的成因是由于阳光在水滴中的()
A .折射B

反射
C .两次折射,
一次反射
D

以上都不对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

分析: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圆型的小水滴,造成色散及反射而成.
度反射.
解答:解:雨后天晴,天空中有许多小水滴,这些小水滴好似三棱镜,
阳光射入水滴时会同时以不同角度入射,在水滴内也是以不同的
角度反射.当中以40至42度的反射最为强烈,形成我们所见到
的彩虹.形成这种反射时,阳光进入水滴,先折射一次,然后在
水滴的背面反射,最后离开水滴时再折射一次.所以彩虹的成因
是由于阳光在水滴中的两次折射,一次反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光的色散及光的反射的应用.因为水对光有色
散的作用,不同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有所不同,蓝光的折射角度比
红光大.由于光在水滴内被反射,所以观察者看见的光谱是倒过
来,红光在最上方,其他颜色在下.
10.折射率为n的平行玻璃砖放在空气中,表面M和N平行,P、Q两个面相互平行且与M、N垂直,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表面M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在表面M发生全反射
B

无论入射角多大,光在表面M都不发生全反射
C

光可能在表面N发生全反射
D .当入射到M面上入射光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其折射光线可能在N面上发生全反射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光射到表面M的入射角为i(i≠90°),折射角为r,则sin r=
<=sin C,即sin r<sin C,(C 为玻璃的临界角).对于表面N,
因为M∥N,故其入射角i′=r<C.即光只要通过M即不可能在
表面N发生全反射.若光通过M先射到P面再射到N面,同样
可以证明经P面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射至N面时,入射角i′=r,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i,同样不可能发生全反射.
解答:解:光射到表面M的入射角为i(i≠90°)折射角为r,
因M∥N,故其入射角i′=r<C.即光只要通过M即不可能在表
面N发生折射.
若光通过M先射到P面再射到N面,同样可以证明经P面发生
反射,反射光线射至N面时,由几何关系可以证明入射角i′=r,
根据折射定律折射角r′=i,同样不可能发生全反射.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