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途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事。

尤其农村学校的小学生见识不广,学生课外书少,能有让学生阅读的东西太少了。

【关键词】作文仿写学写
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生和老师都头疼的事。

尤其农村学校的小学生见识不广,学生课外书少,能有让学生阅读的东西太少了。

而且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低、基本能力差,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的要求以及社会需要,相差很远,那么,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一、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写、仿写,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小学生积累的词汇较少,好词佳句背的少。

因此,平时我让他们把课文中遇到的好词,好句勾出来,然后背记下来。

还鼓励他们多摘抄优秀刊物中的好词佳句。

这样,他们写作文时可套用上。

再多看一些优秀范文,看得多了,就学写,仿写。

慢慢的他们就掌握了写作的步骤和方法。

小学生之所以作文能力弱,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感到作文的众多要求束缚着自己,对作文不感兴趣,厌恶作文。

因此,要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需要减少作文的束缚,多角度、全方位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学习兴趣。

写作兴趣是写作活动赖以产生、持续和强化的内在活动,学困生一旦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写作这种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当作一种乐趣、一种接受,乐此不疲地投入到写作实践
活动中去。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还强调学生“能不拘于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待学生要减少写作形式、内容等方面的束缚,在同一个作文题目下,允许他们使用不同的写作方式来表达,平时教师要多给学生读一些范文。

凡是能传达个体的思想、意识、目的,都可以称为作文。

小学语文学困生语文基础薄弱,在写作中,只要能做到文从字顺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已经是一种成功了。

教师要给他们营造一种宽泛的写作氛围,消除学困生写作的压抑和畏惧心理。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文就是写生活。

教师要贴近学困生的生活,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引导学困生打开封闭的门扉,让作文与生活接轨,让作文充满生活气息,素材来源于生活,让他们不要把作文想象得太难。

针对学困生写作文就头疼,不知如何下笔这一通病,教师要让他们从自己所见所闻所感中去寻找素材,激发他们把看到的境和想到的情急于写出来,进而活跃思维,启迪智慧,从而培养了学困生的写作兴趣,以情入境。

二、对学生的作文,多鼓励,善于发现其闪光点。

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多表扬,发现他的文章优点,及时表扬,增强他的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如,我班有这样一名学生,平时作业
上错别字很多,考试成绩很差,因此他在班里很自卑。

但我平时经常鼓励他。

他的作文虽错字很多,但优点是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我就在全班面前读他的作文,并且表扬他的作文好在哪里,并建议他如果再加上几个优美词汇就会更好。

这样一来,他对自己有了自信,就会对写作产生兴趣。

这样一来,学困生对作文的畏惧就会逐渐地消失。

读和写是语文教学的两个方面,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体会。

学困生作文中的言之无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阅读量少,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将读和写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困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积累词汇,储备写作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对于小学语文学困生的阅读指导,教师主要是要通过课内阅读进行的。

这要靠教师在教学中用自己的情感结合作品的情感设计导语,去拨动学困生的心弦,使他们很自然地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氛围,深入到文章的深处,激荡起胸中的情感,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细心体会作者描写这个场面的感情,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阅读又是模仿的基础,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在指导好学困生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部分精短的文章模仿作文或进行改写式作文,把他们的作文从仿造阶段逐步引导到创造阶段,提高其创作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写作创造思维奠定基础。

三、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教师要从学困生的学习特点出发,因人而定目标,充分考虑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语文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分层推进,因材施教。

根据语文学困生知识层次和接受能力的实际,对他们采用不同的写作指导和写作要求,从而逐步提高学困生的作文水平。

在写作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先对本次写作课的基本要求和指导进行讲解。

询问和观察学困生的反应,确定出学困生对此作文主题的把握情况。

然后,把对学困生的写作指导分成三个层次:对于语文学习略微困难的学生,基本上放手让自己走,着重激励他们创新。

在选材、立意、写法等方面加以指导,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可以直接让他们当堂作文;对于语文学习比较困难的
学生,即教师要“搀”着走,他们会有些想法,但不会组织作文结构。

教师要对他们进行简要的题纲式的指导,要帮助他们理解题意,理清层次,然后让他们当堂作文;对于语文学习十分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会仍感到无话可写的学生,教师要给他们一篇范文,让他们模拟写作。

参考文献
[1]《少年素质教育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