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件人教(部编版) (共18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 这一心理活动?
(1)第三自然段:每天在放学的路 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 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 预报总是“晴”呢?
•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
3.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 华民族 文化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只有 继承和 发展好 戏曲脸 谱艺术 ,它才 能拥有 更辉煌 灿烂的 未来。
•
4.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中的长 处和优 点,又 有所发 展和创 新,超 越了文 学艺术 和绘画 艺术的 高度, 审美价 值提升 。
•
5.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 者对眼 前的美 好事物 正在逐 渐变得 模糊而 倍感落 寞,但 最后还 是表现 出顺其 自然的 洒脱。
•
6.“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 词短语 成句的 手法描 写了南 行途中 所见到 的春江 美景: 春水方 生,桃 花夹岸 ;云帆 一片, 极目四 望,枫 树成林 。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2)第四自然段:路上行人 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 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 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通过“我”与行人的对比描 写,衬托出我对雨的期盼,“我” 要放慢脚步等雨。“雨点儿打在 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这一心理,更直白地表白了“我” 对下雨的期盼。
这段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还能 长云彩吗”表现出“我”对变天的动摇了, “我”开始疑虑还会不会变天;“为什么 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 写出了我对一连晴了好多天的抱怨和无可 奈何。这段话突出表现了“我”对下雨的 期盼与渴望。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8)“起劲地跳跃”(快乐)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
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 在衣柜里”(焦急)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 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 像在嘻嘻地笑”(兴奋激动)
•
7.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 珠笔需 要二十 多道工 序,对笔 尖的加 工精度 和材料 性能要 求极高 ,而此 前中国 制造达 不到这 些要求 。
•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3)第四自然段:我又伸 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 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 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这是对“我”的动作描写。“伸 手试了试周围”说明“我”对日夜盼 望的雨天真的到来竟有些不敢相信, 一定要再次确认才行。“兴奋地仰起 头” “甩 打着书包”“ 大步跑”把 我终于能穿上新雨衣的兴奋之情刻画 得淋漓尽致。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1、2):写妈妈送“我”新 雨衣。 第二部分(3):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4—17):写尽管下雨还是 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8—21):写“我”终于穿 上雨衣。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 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以“盼” 为题目,想一想通过哪些事例来写 “盼”的? 1、盼着变天,却一连晴了好几天。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4)第七自然段:“可是……还 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 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心理描写。句中的省略 号表示“我”在犹豫,在心中思索穿上雨衣出去 走一走的理由。“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这一心理描写,说明“我”以为妈妈不知道在下 雨,但联系上文中行人匆匆赶回家,以及“几声 闷雷”可知,妈妈早就知道下雨了,并洞察了 “我”的小心思。这句话表现了“我”对能穿上 雨衣出去走一走的期盼与渴望以及妈妈对“我” 的严格要求。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
10.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
11.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6)第是十三自然段:“你 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 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 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这是对“我”的语言、神态描写。 为了能够穿上雨衣在雨中走一走, “我”不惜违背原则说了谎话,从中可 以看出”我“对穿上雨衣出去走一走的 期盼和渴望。
1盼
6
猜一猜
一件小花衣, 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 下雨穿上最神气。
雨衣
雨衣跟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课文《盼》有什么关 系呢?我们今天就来走进 这篇课文。
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当代 著名作家 [1] 。主要著作:《玫瑰 门》、《无雨之城》、《大浴女》、 《麦秸垛》、《哦,香雪》、《孕妇 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 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5)第十一自然段:“可 是 …… 不 是 还 要 炖 肉 吗 ? 炖 肉 得 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 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这是对“我”的语言、神态描写,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我”正在思考其他 可以出去买酱油的理由,表现了“我” 的顽皮。 “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身在屋内,心在屋外,一心关注 屋外下雨的情况的心理。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7)第二十自然段:我走在 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 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 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 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 答……
“甩”形象地写出了“我”穿着雨 衣走在街上,舒展衣袖的样子,表现了 “我”在雨中穿着雨衣行走时的兴奋和 满足。
2、我好不容易等到了下雨,千方 百计找借口想穿上新雨衣出门,却 未能如愿。
3、吃过晚饭后,盼着雨留到明天 再下,不久,雨果真停了。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4、晚上躺在床上,一心想着明天 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5、第二天早晨,在“我”决心不 再想下雨的事时,却发现雨还在 下,最终如愿穿上了雨衣。
这些景物描写实际是在借景抒情。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课文从“我”的动作、语言、 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借景 抒情,都是为了凸显“盼”这个中 心意思。文章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 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 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 意思。
*生字
“篷”:(1)遮蔽日光、风、雨的 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多指车船上用的)
组词:船篷、敞篷 (2)船帆。 “蓬”:(1)多年生草本植物。
组词:蓬蒿 (2)松散杂乱。
组词:蓬松、蓬乱
*主要内容:
妈妈送给我一件有两只袖筒 的新雨衣,“我”每天都盼着下 雨天可以穿着雨衣在街上行走, 并最终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如愿穿 着雨衣去上学的事。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 这一心理活动?
(1)第三自然段:每天在放学的路 上我都这样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 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 预报总是“晴”呢?
•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
3.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 华民族 文化的 重要组 成部分 ,只有 继承和 发展好 戏曲脸 谱艺术 ,它才 能拥有 更辉煌 灿烂的 未来。
•
4.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 中的长 处和优 点,又 有所发 展和创 新,超 越了文 学艺术 和绘画 艺术的 高度, 审美价 值提升 。
•
5.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到,尽管作 者对眼 前的美 好事物 正在逐 渐变得 模糊而 倍感落 寞,但 最后还 是表现 出顺其 自然的 洒脱。
•
6.“春岸”两句用罗列几个名词或名 词短语 成句的 手法描 写了南 行途中 所见到 的春江 美景: 春水方 生,桃 花夹岸 ;云帆 一片, 极目四 望,枫 树成林 。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2)第四自然段:路上行人 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 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 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通过“我”与行人的对比描 写,衬托出我对雨的期盼,“我” 要放慢脚步等雨。“雨点儿打在 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这一心理,更直白地表白了“我” 对下雨的期盼。
这段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还能 长云彩吗”表现出“我”对变天的动摇了, “我”开始疑虑还会不会变天;“为什么 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 写出了我对一连晴了好多天的抱怨和无可 奈何。这段话突出表现了“我”对下雨的 期盼与渴望。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8)“起劲地跳跃”(快乐) “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
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 在衣柜里”(焦急)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 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 像在嘻嘻地笑”(兴奋激动)
•
7. 笔头分为球珠和球座体,生产一支圆 珠笔需 要二十 多道工 序,对笔 尖的加 工精度 和材料 性能要 求极高 ,而此 前中国 制造达 不到这 些要求 。
•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3)第四自然段:我又伸 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 两点。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 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这是对“我”的动作描写。“伸 手试了试周围”说明“我”对日夜盼 望的雨天真的到来竟有些不敢相信, 一定要再次确认才行。“兴奋地仰起 头” “甩 打着书包”“ 大步跑”把 我终于能穿上新雨衣的兴奋之情刻画 得淋漓尽致。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脉络梳理
第一部分(1、2):写妈妈送“我”新 雨衣。 第二部分(3):写盼望下雨。 第三部分(4—17):写尽管下雨还是 未能如愿。 第四部分(8—21):写“我”终于穿 上雨衣。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全篇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 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以“盼” 为题目,想一想通过哪些事例来写 “盼”的? 1、盼着变天,却一连晴了好几天。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4)第七自然段:“可是……还 差半小时呀。”我嘟囔着,心想, 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这段话运用了语言、心理描写。句中的省略 号表示“我”在犹豫,在心中思索穿上雨衣出去 走一走的理由。“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这一心理描写,说明“我”以为妈妈不知道在下 雨,但联系上文中行人匆匆赶回家,以及“几声 闷雷”可知,妈妈早就知道下雨了,并洞察了 “我”的小心思。这句话表现了“我”对能穿上 雨衣出去走一走的期盼与渴望以及妈妈对“我” 的严格要求。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
10. 经过时间淘洗的经典之作,是不同 时期的 重要作 家倾其 心力与 才力创 作出来 的时代 精品
•
11.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6)第是十三自然段:“你 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 口,我就脸红了。因为我没见爸 爸,也没人告诉我要炖什么肉。
这是对“我”的语言、神态描写。 为了能够穿上雨衣在雨中走一走, “我”不惜违背原则说了谎话,从中可 以看出”我“对穿上雨衣出去走一走的 期盼和渴望。
1盼
6
猜一猜
一件小花衣, 真是好稀奇。 太阳出来不能穿, 下雨穿上最神气。
雨衣
雨衣跟我们今天要学 习的课文《盼》有什么关 系呢?我们今天就来走进 这篇课文。
作者简介:
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当代 著名作家 [1] 。主要著作:《玫瑰 门》、《无雨之城》、《大浴女》、 《麦秸垛》、《哦,香雪》、《孕妇 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 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5)第十一自然段:“可 是 …… 不 是 还 要 炖 肉 吗 ? 炖 肉 得 放好多好多酱油呢。“我一边说, 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这是对“我”的语言、神态描写, 句中的省略号表示“我”正在思考其他 可以出去买酱油的理由,表现了“我” 的顽皮。 “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我”身在屋内,心在屋外,一心关注 屋外下雨的情况的心理。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7)第二十自然段:我走在 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 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 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 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 答……
“甩”形象地写出了“我”穿着雨 衣走在街上,舒展衣袖的样子,表现了 “我”在雨中穿着雨衣行走时的兴奋和 满足。
2、我好不容易等到了下雨,千方 百计找借口想穿上新雨衣出门,却 未能如愿。
3、吃过晚饭后,盼着雨留到明天 再下,不久,雨果真停了。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4、晚上躺在床上,一心想着明天 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5、第二天早晨,在“我”决心不 再想下雨的事时,却发现雨还在 下,最终如愿穿上了雨衣。
这些景物描写实际是在借景抒情。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16《盼》六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教学课 件人教( 部编版 ) (共18页)
课文从“我”的动作、语言、 心理、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借景 抒情,都是为了凸显“盼”这个中 心意思。文章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 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 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 意思。
*生字
“篷”:(1)遮蔽日光、风、雨的 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 (多指车船上用的)
组词:船篷、敞篷 (2)船帆。 “蓬”:(1)多年生草本植物。
组词:蓬蒿 (2)松散杂乱。
组词:蓬松、蓬乱
*主要内容:
妈妈送给我一件有两只袖筒 的新雨衣,“我”每天都盼着下 雨天可以穿着雨衣在街上行走, 并最终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如愿穿 着雨衣去上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