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有感.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有感中国现在的教育,教师着重是在智力上的研究而忽视了劳动对于智力的影响,那么究竟劳动有没有必要?劳动对智力有什么影响?该如何去实施劳动教育?在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后我感触颇深。

第一、劳动教育在学生智力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教学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些心灵手巧的学生往往是一些聪明好学、好钻研的学生。

事实证明一些精妙的、复杂的、具有奇思妙想的劳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聪明好学的学生经常受到这样的教育形式的熏陶,他们会变的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这种劳动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教师在设计时要考虑到劳动要有思想、有技巧的技能和技艺。

第二、劳动教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劳动教育对于智育具有很大的作用,而能国促进智育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劳动中进行智育呢?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给我们提出了四种形式:
(1)设计和装配各种装置、机械和仪器的活动模型。

(2)选择能量和运动的传递、转换方式。

这一种形式要比上一种形式更具有思维的运动,学生在这里必将学会如何去思考。

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可以看见这样的影子,如在物理课中教师在前面操作,好一点的学生去操作,在好一点的每一个学生都去操作,而这样的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思维的发挥、智力的碰撞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更不要说是学生课后一个人去研究了,因为学校担心教学设备会被学生搞坏。

(3)选择材料的加工方法,选择加工用的工具、机械和工艺方法。

这是一个境界,是很多老师傅们常年工作所达到的一种境界,对于学生也要这样的要求——使手和工具融为一体,成为手的一部分。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用自己的手和自己的思想对劳动对象施加最精细的作用,那就不可能设想培养出精细的、创造性的智慧。

”在劳动中,熟练的师傅们会很有把握的知道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工具,没有经验的人看着工具会束手无策。

(4)为生命过程(植物和动物)的正常发展创造环境,管理这种环境。

在现在的教育中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能实现的,因为现在的教育更多的使家长们觉得学生只要有一个好的分数,考取某个名牌大学,这是他们的最大追求,甚至有
很多的家长觉得劳动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需要的,劳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以前出现过的爷爷、奶奶替自己的孙子、孙女到学校劳动就是一个例子。

当然我们千万不能把劳动与苦力想对应,应该把劳动变成一种智力的活动,我深深的相信,这是一个有前途的选择。

当然,要使手起到发展智慧的作用,还有必要进行经常的阅读:书籍不仅能造就聪明的头脑,而且能培养出灵巧的双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