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水势与抗旱性的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 简介: 田丰, 教授, 从事作物 育种及教学 工作, 青海大 学农牧 学 院 农学系, 810003, 青海西宁
张永 成, 张凤军, 青海农林科学院 马菊 , 孙冬梅, 刘 云, 通讯地址同 第 1 作者 * 基金项目: 国 家科 技支 撑计 划 ( 编号: 2006BAD 01A 06 - 1 - 10 )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供试品种实际抗旱性的评定
品种
处 单株产量 ( kg /株 )
理
!∀
抗旱系数 !∀
平均
青薯 5号 干 0 66 0 7 0 69 0 84 0 79 0 83 0 82A a
湿 0 79 0 89 0 83
青薯 3号 干 0 44 0 40 0 44 0 56 0 45 0 54 0 52B c
作物杂志 C rops
2009 2
不同品种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 水势与抗旱性的研究*
田 丰 张永成 张凤军 马 菊 孙冬梅 刘 云
摘 要 在水分 胁迫条 件下、马铃 薯叶 片游 离脯氨酸含量、叶片 的水 势与品 种抗旱 性关 系的 研究表明: 青薯 5号和 青薯 168 抗旱性最强, 下寨 65的抗旱系数次之, 青薯 3号、青薯 4号抗旱性最 弱。马铃薯 叶片游 离脯 氨酸含 量相 对值、叶 片水 势相对值 与 相应 品 种的 抗 旱性 有极 显 著 的相 关 性, 马铃薯叶片游离脯 氨酸含量相对值、叶片水势 相对值均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 价的生理 指标。马铃 薯叶片 游离 脯氨酸 含量 相对 值、叶片 水势相对值表现为: 时间越晚游离脯氨酸相对值 越高。
1 9 0 1 84 2 12 1 95A a
2 91 1 83 2 34 2 24 3 18
8月 6日
!
∀
2 88 3 18
1 81 1 85
2 36 2 23
2 37 2 09
3 15 3 15
平均 2 99A a 1 83C c 2 31Bb 2 23Bb 3 16A a
果按照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值 = 干 旱处理的 叶片游离脯氨 酸含 量 /对照的 叶片 游离 脯氨 酸含 量, 求出其相对值并进行方差分析, 其结果见表 2。
关键词 水 分 胁迫; 马 铃 薯; 叶 片 游离 脯 氨 酸; 叶片水势; 抗旱性
马铃薯 ( Solanum tuberosum L )是茄科 茄属多 年生草本块茎植物, 重 要的粮菜兼用作物, 具有很 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世界上有相 当比例的 马铃薯种植在干旱环境下, 品种间在抗旱性上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 [ 1] 。作物的抗旱 适应性是一个复 杂的综合性状, 主要由耐旱性和避旱性相互作用 构成, 且 受多种 因素影 响 [2]。马铃 薯的 耐旱 育种 过去基本是通过判断形态指标和产量指 标来完成 的, 选育标准比较粗糙, 效率低下。在马 铃薯的抗 旱生理方面, 通过生理生化物质含量 (叶片的水 势、叶片脯氨酸 含量、游离氨 基酸总 量等 ) 与 耐旱 性的关系及耐旱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外已 有一些文 献, 国内也 有少量 研究。但青 藏高 原地 区的 马铃 薯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试验在对水 分胁迫下 马铃薯各品种抗旱指标及其与品种抗旱 性关系的 广泛研究基础 上, 通 过测 定不同 时期马 铃薯 叶片 游离脯氨酸含量, 叶片水势大小与相应品种的抗
3 讨论与结果
植物在生 长发育 过程 中, 会受 到干 旱、低 温、 高盐等多种逆境因素的影响。植物为了 抵抗或适 应各种逆境胁迫要进行渗透调节, 渗透调节是植 物在逆境条件 下代谢 活动增 加细胞 内溶 质浓 度, 降低其渗透势, 进而降 低水势以保持一定的膨 压, 维持正常代谢的过程, 故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水 分胁迫的重要机制。脯氨酸是植物体内 的一种渗 透调节物质, 其含量的变化是植物对逆境条件的 一种适应性 变化。据张 正斌 [ 4] 等报 道, 水分 亏缺 条件下, 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的生理效应主要有 两个方面: 一 是增 加吸水, 保 持膨压, 缓 和脱 水胁
25 61 6 48 61 5 56 12 48
8月 6日
!
∀
21 37 24 01
2 69 4 64
6 64 6 28
8 28 7 38
20 29 16 46
平均 23 66A a 4 60C c 6 34C c 7 07C c 16 41Bb
下寨 65、青薯 4号、青薯 3号抗旱性弱相对应。以 5个马铃薯品种叶片的水势相对值为自变量, 以相 应的抗旱系数 为因变 量, 对不同 品种叶 片水 势相 对值与抗旱系 数的相 关性分 析: 结果为 二者 的相 关系数 R = 0 9496 ﹥ 0 917 = R0 01, 4, 相关 系数达 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马铃薯叶片水势相对值与相 应品种的抗旱性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马铃薯叶片 水势相对值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 评价的生 理指标。
叶片游离 脯氨 酸含 量的 测定: 用 磺基 水杨 酸 法 [ 3] 。
73
2009 2
作物杂志 C rops
品种叶片水势测定: 按称重 法测定, 取鲜叶片
表 1 马铃薯品种 的单株产量 及抗旱系 数
8份称重, 分别放在 8 个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中, 室温下平衡 30m in, 然后取出材料, 吸干表面水 分, 称重 [ 3] , 研究水分胁迫 条件下叶片的水势与品 种抗旱性的关系。
由表 2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叶片游 离脯氨酸的相 对值均表 现在 7月 21日 最低、7月 29日次之、8月 6日最高, 说明马铃薯叶 片游离脯 氨酸的相对值表现为时间越晚游离脯氨 酸相对值
越高。 在 7月 21日、7 月 29 日的两 次测定 中, 品种
间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的相对量差异较大, 其 中青薯 5号脯氨酸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薯 168没 有显著差异、与青 薯 4 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极 显著差异。在 8月 6日测定中、青薯 168号脯氨酸 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 薯 5 号没有显著差异、与青 薯 4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极显著差异。这与青 薯 5号、青薯 168的抗旱性强、下寨 65、青薯 4 号、 青薯 3号抗旱性弱相对应。以 5个品种 的脯氨酸 含量相对值为自变量, 以相应的抗旱系数为因变 量, 对不同品 种脯氨 酸含 量相对 值与抗 旱系 数的 相关性分析: 结 果为 二者 的相 关系数 R = 0 9824
表 2 不同时间不 同处理叶 片游离脯氨 酸含量相对 值比较
品种
青薯 5 号 青薯 3 号 青薯 4 号 下寨 65 青 薯 168
1 65 1 34 1 06 1 35 1 43
7 月 21 日
!
∀
1 4 8 1 61
1 3 பைடு நூலகம் 1 32
1 1 0 1 01
1 4 0 1 26
1 4 9 1 51
74
作物杂志 C rops
2009 2
品种
青薯 5 号 青薯 3 号 青薯 4 号 下寨 65 青 薯 168
9 89 2 19 1 67 2 17 6 37
7 月 21 日
!
∀
9 7 7 8 95
2 26 2 3
2 0 5 1 82
2 5 8 2 22
6 6 6 7 03
表 3 不同处理 叶片水势及 相对值
平均 1 5 8A a 1 35B b 1 06Cc 1 34B b 1 4 8A a
游离脯氨 酸含量相对值
7 月 29 日
!
∀
平均
2 0 4 1 97 2 08 2 03A a
1 4 2 1 48 1 39 1 43Bb
1 4 9 1 52 1 44 1 48Bb
1 3 9 1 48 1 36 1 41Bb
下寨 65 干 湿
青薯 168 干 湿
0 63 1 05 0 39 0 49
0 61 0 95 0 45 0 55
0 60 1 01 0 43 0 51
0 63 0 80
0 59 0 59 0 60Bb 0 82 0 84 0 82A a
2 2 水分胁迫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品种抗 旱性的关系 对 各个处理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
平均 9 5 4A a 2 25Cc 1 85Cc 2 32Cc 6 69B b
12 3 5 3 69 3 33 4 72 10 3 1
水 势相对值
7 月 29 日
!
∀
11 91 12 01
3 57 3 35
3 43 3 54
4 62 4 44
9 98 10 86
平均 1 2 09A a 3 5 4D d 3 4 3D d 4 59Cc 1 0 38Bb
﹥ 0 917= R 0 01, 4, 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 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 量相对值与相应品种 的 抗旱性有极 显著的 相关 性, 马 铃薯叶 片游 离脯 氨 酸含量相对值可以作为马 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 的 生理指标。 2 3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叶片水势与品种抗旱性
的关系 对各个处理的叶片水势的 测定结果求其 3 个 时期的平均 数, 按照叶 片水势 相对值 = 干 旱处 理 的叶片水势 /对照的 叶片水势, 求 出其相对值见 表 3。 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叶 片游离脯氨酸的相对 值 均表现为: 7 月 21 日最低、7 月 29日 次之、8 月 6 日最高, 说明马 铃薯叶 片水势 相对值 随着 马铃 薯 生育进程的进行、水势相对值越高。 在 7月 21日、7月 29日、8月 6日的三次测定 中, 品种间马铃薯叶片水势的相对量差 异较大, 其 中青薯 5号脯氨酸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薯 168没 有显著差异、与青薯 4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 极 显 著 差异 。这 与 青薯 5号 、青 薯 168的抗 旱 性强 、
湿 0 79 0 89 0 81
青薯 4号 干 0 25 0 21 0 26 0 51 0 47 0 53 0 50B c
湿 0 49 0 45 0 49
将不同处理的单株产 量和抗旱系数 整理并进 行方差分析, 结果列于表 1。
由表 1可以看出: 青薯 5号品种的抗旱系数最 大, 与青薯 168无显著差异, 与其他各品 种有极显 著差异。说明: 青薯 5号 品种、青 薯 168 抗旱性最 强, 下寨 65的抗旱系数次之、青薯 3号、青薯 4号 抗旱性最弱。
高产优质专用 马铃薯育种技 术研究及新品种 选育 收稿 日期: 2008- 12 - 18; 修回日 期: 20 09- 02- 23
旱系数的关 系、对不同 品种的 抗旱适 应性 进行 较 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 为马铃薯抗旱育种及 种 质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选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 供的 5个马铃薯 品
种: 青薯 5号、青薯 3号、青薯 4号、下寨 65和青薯 16 8。 1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 2006 年 4 月 ~ 11月 在青 海省农 业 科学院 试 验地 进 行, 试验 采 用 二因 素 裂 区设 计。 主因素为马铃薯品种 ( 系 ) : 青 薯 5号、青薯 3 号、 青薯 4号、下寨 65、青薯 168号 5 个水平; 副因 素 为干旱条件 ( 加盖防 雨棚 ) 与 常规栽 培两个 水平。 小区长 6m, 宽 1 4m, 面积为 8 4m2, 每小区种植 2 行, 行距为 0 7m, 株距 0 3m, 保 护行 3 行, 重复 3 次。该地 海 拔 2 295m、年 降雨 量 375mm、年 蒸 发 量 1 762 8mm、年 平 均 温 度 5 7 、年 日 照 时 数 2 762 0h。在种植马铃薯块 茎前将旱 池装上防 雨 棚, 种植马铃薯块茎时按预先设计的控 制降水量, 土壤绝对含水率控制在 6% ~ 10% ( 马铃薯凋萎系 数 ) 将旱地土壤均匀灌水, 整个生育期 ( 4月 初 ~ 9 月底 )旱池须盖密防雨棚, 直到收获, 对照池按照 当地马铃薯常规栽培进行。
分别在马铃薯的团棵期 ~ 终 花期这段时间 内 采集植物叶片测定各 处理的抗旱系数、水势、可 溶 性糖含量。测定时间分别在 7月 21日、7月 28日、 8月 6日分 3次测定, 收获时测定各处理的产量。 1 3 测定方法
品种抗旱性: 用抗旱系数表示, 用重量法测 定, 抗旱系数是指收获时品种的旱池与对照池的 薯块平均产量 ( kg /株 ) 之 比值。即品 种的 抗旱 系 数 = 处理的平均产量 /对照的平均产量 [ 2 ] 。
张永 成, 张凤军, 青海农林科学院 马菊 , 孙冬梅, 刘 云, 通讯地址同 第 1 作者 * 基金项目: 国 家科 技支 撑计 划 ( 编号: 2006BAD 01A 06 - 1 - 10 ) ;
2 结果与分析
2 1 供试品种实际抗旱性的评定
品种
处 单株产量 ( kg /株 )
理
!∀
抗旱系数 !∀
平均
青薯 5号 干 0 66 0 7 0 69 0 84 0 79 0 83 0 82A a
湿 0 79 0 89 0 83
青薯 3号 干 0 44 0 40 0 44 0 56 0 45 0 54 0 52B c
作物杂志 C rops
2009 2
不同品种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 水势与抗旱性的研究*
田 丰 张永成 张凤军 马 菊 孙冬梅 刘 云
摘 要 在水分 胁迫条 件下、马铃 薯叶 片游 离脯氨酸含量、叶片 的水 势与品 种抗旱 性关 系的 研究表明: 青薯 5号和 青薯 168 抗旱性最强, 下寨 65的抗旱系数次之, 青薯 3号、青薯 4号抗旱性最 弱。马铃薯 叶片游 离脯 氨酸含 量相 对值、叶 片水 势相对值 与 相应 品 种的 抗 旱性 有极 显 著 的相 关 性, 马铃薯叶片游离脯 氨酸含量相对值、叶片水势 相对值均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 价的生理 指标。马铃 薯叶片 游离 脯氨酸 含量 相对 值、叶片 水势相对值表现为: 时间越晚游离脯氨酸相对值 越高。
1 9 0 1 84 2 12 1 95A a
2 91 1 83 2 34 2 24 3 18
8月 6日
!
∀
2 88 3 18
1 81 1 85
2 36 2 23
2 37 2 09
3 15 3 15
平均 2 99A a 1 83C c 2 31Bb 2 23Bb 3 16A a
果按照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相对值 = 干 旱处理的 叶片游离脯氨 酸含 量 /对照的 叶片 游离 脯氨 酸含 量, 求出其相对值并进行方差分析, 其结果见表 2。
关键词 水 分 胁迫; 马 铃 薯; 叶 片 游离 脯 氨 酸; 叶片水势; 抗旱性
马铃薯 ( Solanum tuberosum L )是茄科 茄属多 年生草本块茎植物, 重 要的粮菜兼用作物, 具有很 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世界上有相 当比例的 马铃薯种植在干旱环境下, 品种间在抗旱性上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 [ 1] 。作物的抗旱 适应性是一个复 杂的综合性状, 主要由耐旱性和避旱性相互作用 构成, 且 受多种 因素影 响 [2]。马铃 薯的 耐旱 育种 过去基本是通过判断形态指标和产量指 标来完成 的, 选育标准比较粗糙, 效率低下。在马 铃薯的抗 旱生理方面, 通过生理生化物质含量 (叶片的水 势、叶片脯氨酸 含量、游离氨 基酸总 量等 ) 与 耐旱 性的关系及耐旱机理方面的研究国外已 有一些文 献, 国内也 有少量 研究。但青 藏高 原地 区的 马铃 薯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试验在对水 分胁迫下 马铃薯各品种抗旱指标及其与品种抗旱 性关系的 广泛研究基础 上, 通 过测 定不同 时期马 铃薯 叶片 游离脯氨酸含量, 叶片水势大小与相应品种的抗
3 讨论与结果
植物在生 长发育 过程 中, 会受 到干 旱、低 温、 高盐等多种逆境因素的影响。植物为了 抵抗或适 应各种逆境胁迫要进行渗透调节, 渗透调节是植 物在逆境条件 下代谢 活动增 加细胞 内溶 质浓 度, 降低其渗透势, 进而降 低水势以保持一定的膨 压, 维持正常代谢的过程, 故渗透调节是植物适应水 分胁迫的重要机制。脯氨酸是植物体内 的一种渗 透调节物质, 其含量的变化是植物对逆境条件的 一种适应性 变化。据张 正斌 [ 4] 等报 道, 水分 亏缺 条件下, 叶片和根系渗透调节的生理效应主要有 两个方面: 一 是增 加吸水, 保 持膨压, 缓 和脱 水胁
25 61 6 48 61 5 56 12 48
8月 6日
!
∀
21 37 24 01
2 69 4 64
6 64 6 28
8 28 7 38
20 29 16 46
平均 23 66A a 4 60C c 6 34C c 7 07C c 16 41Bb
下寨 65、青薯 4号、青薯 3号抗旱性弱相对应。以 5个马铃薯品种叶片的水势相对值为自变量, 以相 应的抗旱系数 为因变 量, 对不同 品种叶 片水 势相 对值与抗旱系 数的相 关性分 析: 结果为 二者 的相 关系数 R = 0 9496 ﹥ 0 917 = R0 01, 4, 相关 系数达 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马铃薯叶片水势相对值与相 应品种的抗旱性有极显著的相关性, 马铃薯叶片 水势相对值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 评价的生 理指标。
叶片游离 脯氨 酸含 量的 测定: 用 磺基 水杨 酸 法 [ 3] 。
73
2009 2
作物杂志 C rops
品种叶片水势测定: 按称重 法测定, 取鲜叶片
表 1 马铃薯品种 的单株产量 及抗旱系 数
8份称重, 分别放在 8 个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 中, 室温下平衡 30m in, 然后取出材料, 吸干表面水 分, 称重 [ 3] , 研究水分胁迫 条件下叶片的水势与品 种抗旱性的关系。
由表 2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叶片游 离脯氨酸的相 对值均表 现在 7月 21日 最低、7月 29日次之、8月 6日最高, 说明马铃薯叶 片游离脯 氨酸的相对值表现为时间越晚游离脯氨 酸相对值
越高。 在 7月 21日、7 月 29 日的两 次测定 中, 品种
间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的相对量差异较大, 其 中青薯 5号脯氨酸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薯 168没 有显著差异、与青 薯 4 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极 显著差异。在 8月 6日测定中、青薯 168号脯氨酸 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 薯 5 号没有显著差异、与青 薯 4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极显著差异。这与青 薯 5号、青薯 168的抗旱性强、下寨 65、青薯 4 号、 青薯 3号抗旱性弱相对应。以 5个品种 的脯氨酸 含量相对值为自变量, 以相应的抗旱系数为因变 量, 对不同品 种脯氨 酸含 量相对 值与抗 旱系 数的 相关性分析: 结 果为 二者 的相 关系数 R = 0 9824
表 2 不同时间不 同处理叶 片游离脯氨 酸含量相对 值比较
品种
青薯 5 号 青薯 3 号 青薯 4 号 下寨 65 青 薯 168
1 65 1 34 1 06 1 35 1 43
7 月 21 日
!
∀
1 4 8 1 61
1 3 பைடு நூலகம் 1 32
1 1 0 1 01
1 4 0 1 26
1 4 9 1 51
74
作物杂志 C rops
2009 2
品种
青薯 5 号 青薯 3 号 青薯 4 号 下寨 65 青 薯 168
9 89 2 19 1 67 2 17 6 37
7 月 21 日
!
∀
9 7 7 8 95
2 26 2 3
2 0 5 1 82
2 5 8 2 22
6 6 6 7 03
表 3 不同处理 叶片水势及 相对值
平均 1 5 8A a 1 35B b 1 06Cc 1 34B b 1 4 8A a
游离脯氨 酸含量相对值
7 月 29 日
!
∀
平均
2 0 4 1 97 2 08 2 03A a
1 4 2 1 48 1 39 1 43Bb
1 4 9 1 52 1 44 1 48Bb
1 3 9 1 48 1 36 1 41Bb
下寨 65 干 湿
青薯 168 干 湿
0 63 1 05 0 39 0 49
0 61 0 95 0 45 0 55
0 60 1 01 0 43 0 51
0 63 0 80
0 59 0 59 0 60Bb 0 82 0 84 0 82A a
2 2 水分胁迫下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与品种抗 旱性的关系 对 各个处理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
平均 9 5 4A a 2 25Cc 1 85Cc 2 32Cc 6 69B b
12 3 5 3 69 3 33 4 72 10 3 1
水 势相对值
7 月 29 日
!
∀
11 91 12 01
3 57 3 35
3 43 3 54
4 62 4 44
9 98 10 86
平均 1 2 09A a 3 5 4D d 3 4 3D d 4 59Cc 1 0 38Bb
﹥ 0 917= R 0 01, 4, 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 马铃薯叶片游离脯氨酸含 量相对值与相应品种 的 抗旱性有极 显著的 相关 性, 马 铃薯叶 片游 离脯 氨 酸含量相对值可以作为马 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 的 生理指标。 2 3 水分胁迫下马铃薯叶片水势与品种抗旱性
的关系 对各个处理的叶片水势的 测定结果求其 3 个 时期的平均 数, 按照叶 片水势 相对值 = 干 旱处 理 的叶片水势 /对照的 叶片水势, 求 出其相对值见 表 3。 不同处理的马铃薯叶 片游离脯氨酸的相对 值 均表现为: 7 月 21 日最低、7 月 29日 次之、8 月 6 日最高, 说明马 铃薯叶 片水势 相对值 随着 马铃 薯 生育进程的进行、水势相对值越高。 在 7月 21日、7月 29日、8月 6日的三次测定 中, 品种间马铃薯叶片水势的相对量差 异较大, 其 中青薯 5号脯氨酸含量相对值最大, 与青薯 168没 有显著差异、与青薯 4号、青薯 3号、下寨 65有 极 显 著 差异 。这 与 青薯 5号 、青 薯 168的抗 旱 性强 、
湿 0 79 0 89 0 81
青薯 4号 干 0 25 0 21 0 26 0 51 0 47 0 53 0 50B c
湿 0 49 0 45 0 49
将不同处理的单株产 量和抗旱系数 整理并进 行方差分析, 结果列于表 1。
由表 1可以看出: 青薯 5号品种的抗旱系数最 大, 与青薯 168无显著差异, 与其他各品 种有极显 著差异。说明: 青薯 5号 品种、青 薯 168 抗旱性最 强, 下寨 65的抗旱系数次之、青薯 3号、青薯 4号 抗旱性最弱。
高产优质专用 马铃薯育种技 术研究及新品种 选育 收稿 日期: 2008- 12 - 18; 修回日 期: 20 09- 02- 23
旱系数的关 系、对不同 品种的 抗旱适 应性 进行 较 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 为马铃薯抗旱育种及 种 质资源鉴定与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选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提 供的 5个马铃薯 品
种: 青薯 5号、青薯 3号、青薯 4号、下寨 65和青薯 16 8。 1 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于 2006 年 4 月 ~ 11月 在青 海省农 业 科学院 试 验地 进 行, 试验 采 用 二因 素 裂 区设 计。 主因素为马铃薯品种 ( 系 ) : 青 薯 5号、青薯 3 号、 青薯 4号、下寨 65、青薯 168号 5 个水平; 副因 素 为干旱条件 ( 加盖防 雨棚 ) 与 常规栽 培两个 水平。 小区长 6m, 宽 1 4m, 面积为 8 4m2, 每小区种植 2 行, 行距为 0 7m, 株距 0 3m, 保 护行 3 行, 重复 3 次。该地 海 拔 2 295m、年 降雨 量 375mm、年 蒸 发 量 1 762 8mm、年 平 均 温 度 5 7 、年 日 照 时 数 2 762 0h。在种植马铃薯块 茎前将旱 池装上防 雨 棚, 种植马铃薯块茎时按预先设计的控 制降水量, 土壤绝对含水率控制在 6% ~ 10% ( 马铃薯凋萎系 数 ) 将旱地土壤均匀灌水, 整个生育期 ( 4月 初 ~ 9 月底 )旱池须盖密防雨棚, 直到收获, 对照池按照 当地马铃薯常规栽培进行。
分别在马铃薯的团棵期 ~ 终 花期这段时间 内 采集植物叶片测定各 处理的抗旱系数、水势、可 溶 性糖含量。测定时间分别在 7月 21日、7月 28日、 8月 6日分 3次测定, 收获时测定各处理的产量。 1 3 测定方法
品种抗旱性: 用抗旱系数表示, 用重量法测 定, 抗旱系数是指收获时品种的旱池与对照池的 薯块平均产量 ( kg /株 ) 之 比值。即品 种的 抗旱 系 数 = 处理的平均产量 /对照的平均产量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