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背景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和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21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幼儿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纲要提出,要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推进幼儿心理健
康教育,让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和关注。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
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问题一:缺乏专业的幼儿心理教育人员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幼儿园得到广泛的推广。
但由于幼儿园缺乏专业的幼儿心理
教育人员,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
例如,一些孩子过分依赖家长,缺乏独立性,或者有沉默寡言、难以融入班集体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不利于
孩子的健康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扩大幼儿心理教育人员的招聘比例,并逐步加强幼
儿园心理教育相关课程的培训和研究,增强幼儿园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问题二:心理评估缺乏科学性
在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早期的幼儿行为评估主要以“常识性”为主,往往缺乏科学性。
但随着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被应用于心理评估。
我们应该加强对
科学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在评估过程中使科学方法与常识性相结合,确保评估结果的准
确性。
问题三:教育方法存在不足
在幼儿心理教育过程中,无论是针对个别幼儿还是集体教育,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例如,在处理幼儿间的矛盾时,一些老师往往会采取惩戒性的方法,这种方法容易引起孩
子的反感和不满。
而在幼儿园园长、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教育协作方面,也存在着沟通不畅、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整合幼儿心理教育资源,制定出更加科学、符合实
际的教育方法和实践方案,使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幼儿园发展,并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心理
教育和关爱。
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加强幼儿心理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幼儿园应该加大对幼儿心理学等相
关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并增设幼儿心理学相关课程,充分发挥心理教育专业人员的作
用。
其次,完善幼儿心理教育制度。
应该建立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幼儿心理教育岗位的逐步
升级制度,培训和推广幼儿心理教育的更新成果,并逐渐纳入各地心理治疗服务系统,推
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
最后,加强园长、老师、家长的心理教育协作。
在幼儿园管理上,应加强园长、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协作,制定有关教育方针和教育计划,同时加强媒介教育和技术教育,以
分享心理教育课程和教育经验。
同时制定能够有效增强儿童归属感、自尊心和控制力的激
励计划,提高幼儿教育资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