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标导航】
1.识记太阳辐射的概念,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分布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太阳大气的分层结构及各层的太阳活动,理解并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前准备】
1.太阳辐射
波长组成: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之间,分为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三部分。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约占总能量的50%。
2.太阳活动与地球
太阳活动是指太阳释放能量的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些明显现象,这些现象出现在太阳外部的不同圈层,对地球产生不同的影响。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材料】
在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
但是对地球来说,这颗恒星太重要了,没有它,地球上的生命就不会存在。
太阳的光和热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
1.如何理解“煤”是太阳提供的能源?
2.下列文字描述的事象蕴含的力量。
最终与太阳辐射无关的
A.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B.生于水际,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甃之,用采入缶中。
颇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幄幕皆黑
C.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
D.烟火冲天,其声如雷,昼夜不绝。
声闻五六十里,其飞出者皆黑石硫磺之类,经年不断……热气逼人三十余里
3.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中,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A.光、热资源 B.大气运动、水循环的原动力 C.生产能源 D.生活能源【探究归纳】1.煤是地质历史时期在太阳光照下生长的植被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能
源,所以煤是地质时期被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2.四段文字描述的依次是风、石油、煤和火山喷发,风是大气运动的一种形式,煤和石油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的太阳能,从根本上看,它们蕴含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故选项D正确。
3.A
【规律总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
如下图所示。
(2)太阳辐射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人们可直接利用太阳能,如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和热,晾晒衣服需要阳光。
世界各国正在探索和研究对太阳能的利用,尤其是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
目前利用较多的是太阳灶、太阳能干燥器、小型太阳能发电站等。
②可利用地质历史时期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即由太阳能转化形成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它们被称为“储存起来的太阳能”。
探究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材料】
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埃及的雷达受到奇怪的干扰,这种干扰只出现在白天且干扰的方向与太阳活动方向一致,埃及随即受到以色列飞机的狂轰滥炸并失去西奈半岛。
1.埃及雷达受到的干扰来自哪里?为什么?
2.耀斑活动为什么会干扰无线电通信?
3.耀斑爆发会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为什么往往发生在白天?
【探究归纳】
1.埃及雷达的干扰称来自太阳活动,太阳活动带来大量带电粒子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影响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
2.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
3.耀斑爆发时,以射电爆发和高能粒子流喷发等方式放出辐射能,进入地球电离层,
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信衰减或中断。
因此只有地球面对太阳的一侧,才能受到太阳发射来的电磁波的影响。
【拓展延伸】影响地表太阳辐射量的因素
1.纬度(太阳高度角)
2.地形(海拔)
3.天气(降水)
4.昼夜长短
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1.最高值: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①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②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的量较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2.最低值: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①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
②空气中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特别提醒: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从而成为我国夏季温度最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