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仓储保管盘点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器械仓储保管盘点管理制度
1.仓储区域划分
医疗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医疗器械仓库,可以根据器械的性质和用途将仓库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高值器械区、普通器械区和易耗品区等。

不同区域要有明确的标识,确保器械的分类存储和管理。

2.器械进库管理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进库管理制度,包括验收、入库登记、分类存储等。

进库时应对器械进行验收,检查其数量、规格、包装和质量等,非标准、破损和质量不合格的器械应立即退货或报废。

同时,对进库的器械进行登记,填写详细的信息,方便日后的溯源和管理。

3.器械保管管理
医疗机构应对器械的保管进行严格管理。

首先,仓库的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并避免阳光直射。

其次,不同类别的器械要分别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

重要的器械可以进行包装,并标注清晰的标识,方便查找和管理。

对于一些易燃、易爆、易腐蚀等特殊要求的器械,应有特殊的保管措施。

4.器械盘点管理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仓库的医疗器械进行盘点。

盘点的频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建议每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盘点。

盘点时要对每件器械进行核实,包括名称、数量和质量等。

如有发现异常,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5.报废器械处理
医疗机构的仓库中难免会有一些过期或损坏的器械,需要及时处理。

报废器械要进行专门的销毁或退运,避免流入市场和再次使用。

对于一些高值的报废器械,可以考虑委托专业公司进行回收处理。

6.管理制度的完善
医疗机构应定期评估和完善医疗器械的仓储、保管、盘点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改和更新制度,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管理意识和能力,确保制度的贯彻执行。

综上所述,医疗器械仓储、保管、盘点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使用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管理办法,它对保障医疗器械的供应和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疗机构应高度重视仓储管理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