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市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
1. (1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使母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而且造成了语言的不规范和用词的平庸乏味。
B . 你是否用心地揣摩过《像山那样思考》一文里那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沉的情感?这是你获得与作者同样感动的关键。
C . 像苏东坡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的作品,总能让人有种心境明澈的念想。
D . 事实上学术是一种帮助我们条分缕析,帮助我们尽可能认识事物本质或者真相,它本身不是目的,为学术而学术显然是忽略了学术本身的工具性。
2. (1分)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张总工程师在极端困难的________下,也没有放弃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工作。
②从他那斯文的气质和文雅的谈吐中,不难判断他是一个知识________的人。
③王局长只是随便地在下级送来的文件上画了个圈,并未写任何________。
A . 境遇渊博评语
B . 处境广博评语
C . 境遇广博批语
D . 处境渊博批语
3. (1分)句中的划线词,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B . 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洋洋洒洒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
”
C . 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容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
D . 如果有人拖欠他几双——比如说——两双以上靴子的价款,竟心平气和地确信自己还是他的主顾,所以走进他的店铺,把自己的脚伸到那蓝色铁架眼镜底下,那就未免有点儿太不应该了。
4. (1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
,,,。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
①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②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
③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④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东巴经》
⑤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⑥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A . ②①③⑤④⑥
B . ③①②⑤④⑥
C . ④⑥③①②⑤
D . ②⑤③①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5. (3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增强社会认同,加速社会融合
庄西真
当前,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社会的现代化程度,尽快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最终构建出一个具有现代性特征的社会体系。
其中,在实现社会现代化转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城市化进程。
传统乡土社会,人们以血缘关系为轴心、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聚集扎根在边界清晰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村落共同体。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交往与接触日益频繁。
尤其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一部
分失地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新市民与城市原有市民之间由此产生更多交集。
一般而言,转型适应有四种不同的结果,即同化、融合、分化和边缘化。
对于转型社会的发展而言,融合无疑是一种理想的形态。
社会融合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社会生活层面和心理层面。
对于社会融合而言,最关键的应该是心理层面的融合。
而要达到心理层面的融合。
实现彼此之间的社会认同是基本前提。
对于新市民而言,社会认同意味着必须明白“我是谁”,对自己的新身份、新角色要有一个基本认知,要认识到自己是属于城市的一分子,进而思考如何以主人翁的身份融入城市社会。
对于原有市民而言,社会认同意味着要了解新市民的文化与习惯,并从心理上认可他们、接纳他们。
就目前来看,新市民的社会认同仍然比较模糊。
一方面,大部分新市民无法忘记原有身份,对新身份时常产生一定的剥离感,导致社会认同更多的是以一种“内卷化”的关系认同存在着,新市民的交往范围大多局限在原有群体之中,缺乏与外界的交往。
另一方面,原有市民由于种种原因,大多仍然把新市民看作“他者”或者“局外人”,没有形成对新市民的广泛认同。
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在于促进新老市民之间的交往,使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实现社会认同,进而加速社会融合的进程。
只有新老居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才能实现彼此接纳以及社会认同。
社会教育恰恰可以发挥这样一种交往平台和媒介的作用。
由于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它并不会区分新老市民的身份,所以通过社会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增加新老市民之间接触的机会,增进彼此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认同,最终促进社会融合的实现。
(摘编自庄西真《社会建设中的社会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失地农民在进城成为新市民之后仍继续以家族或宗族的形式居住在城市生活。
B . 在新市民与城市原有市民之间交集上,我们要避免产生分化和边缘化的结果。
C . 在目前,因为种种原因新市民大多并没有能够融入到城市原有市民的圈子里。
D . 社会教育可增强新市民和原有市民的交往互助以及社会认同,加速社会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先指出加强社会融合的现实背景,接着说社会认同是心理融合的前提。
B . 本文重点阐述了城市化中新市民与原有市民之间的心理层面的融合的问题。
C . 第三段“一方面”“另一方面”处采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社会认同问题的严重。
D . 第四段指出解决新老市民之间社会认同问题的关键后,又提出了具体办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新老市民的心理层面的融合对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决定性作用。
B .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如果没有明确的城市市民角色意识,那么就无法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C . 在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市民间存在隔阂而没有广泛的社会认同,根源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不作为。
D . 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如果新老市民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帮助,就能彼此接纳,实现社会认同。
6. (3分) (2017高二上·潮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
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
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
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
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
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
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
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
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
母亲的预感是对的。
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
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
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
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
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
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
这点我做得很好。
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
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
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
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
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
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
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
我父亲是长子。
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
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
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
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
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
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
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
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
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
当时我十七岁。
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
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
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B . 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C . 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D . 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对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
(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7. (3分) (2019高二上·玉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全国各地都在深耕产业兴旺这篇“大文章”,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的区域特色产业正推动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走上“快车道”。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产业形式从单一向多元化发展,农业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业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得到大力发展。
2017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7.5%,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达96%以上,全国大中型拖拉机670万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7%。
这些年,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耕,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我们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更为丰富、健康、多元。
“当前,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田园综合体、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互联网等。
这些都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农村产业兴旺的必然选择。
”省农科院农信所党支部书记田建民认为,传统的农业已经不能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必须做出相应调整,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适应新格局,支撑新格局,引领新格局。
(摘编自“央视网”2018年11月24日)
材料二:
材料三:
来自湖北秭归的脐橙、甘肃礼县的苹果……数据显示,“双11”当天阿里巴巴全平台农产品交易额超45亿元。
产自东北的五常大米仅用10秒钟便卖了100万斤,四川的平武蜂蜜,更是在售罄后预售到明年9月。
火爆的销售,让这些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走向全国各地。
撑起这些数据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但我们也应当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依然突出。
从硬件看,目前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的地区、网络普及水平较低的区基本上都是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的农村地区,这些地方网络建设难度大、投入成本高。
从软件,在与日常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网络购物、旅行预订、网上支付及互联网理财等应用方面,农村网民的使用率也远近低于城镇网民。
这些问题制约着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动能的释放,农村居民生活便捷度、现代化水平的提升,亟待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统筹解决。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1月)
材料四:
11月24日上午,长沙国际会展中心迎来了第三届全国民族地区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一乡一品产业发展论坛。
兴仁市委副书记、市长方先红首先介绍了兴仁市的基本情况。
兴仁市于2018年8月撤县设市,同时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这里享有“中国薏仁米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牛肉粉之乡”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兴仁市将从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薏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来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杭州筑家易集团董事长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提升农村影响力。
比如精选
一乡一品,通过互联网连接全国销售通路,让农民种出来的东西能更方便、更快捷地卖出去。
科技还可以赋能生态宜居。
比如建设平安乡村、素质乡村,比如发展绿色农业和文旅IP。
在健康医疗方面,科技也可大有作为。
比如可以打造专家远程在线系统,不用跑城里就可以连接专家服务乡村。
浙江创业学院院长何伏林则分享了高校的举措和思考。
他认为,一乡一品最关键的是平台,需要整合各方力量。
要鼓励大学生上山下乡,让更多大学生到农村去,和农民在一起,帮助他们实现一乡一品的梦想。
(摘编自“北国网”2018年11月26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多元,生产技术装备不断升级,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都得益于科技对农业的支撑。
B . 材料二体现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数据显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人数逐年上升,尤其在2015年增长迅猛。
C . 材料三表明在“双11”农产品在网上热销的背后,离不开买家的热情,更离不开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在农村地区的逐渐普及。
D . 为了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兴仁市努力打造产业展示唯一平台,打造慧仁米绿色生态小镇,拉动旅游业发展,推动兴仁市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为了适应三产融合发展的需要,传统农业必须从生产、加工、流通、产业融合模式、营销方式、管理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应调整。
B .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地处偏远、自然环境复杂,再加上网络建设难度大、投人成本高,所以宽带网络仍未覆盖,网络普及水平较低。
C . 随着科技创新发展在农业领域运用的不断深入,我国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 . 杨斌认为,在振兴乡村经济的过程中,要让科技在提升农村影响力、乡村生态宜居、乡村健康医疗和打造一乡一品平台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3)“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重要的战略选择。
综合以上材料,请具体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8. (4分) (2017高二上·红桥期末) 阅读庄子的《庖丁解牛》,完成下面小题。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善哉!技盖至此乎?盖:大概
B . 批大卻,导大窾,导:牵引
C .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委:丢弃
D . 善刀而藏之善:擦拭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B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以无厚入有间
C .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
D .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庖丁能做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解牛,其主要原因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B . 庖丁的解牛刀,“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因此刀刃十九年“若新发于硎”
C . 庖丁解牛之始“所见无非全牛者”,说明他从一开始就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D . 本文以庖丁解牛喻人的养生之道,阐释了庄子处世哲学,蕴含若深刻的哲理。
(4)请说明文中画线语句阐释的道理。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9. (3分)(2020·大同模拟) 阅读下面这诗,完成各题
渊明携酒图①
[宋]梁栋
渊明无心云,才出便归岫。
东皋半顷秫,所种不常有。
苦恨无酒钱,闲却持杯手。
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
区区谋一醉,岂望名不朽!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
试问刘寄奴②,还识此人不?
注:①此诗是一首题画诗。
梁栋(1242—1305),湘州(今湖南长沙)人。
咸淳四年(1268)进士。
宋亡,不愿为新朝效力,先归武林(杭州别称,以武林山得名)闲居,后又隐居在大茅山中。
②寄奴:南朝宋高祖刘裕的乳名。
陶潜曾与刘裕同官晋朝。
刘裕代晋称帝后,陶潜耻事二姓,作品只称甲子,不用刘宋年号。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绘画只能表现一刹那的景象和意态,而本诗从“今朝有一壶,携之访亲友”这一颇富想象的片段生发开来,不是工笔,而是写意,意在传神。
B . “闲吟篱下菊,自传门前柳”两句,写出了陶渊明“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高洁志趣。
C . “惜无好事人,能消几壶酒”两句中,一个“惜”字,既写陶渊明无共酌之人,也写诗人自己的的孤寂感。
D . 此诗基调闲适恬淡,诗人借赞美陶渊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慨。
(2)这首诗最后两句诗以诘问句作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0. (4分)(2019·贵阳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水,千姿百态,蜿蜒绵长,起伏不定,自然容易滋生出无数诗意,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①________”
写出沧海的荡漾之波(《观沧海》);柳宗元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以“②________“直言潭水的清澈(《小石潭记》);白居易在浔阳江头倾听琵琶曲,以“③________”一句借江面的静谧烘托琴声余韵(《琵琶行》);杜甫夔州登高,近看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远眺“④________”的壮阔之景(《登高》);东坡泛舟赤璧,借客之口表达了生命之思,以“⑤________”表达生命的渺小之叹,以“⑥________”来表达对自然永恒生命的羡慕(《赤壁赋》)。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 (1分) (2019高二上·遵义期中) 观察下面一幅漫画,请以“司法体制改革”为开头,运用关联词“只有……才……”,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揭示漫画的内涵。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 (1分) (2019高一上·扬州期中)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
”你对此有何体验?请以“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4分)
1-1、
2-1、
3-1、
4-1、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9分)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3分)
9-1、
9-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4分)
10-1、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1-1、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