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
烹调加工操作间管理制度
1、在制作加工过程中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发现有腐败变质或者其他感观性状异常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
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
2、需熟制加工的食品要烧熟煮透,中心温度不低于70℃。
油炸食品要防止外焦里生。
3、直接入口熟食品须盛放在经过消毒的容器或餐具内。
用于餐饮加工操作的工具、设备必须无毒无害,标志或者区分明显,并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4、烹调后至使用前需要较长时间(超过____小时)存放的食品,应及时采用高于60℃热藏或低于10℃冷藏(冷藏的熟制品应当在冷却后及时冷藏)。
5、应当将直接入口食品与食品原料或者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不可混放和交叉叠放。
6、工作结束后,调料品加盖,工具、用具洗刷干净,定位存放;灶上、灶下地面清洗冲刷干净,不留残渣、油污,不留卫生死角,及时清除垃圾,垃圾桶必须加盖。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2)
是指为确保食品安全而建立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规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许可或注册,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准入制度。
对于生产食品需要特殊技术、工艺或设备的,需要进行技术评估和工艺审查。
2. 食品标签管理:对食品标签的内容、格式、使用等进行规范,确保标签上的信息真实、准确、清晰。
标签应包含食品的名称、配料表、营养成分、产地、保质期、储存条件等信息。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途、使用量等进行规范。
添加剂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且在使用中不得超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
4. 食品生产工艺和卫生管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和实施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卫生管理体系,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安全。
5.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测:建立科学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食品安全风险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6. 食品追溯管理:建立食品追溯体系,通过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和记录,可以对食品进行溯源,确保食品的可追溯性。
7. 食品安全培训与教育: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技能。
8.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和责任追究,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严肃性和有效性。
上述是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具体的制度和规定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3)
是指为保障食品安全,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各项管理制度。
食品安全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其它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以及监管机构的职责。
2. 食品生产许可制度: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必须要有合法的食品生产许可证才能进行生产。
该制度要求企业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并接受监督检查。
3. 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并实施食品安全标准,明确了食品中允许的有害物质的限量标准,以及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4. 食品原材料供应管理制度: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供应管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5. 食品生产过程控制制度:根据食品安全标准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建立相应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制度,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记录。
6. 食品流通管理制度:从食品生产到消费者的整个流通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食品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
7. 食品安全监督与检验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督与检验体系,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和抽检,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8. 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包括对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处罚、刑事处罚等。
这些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果,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