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银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拿大银行业发展状况
分析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加拿大银行业的发展概况及启示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status of Canada’s banks
(南开大学金融学系天津300071)
内容摘要: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银行业基础设施,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近些年来,加拿大银行业的经营业绩良好,六家主要国内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在非常低的存贷款利差水平下仍然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加拿大银行业监管体系健全,主要由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代理联邦政府行使监管职能。

面对急剧变化的金融环境,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盈利水平、提高竞争能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将是加拿大银行业的主要发展战略。

Summary:Canada has a world-leading banking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six largest domestic banks being the absolutely dominating position. In recent years, Canada’s banks have demonstrated very good performance. The scale of the six largest domestic banks still increase, the profitability is strong, and interest rate spreads remain very low. The regulatory and supervisory structure in Canada is well developed. OSFI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gulation of the banking industry in Canada covering for the federal government. Facing rapidly changing financial world, further increasing scale, improving profitability, enhancing compatibility, expanding oversea markets remain the key strategies for Canada’s banks.
关键词:加拿大银行业;经营业绩;监管
Key words: Canada’s bank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regulation
银行在加拿大的金融体系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银行业是加拿大雇佣员工最多的行业之一,2003年加拿大银行部门共雇佣23.7万名员工,支付大约170亿加元的工资和各种福利。

2004年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向各级政府交纳税金76亿加元。

另外,加拿大银行部门每年都投入巨额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并且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这些都推动了加拿大新经济的发展。

一、历史回顾:
加拿大银行业产生于19世纪初期,第一家取得合法经营许可证的银行是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 ,这家银行成立于1817年,由蒙特利尔的商人联合组建。

在加拿大银行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内主要是大量地方性的小银行。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加拿大银行业经历了合并重组的历史性变革,大量的地方性银行转化为少数几家全国性的大银行。

这些大银行拥有广泛的分支机构,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在向个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这些大银行把业务集中在大规模的批发业务上,利用货币市场上的资金向企业和其他机构发放贷款。

直到20世纪中叶,加拿大银行业的主要功能始终是吸收存款和发放商业贷款。

近些年来,加拿大银行业经历了剧烈的转变。

国内经济的增长、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国际贸易的快速扩张,导致了一系列新型产品和服务的诞生。

与此同时,加拿大银行业开始面临其它金融机构越来越激烈的竞争。

1954年和1967年对《加拿大银行法》的修订,使得银行能够提供诸如抵押贷款、消费贷款等新型服务。

1987年对金融机构立法的修改以及1992年对银行法的主要修订,允许银行操作信托基金和发放次级债券,这使得加拿大银行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目前,加拿大的银行体系健全,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加拿大银行业的这种稳定性来源于其高度多样性的经营和加拿大牢固的消费信贷文化。

除了提供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外,加拿大银行部门还开展一系列具有显着优势的理财业务,通过高度自动化和强大的管理控制系统,加拿大银行部门建立了世界上最先进的银行业基础设施。

二、发展现状
(一)机构设置
截至2004年底,加拿大境内共有19家国内银行、23家外资银行分公司和21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银行部门掌握着加拿大金融服务部门70%以上、超过1.8万亿加元的资产。

六家主要的国内银行则持有银行部门90%以上的资产,它们分别是:加拿大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Canada)、蒙特利尔银行(Bank of Montreal)、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丰业银行(Bank of Nova Scotia)、多伦多主权银行(The Toronto-Dominion Bank)、加拿大国民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

这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在加拿大银行业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它们为国内外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银行、投资和金融服务。

加拿大银行部门在国内拥有遍布全国的银行网络,包括8000多家分支机构和近18000台自动银行机(ABMs)。

加拿大是世界上人均ABMs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信用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

2004年加拿大境内流通5400多万张信用卡,银行部门处理了16.6亿笔、1921亿加元的业务,这使得加拿大ABMs的使用效率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六家主要国内银行的网上银行注册用户在过去几年里急剧增长,由1997年的16万增加到目前的1200万。

电话银行也是加拿大银行部门的业务处理渠道,电话银行允许客户在全天24小时内通过电话进行帐户查询、转账和账单支付。

加拿大银行部门85%的零售银行业务是通过电子银行办理的。

加拿大2004年关于金融服务费用的银行业年报表明,电子银行是成本最低的银行服务方式。

加拿大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在美国、拉丁美洲、加勒比海、亚洲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拥有大量的国际业务,这些业务因地理位置和战略方向的差异而不同。

这六家银行在美国开发新的市场,主要是开展理财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

同时,它们还投资于拉丁美洲、亚洲、加勒比海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特定市场。

2004年加拿大银行业的国际业务收入约占其全部收入的50%。

在加拿大国内银行向海外扩张的同时,许多大型的国际银行也纷纷进入加拿大金融市场,它们在加拿大设立分行、代理行或办事处。

虽然1999年通过的新立法允许外资
银行在加拿大设立独资的分支机构,但是,除汇丰银行在加拿大设有较多的分支机构外,大多数外资银行都只有一两个支行或代理行。

外资银行在加拿大境内主要经营公司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截至2004年底,已经有23家外资银行分行和21家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加拿大开展业务。

(二)经营业绩
近些年来,加拿大银行业一直保持着优良的经营业绩。

2004年加拿大银行业的营业收入是829亿加元,而此前分别为:2003年816亿加元,2002年774亿加元。

加拿大银行业的总资产、存款总额和贷款总额在过去几年里也不断增长。

(见图1)
资料来源: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
加拿大六家主要国内银行的盈利水平在最近几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平均股本收益率(ROE)由1998年的23.47%下降到2004年的21%(见图2)。

尽管这是自1998年以来ROE最低的一年,但这一收益率仍然高于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的水平(1992年平均ROE为5.4%)。

资料来源: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
1998年以前,净利息收入始终是加拿大银行部门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然而,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在过去的几年里不断增长,尽管这种增长的趋势在减弱,2004年的非利息收入仍然高达338亿加元,占营业收入总额的50%以上。

(见图3)加拿大六家主要国内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包括:提供共同基金和私人财产管理、证券保险、衍生品交易、资产证券化、回购交易、支票处理、ABM交易、借记卡交易、外汇交易、分期付款以及保证金等服务所收取的服务费用。

加拿大主要国内银行的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于商业贷款和个人贷款,还有一部分来自于银行自身的对外投资收益。

净利息收入在2001年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贷款业务量的增加(由于贷款利率水平降低)和净利差水平的提高(由于存款利息水平降低得更多)。

利率的下降为家庭消费者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大量的家庭纷纷向银行申请贷款购车置房;另外,随着借款人用低成本债务代替原来的高利率债务来减少总偿债成本,加拿大银行部门的重新募集资金业务也迅速发展起来。

资料来源:Canadian Bankers Association
存贷款利差水平是衡量金融机构竞争能力的最佳指标,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银行部门的存贷款利差水平不断下降。

加拿大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在1999年以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虽然2000年略有上升,从1999年的1.53%上升到1.6%。

但是,加拿大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多年来一直处于发达国家中最低的水平。

(见图4)世界经济论坛在2002-2003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加拿大银行业2001年的存贷款利差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加拿大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水平比美国低1.28个百分点,比澳大利亚低2.82个百分点,比德国低4.49个百分点。

如此低水平的存贷款利差说明加拿大银行部门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
(三)监管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04年进行的金融部门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加拿大银行业的监管体系非常健全,符合国际通用准则,是国际上监管实践最好的几个国家之一。

IMF进一步指出,对统一的、以风险为中心的监管方式的强调,使得加拿大的监管主体能够更好地处理金融机构从事复杂金融活动所带来的风险。

在2002-2003年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世界经济论坛也认为加拿大银行业是世界上最稳健的银行业之一。

(见图5)加拿大银行业的稳健性在过去几年里多次被证实。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加拿大主要国内银行曾经削减欠发达国家的巨额债务,随后加拿大房地产价值的缩水和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也都没有使加拿大银行业遭受系统风险。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2002-2003
根据《加拿大银行法》的规定,联邦政府负责银行业的监管。

然而,由于银行业务的复杂性,加拿大银行部门的某些辅助性业务,如托管服务和证券交易等,是由各省监管的。

金融机构监管办公室(OSFI)是监督和管理所有联邦控制的金融机构和养老金计划的主要联邦机构。

OSFI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存款人、保险客户和养老金计划成员免受过度损失,提出和执行一个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金融环境中维持公众信心的监管框架。

加拿大银行部门的风险调整资本比率由OSFI定义,这一比率高于巴塞尔协议的最低要求。

OSFI于2001年制定的风险调整资本比率目标是,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比率不低于7%,总的资本比率不低于10%。

近些年来,加拿大主要国内银行的风险调整资本比率都超过了这一要求,而且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见图6)
资料来源:由加拿大四家主要国内银行(加拿大皇家银行、蒙特利尔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丰业银行)历年网络年报整理得出
1996年,加拿大银行业引入对问题金融机构的早期干预机制,这使得加拿大银行体系的安全性和健康度得到增强。

另外,OSFI于1999年8月引入一套新的基于风险的监管框架,这一监管框架能够在迅速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以微调的方式对银行业进行持续有效、高效率地监管。

为了保证付款清算的正常进行,加拿大银行业于1999年开始使用大额电子清算系统(LVTS)。

LVTS要求所有成员必须向加拿大银行(中央银行)提供抵押品,从而确保即使一方违约,清算也能够平衡。

通常,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LVTS成员在同一个交易日违约,并且违约机构的总暴露头寸超过为这些头寸所提交的抵押品的价值时,加拿大银行(中央银行)才会出面,保证清算的顺利进行。

加拿大存款保险公司(CDIC)通过提供存款保险的方式来保护存款者的利益。

为了鼓励管理完善的成员机构,它还提出了合理的商业和金融行为准则。

为了确保监管部门能够对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及时反应,联邦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来增强对金融服务客户的安全保证。

加拿大的金融消费者代理(FCAC)于2001年10月成立,FCAC的主要作用是,执行联邦金融机构条例中消费者导向的条款;监督银行部门为
保护消费者利益和小额交易而自主调整的主动性;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调查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三、对我国的启示
当前的金融环境急剧变化,技术进步和全球竞争正在改变加拿大银行业的结构,加拿大银行业面临着其他现有金融服务提供者和外来进入者的竞争。

新技术和网络的使用使得竞争者无需设立分公司就能够进入金融市场,这给加拿大银行业带来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种挑战,加拿大银行部门,特别是六家主要国内银行,在技术革新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尽可能为客户提供创新型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这些银行根据客户个人的需要提供“固定费用”的打包服务,为客户节省了大量的成本。

根据国际先进银行和自身的发展经验,加拿大银行部门应当继续通过整合和重构业务活动来降低经营成本,通过与高科技企业合作来控制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成本,通过网上银行和电子商务来扩大国内外的客户群体,主要瞄准具有增长潜力的理财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

近些年来,加拿大主要国内银行的经营收入中来自境外的比例逐渐增加,因此,向境外目标市场扩张将是这些银行发展的关键战略。

参考文献:
[1] (德)康纳利斯等编,方丽英等译.世界经济论坛2002-2003全球竞争力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 马君潞.加拿大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3]李艳芳.对加拿大银行业的考察与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2003,(3) :39-41
[4]王林萍.加拿大银行业的运作特点及对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启示[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4):61-65
[5]左连村.加拿大商业银行业的国际化竞争战略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1998,(8):54-58
[6]朱纯福.加拿大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及其启示[J].世界经济文汇,1997,(3):46-51
[7]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