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升降浮沉”和“升清降浊”,怎样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升降浮沉”和“升清降浊”,怎样理解?对中药的升降沉浮与升清降浊应当怎么理解呢?
首先,从中医理论来说,阴阳之道,火性炎上具升性,水性润下具降性。
但阴阳互根性又决定
阳降阴升方可既济。
如果不懂,请允许打个比喻,天上阳光降落人间才有大地温暖,地上湖海
水气上升天空才有云雨,这就叫水火既济。
若太阳光不降湖海水气不升,那大地一派寒冽,天
空一片燃烧,那叫水火未济。
水火未济的世界万物不能生长人类也无法生存。
所以中医理论对
人体阴阳升降沉浮的道理就在这里。
其次,从中医认识论解剖来说,中医不仅解剖懂得五脏六腑气血津液,还将人体分为三个区
域,谓之三焦,就是上焦中焦与下焦。
三焦性质不同,如上焦如羽毛之轻,非轻盈药不治。
下
焦如渎,非重镇药不达。
这就从人体三焦角度说明了中药升降沉浮的重要性。
最后,中药本身具有清浊升降的基本属性。
比如同一植物,花主升根主降,皮主外,杆主内。
象眼睛有病了,多用菊花因其升而清其上。
比如大便干结了,可用大黄之降降浊通便。
比如有
风寒表实症者,用麻黄之浮且轻驱邪于营卫之外。
比如腰膝疼痛用牛膝之重引药直达病所。
所以,中药之升降沉浮与升清降浊是中医人的最基本常识,中医的配伍无不注意升清降浊,如柴胡,升麻,桔梗主升,槟榔,沉香,鳖甲主降。
如果仅知这些还是学不好中医,当知用药之轻重,季节之变化,人体肥瘦清浊之区别,疾病标本轻重之不同,所以选药定量也不同。
有的升
清降浊药可以为君,有的只能为臣,有的只是做向导的引药而已。
所以,懂得这些道理,常常
事半功倍,效如桴鼓。
不懂,只能望医兴叹,甚至大骂骗子!
盼君康
2小时前
升降浮沉是中药的四种基本特性,升主升清,降主降浊,浮者走表,沉者走里。
中药
具有寒、热、温、凉、四气性和辛、甘、酸、苦、咸、五味。
寒凉之药可以清热,热
药可以祛寒,温药可以通达。
辛味(辣味)主散发,甘味主补养调和,酸味主收敛生
津,苦味主燥湿祛火,咸味主软坚散结。
辛甘之味为阳,主升主浮主升清,酸苦减味
为阴,主沉主降主降浊。
升浮之性走表,沉降之性走里。
这些都是中药学的基础知识
内容,是每一个中医生必须牢记和掌握的。
医二一
18小时前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不同趋向,它是与疾病的病机或证候所表现出
的趋势或趋向相对而言的。
升与降、浮与沉都是相对立的作用趋向,升指上升、升提,降是下降、降逆,浮
是升浮、上行而发散,沉是重沉、下行泄利。
简单的说,需要把邪气宣透出去的一般用升浮药。
需要邪气向下走的一般用沉降
药。
升清降浊是一种治疗方法,升清,指上升的清阳之气;降浊,指下降的浊阴之
气,
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升浊降,气机通畅,维持机体的营养代谢。
若脾胃功能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见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肠鸣泄泻等
症。
只有用升清降浊之法才能使气机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