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⑴进不入以离尤兮
...⑵砯.崖转石万壑.雷⑶吟.鞭东指即天涯.
⑷惟.吾德馨
..⑸宠.辱偕.忘⑹一尊.还酹.江月
2、C摩,通假字,通“模”,模仿,效仿(注意上下文结构)
3、B ①是每个人的共性,不能体现不善于观察;⑥是善于观察者的表现。
4、C 不是“看不起”,而是视而不见,或者说根本就没看到。
5、吾观世人所谓智者 / 其所见与彼之攫金人与此之蠢仆 / 相去几何矣?(多断一处,倒
扣1分,扣完为止;断错位置不给分;用标点符号,本题0分)
6、⑴盍:何不,为什么不(1分);易:更换,换成(1分)。
⑵不此之笑:“不笑此”的倒装,宾语前置(1分);何其:多么(1分)。
【参考译文】
同样一本书,如果让考据家读它,那么所接触的内容没有一样不是和考据有关的材料;如果让诗人、散文家读它,那么所接触的内容没有一样不是和作诗、作文有关的材料;如果让喜欢创作灯谜和行酒令的人读它,那么所接触的内容没有一样不是和创作灯谜和行酒令有关的材料;如果让治理社会的人去读它,那么所接触的内容没有一样不是和治理社会有关的材料。
同样一个社会,如果商人进入这个社会,那么他们所接触的没有一个不是斤斤计较,追求赚钱的人;如果是文人雅士进入这个社会,那么他们所接触的没有一个不是斟酌字句的人;如果是追求升官显赫的人进入这个社会,那么他们所接触的没有一个不是蒙骗上级,欺负下人,穿得像宰相一样的人;如果是心怀不平的人进入这个社会,那么他们所接触的没有一个不是像在田间高地停止耕田发表志向的陈涉,或像靠着东边城门呼号的石勒那样的人。
所以,每个人各自占据一个世界,而且各自都认为自己的世界很大,认为自己已经在自己的世界里看遍了,看透了;然而这个世界之外的各种各样的形态,却从没看到过,从没听到过。
以前有个大白天到齐国集市上抢金子的人,差役捉到他并讯问他道:“大家眼睛一起盯着的地方,你抢金子难道不怕被别人看到吗?”那个人说:“我在那时只看到有金子,没看到有其他人了。
”一个集市里的人那么多,并不像秋天鸟兽身上的毫毛那么难以察觉,可是抢金子的人却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以前有个雇了一个负责厨师工作的蠢仆人,让他到集市买食物,那个仆人回来却说:“集市里没有食物。
”主人说:“啊呀,鱼啦,猪肉啦,芥菜啊,姜啊,哪一样不能吃呢?”于是仆人到集市去,一买就买到那些。
不久以后,连续一个月里,每天白天晚上吃的东西都是鱼啦,猪肉啦,芥菜啊,姜啊。
主人说:“啊哟,为什么不换换其他口味?”仆人说:“集市里除了鱼、猪肉、芥菜、姜之外,没有其他东西了。
”一个集市里的东西那么多,不像水里的小虫,一定要等到显微镜下,这样以后才能看到,可是愚蠢的仆人不懂这些,这其中的缘故是什么呢?
我说啊:我看世界上所谓聪明的人,他们看到的东西,和那个抢金子的人和这个蠢仆人,之间的距离又有多少呢?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人到处都是,但穿蓑衣、拿锄头的人,一定不知道他们;计然、范蠡这样的谋士到处都是,但模仿大禹走路、学习舜小步跑的人,一定不知道他们;陈涉、吴广这样的激进义士到处都是,但享受美食,做好马车的贵族一定不知道他们。
他们不知道这一切,就只认为世界上没有这类人。
即使天天让这类人聚集包围在他们旁边,但他们却像原来一样(把这一切都)看待成不存在。
不嘲笑这些人,却只懂得嘲笑那个抢金子的人和这个蠢仆人,多么受蒙蔽不明智啊!
人们谁没有见过苹果落到地上,但根据这一现象从而领悟重力学的原理的人,只有一个牛顿;人们谁没有见过沸水升腾的热气,但根据这一现象从而领悟蒸汽机的作用的人,只有一个瓦特;人们谁没有见过海藻冲刷海岸,但根据这一现象从而找到新大陆的人,只有一个哥伦布;人们谁没有见过男女恋爱,但根据这一现象从而看到人类情感的最重要动机的人,只有一个莎士比亚。
没有名字的花,田间农夫割除它,牧童踩踏它,但是诗人华兹华斯在这当中发现了自然的微妙之处;海滩的僵硬石头,是被渔翁淘剩下的,是被潮水、雨水冲刷得凌乱不堪的,但达尔文在这当中领悟进化的大规律。
所以学习没有比善于观察更加重要的了。
善于观察的人,观察一滴水就知道整片大海,观察一根手指
就知道全身,不因为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而蒙蔽了所不知道的事情,并且常常根据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推究那些还不知道的事情,这才能说是善于观察啊。
7、古诗鉴赏
⑴不同(1分)。
李诗是精疲力竭,无人同情,瘦弱卧病的牛(1分);孔诗是完成耕耘任
务后,躺在夕阳中轻松、满足、悠闲地吃着草的牛(1分)。
(答“相同”或只答“不同”
而没分析,或分析错,本题均不得分,答出一首诗中牛的任一种特点,即可得1分)
⑵一样,都是托物自况(或答借物自比、托物言志亦可,1分)。
李诗借病牛来抒发忧国忧
民,不辞劳苦(或答“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情怀。
(1分)孔诗借牛来抒发为自己功成而自豪,身退而悠闲的情怀。
(1分)
8、文学名著选择题,注意审题,要求是正确的两项!C E
A.应为曹爽,司马懿是假装把荆州听成了并州。
B.觉慧在家,是觉慧去叫来觉民的,觉民有见到高老太爷最后一面。
D.西蒙松认为恶势力的存在是因为人民没有受过教育,是在离开大学后加入人民粹派,因在农村教书时向学生农民宣传他认为对的东西而被捕。
9、文学名著简答题
⑴凤姐一面劝慰尤二姐(1分),一面挑唆秋桐骂二姐娼妇(1分)。
二姐卧病,贾琏请来胡君荣来给二姐看病,胡庸医开药竟把二姐已成型的男胎打了下来(1分)。
凤姐假装悲伤并为二姐祈福,秋桐骂二姐怀的孩子是野种(1分)。
二姐万念俱焚,不想受气,开箱取出金子,几次才吞下,并把衣服首饰都穿戴整齐,死在了炕上。
(1分)(130字)
⑵屠维岳(1分)。
他设置了反间计。
先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1分),提升出卖姚金凤的薛宝珠(1分),女工们觉得姚金凤是被冤枉的,转而拥护姚金凤(1分)。
而后吴荪甫又假意收回开除成命,让女工放假一天作为让步,平息了工潮(1分)。
(92字)
10、文化经典
⑴用有道义的正当方式得到的富贵才能享受。
(2分)
⑵不矛盾(1分)。
有道义的富贵,才能去追求(1分),并且应该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和辛勤劳动得到(1分)。
在富贵面前,自己的尊严、意志和人生喜好,都不能改变或迷失(1分)。
(只判断,内容答错不得分,答富贵不重要,本题只得1分)
11、②无因果关系;且亚里士多德时候,人们就更关注财富,文中无体现;
③感情、意志、理想和道德有非理性的时候,但不能说都是非理性的;且“不可避免”
的说法与原文“难以避免”说法不符。
12、①能使人们追求自利的同时,不去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②能使经济学不贫困;
③能使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不仅实现自利(自我完善),还能达到互利(与人为善);
④能使人们提高乐于奉献的道德水平,从而发挥其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潜能,提高创造
能力。
(任意答出其中3点即可,每点1分)
13、①从著作中引出了经济学的两大根源
..(即工程学和伦理方法),除指出两者(因受到不
同的重视而产生)不平衡特点
..;
..外,还强调现代经济学忽略了伦理的现象
②指出忽略伦理的原因
..,并指出离开了伦
..是人们被默认为理性和伦理在行为中的作用
理学的经济学存在的弊端
..。
③指出伦理学在经济学中的积极
..作用
..,并强调伦理学和经济学方法相互引进对诸如创
造力的催进
..。
(每点1分,注意加点词的界定术语,意思对即可,没了解内容,..作用
酌情扣分)
文学类及实用类文本阅读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14、(注意审题)B D(错1题扣2分)
A.“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里的拟人的手法不是直接写都江堰,而是写都江堰所灌
溉的天府之国;欲扬先抑的说法有误,开头并没有“抑”都江堰的语言。
C.应该是二者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E.整理赞美都江堰主要不是因为它悠久的历史,而是它比起长城对中华民族更为长远的
贡献
15、(都江堰)稳当地造福千年,造就了天府之国,永久地灌溉中华民族。
(4分)
16、①不显拖沓,不能归入上一段;②都江堰有长久贡献,不炫耀,无所求的精神,却常
被人们忽视,所以需要查考(2分);③为了再次强调都江堰的历史比长城久远,地位比长城高,作用比长城大;(2分)④再次把都江堰和长城对比(1分);⑤呼应了文章开头或点题(1分)。
(只答“不显拖沓,不能归入上一段”,没有解释说明或解释说明完全错误,本题不得分!)(乙)实用类文本阅读(关注2010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天人合一的医学观》)14、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
(2分)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1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可读性和感染力。
(1分)
15、①事到跟前才想起,是否晚了些;②为什么偏偏是媒体,而不是政府出现;
③这样隆重的纪念活动我们是否也应该在抗战60周年时举行一次;
④在我们给予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以最大的关注的同时,却为什么没有给予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中国老兵以应有的、同样的关注,隐隐地表达了整理对社会缺乏感恩之心的关注。
(答出任一点给2分,二点给4分,三点给5分)
16、⑴新闻主题:①表达对在诺曼底登陆中立下赫赫战功的老兵们的感激和尊敬(1分);
②赞美诺曼底登陆老兵们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1分);
③唤起更多的人对哪些抗战老兵们的感激和关注(1分)。
⑵写法:①展开了由彼及此
....。
..,借题发挥
....的联想
②报道真切
..(或者说有强烈的感染力),
....,感人
③视角独特
..,
..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
....,主题新颖,提出
④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新闻报道唤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产生
强烈的社会反响。
(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本题不必结合具体内容展开!)语言文字运用题
17、⑴袈裟⑵②“可能”删去(与“疑”重复累赘
....);⑥把“被漆上了金粉的图画”改
为“图画上漆的金粉”(主宾搭配不当
......)⑶④:,
18、⑴结论一:理科本一批的录取分数呈逐年
..式(或波浪式)变化。
(2分)
..起伏
⑵结论二:报本省重点高校的理科生人数与理科本一批的录取分数成反比例
...。
(2分,或答“理科本一批的录取分数越低,报本省重点高校的理科生人数就越多”,或答“报本省重点高校的理科生人数随着理科本一批录取分数的下降而增多”亦可)
19、该题应倾向于赞赏这一改革来答,理由可以更加充分!
①调动了广大学生的运动兴趣;②使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身体锻炼;③跆拳道能让学生掌握保护自己的技能;④街舞、健美操等流行元素的融入,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⑤其中很多都能让学生不受广播条件的限制在家自行练习,真正达到身心健康锻炼的效果!(注意答满最后一行,虽不必分条罗列,但必须条理清楚,理由充分!)
20、作文(评分参考)
温馨提示-专业文档供参考,请仔细阅读后下载,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