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的诞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儿的诞生》概念教学设计
本课题概念分析:
“人的生殖和发育”属于课标中的10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七个主题“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
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这样的重要概念:人体的生殖系统可以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产生新的个体;其分泌的性激素对第二性征的发育和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这样的概念性知识里面实际还包含着这些事实性知识: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精子和卵细胞的特点,受精的过程,胚胎发育的过程等。
首次对这一陈述句式的概念进行层次分析,并形成概念图:
概念性知识要设置关键性问题,围绕概念层层深入,设置有效的“问题串”,对于其中的事实性知识,选择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直观的媒体手段,设计整合教学流程。
教学三维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阐明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知道生殖细胞的特点及受精过程;
3.说出胚胎发育的大体过程及其营养的获得途径。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增强观察、分析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悟生命来之不易,渗透珍惜生命的教育;
2.体会父母孕育孩子中感情、物质等的付出,使学生更加尊重父母;
3.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教材分析:
本节先讲述了男女生殖系统的主要结构和主要功能,继而对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作了简单介绍,这为学习有关受精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边移动边分裂,种植在子宫内形成胚胎。
按照人的发育顺序在本节后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胚胎的发育和营养,以及胎儿出生后,母乳喂养的积极意义。
最后总体概括人的成长和发育的总体概括。
学生分析:
本部分内容涉及我们学生自身,因其相对比较特殊,学生多少有一些了解,但因知识的来源渠道复杂,知识深度参差不齐,有一些可能是错误的。
传统观念的影响会使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自己身体的形态和生理变化会产生一些疑惑,甚至会产生一些神秘感。
他们想知道自己身体变化的原因,希望懂得这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
难点: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
教学重难点突破:
对于“睾丸和卵巢的主要功能”,首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然后结合图片,引发学生在总结生殖系统的功能基础上,进行讨论和归纳,形成统一认识。
“胚胎发育和胚胎营养”既是本节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要结合动画、挂图等直观教具,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在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婴儿的诞生》课件,图片和动画。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本节内容,准备有关分娩和哺乳的材料。
教学设计思路:
回顾前面所学的植物、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引导学生总结它们的生殖方式。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创设情境。
生殖应由生殖系统来完成进而引出生殖系统的结构。
对于“生殖系统的结构”的知识,要利用教材的图片或模型进行。
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理解生殖系统各个部分的主要功能,特别是男女主要性器官(睾丸、卵巢)的功能。
借此提出第一性征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启动课堂,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回顾前面学习的植物和动物的生殖。
想一想:植物和动物主要是靠什么生殖方式来繁殖后代的?那么,我们人类靠什么方式繁殖自己的后代?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回顾旧知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人类自己的生殖方式,从而导入课题。
)
二、启迪思维,导学新知
(一)生殖系统的结构
1.师:生物界中生物种类繁多,生殖方式也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大类,我们人类的生殖方式是属于那一类呢?(生:有性生殖)对,人类新生命的诞生也属于有性生殖的过程,是通过生殖系统来完成的。
首先我们来一起认识生殖系统的结构。
2.教师展示男性生殖系统的侧剖图和正剖图。
3.学生仔细观察,自学教材P56,分清各部分的名称。
4.师:大家观察的非常好!那男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有什么功能呢?
5.学生分组总结,由各小组派代表对照挂图介绍,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6.师生共同列表总结。
7.师:女性生殖系统是怎样组成的呢?展示女性生殖系统的侧剖图和正剖图。
8.学生仔细观察,自学教材P57,分清各部分的名称。
9.师:女性生殖系统的各器官又有什么功能呢?
10.学生分组总结,由各小组派代表对照挂图介绍,其他小组纠正、补充。
11.师生共同列表总结。
12.师生比较男女生殖系统组成的异同。
13.师:通过比较,大家知道男女生殖器官存在较大的差异,我们把这种差异称为第一性征。
它是区别男女的主要依据。
14.小测试——“比眼力”抢答。
出示动画,学生说出男、女生殖系统的器官名称。
(二)受精作用
1.师:刚刚我们讲到:男性的睾丸产生精子,女性的卵巢产生卵细胞。
那么,精子和卵细胞是什么样的?
2.学生观察教材P57页的图片,自学P58页的内容,同桌试着相互描述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态。
3.师生共同总结。
4.师:当女性进入青春期以后,卵巢开始排卵,如果成熟的卵细胞在输卵管内与精子相遇,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这个生理过程就叫受精。
5.受精的具体过程:观看人体受精的动画。
6.学生试着描述受精过程,教师纠正补充。
7.教师提出问题:
(1)如果成熟的卵细胞没有受精,卵细胞会出现什么结果?
(2)同卵双生和异卵双生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8.学生自学教材P58,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
(三)胚胎的发育
1.师:受精卵是新生命的第一个细胞。
受精卵完成后,就开始了胚胎发育的过程。
2.教师展示女性排卵、受精及着床的过程图示。
提出问题:
(1)你能否试着描述一下受精及着床的过程?(2)受精的部位是哪儿?
(3)受精卵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何处?
(4)受精卵着床的位置在哪儿?
(5)后期的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又来自于哪里呢?
3.学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问题。
讨论完毕,由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展示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
提出问题:母体与胎儿通过什么相通?学生思考并回答。
5.师生共同总结以上问题,明确“着床”、“胚胎”、“胎儿”的概念。
6.师:母亲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
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内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
婴儿继续发育,要经过哪些时期才会发育成熟呢?
7.学生自学教材P60,并进行总结。
8.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有关资料显示:母亲分娩时受阵痛次数高达18000次。
还有,母乳的喂养,孩子的发育过程中无不凝结着母亲的血汗。
作为孩子的我们应该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9.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10.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我们要有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报答我们自己伟大的母亲!
三、小结升华,提高认识
1.学生进行自我小结,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四、迁移深化,拓展教材
1.教师出示“试管婴儿”的资料。
2.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分娩和哺乳的材料。
五、达标检测,应用提高
(一)选择题(略)
(二)非选择题
8. 将下列生殖过程与相应结构用线连接起来
卵细胞输卵管
受精卵子宫内膜
胚胎羊水
胎儿阴道产出
婴儿卵巢
9. 谈谈你的看法:
人们常说“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六、课外作业,任选一题
1.采访亲人了解自己出生过程。
2.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赐予你生命。
3.给自己的父母洗一次脚。
教学反思:
本节教学,通过设置“问题串”和自主学习,使学生逐步理解了基本概念性知识,并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本节涉及的事实性知识,同时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本节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大量的时间交给了学生,由学生自主探究,把握问题的实质,教师仅起到了指导的作用,基本达到预期的目的,基本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但在个别细节上也有不足,有待于改进,突出问题是一部分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时会羞于开口,影响课堂气氛,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导入新课后增加引导,比如:“生殖系统与人体的其他系统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希望大家在学习本章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科学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