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学习总结学案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专题学习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

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如下:
1.战后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确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贸易。

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恢复经济。

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

而欧洲强国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弱的时期。

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

3.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

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阶段时间原因主要表现
开始起
步阶段
15~18世纪中期
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展;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
张的推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
的出现和拓展
基本形
成阶段
18世纪60年代至19
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推动;轮船、火
车等新式交通工具出现;
商品输出
英国成为“世界工
厂”,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
最终形
成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汽车、
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出
现;电话、电报等新式通
信技术发展;资本输出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
终形成
曲折发
展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资
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
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关税战、货币战盛行
体系化、
制度化、
“半球
化”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形成与推动;美苏冷战
对峙;经济区域集团与全
球化既统一又对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
总协定的成立;苏联被
排斥;欧共体、亚太经
济合作组织等成立发展法制化、
全方位
发展阶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的发展;交通通信技
术的进步;跨国公司的推
动;市场经济的普遍实行;
两极格局的解体;国际协
调机制加强
商品、劳动力、技术、
资本等全球流通更为便
捷、迅速;世贸组织的
成立
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比较
组织创建时间性质宗旨作用
关贸总
协定
1947年
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
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
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通过谈判降低关税,减少
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
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
源,促进经济发展
确立了国际自由
贸易体制,形成了
以美国为中心的
国际贸易体系世界
银行
1945年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以促
进该国的经济恢复与发
确立了以美元为
中心的货币体系,
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
的均衡增长
适应了美国对外
经济扩张的需要,
同时也在一定程
度上稳定了世界
经济秩序,促进了
世界贸易
国际货
币基金
组织
1945年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稳定国际汇率;协助建立
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
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
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
支不平衡
世界贸
易组织
1995年
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
世界性统一市场
提高生活水平,提高收
入;扩大生产和贸易;坚
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
贸易中的利益
有利于处理国际
贸易争端,保证国
际贸易顺利、可预
测和透明地进行
典例分析(2018·江苏卷)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

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一明考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二抓关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分析
第二步:逐项分析
选项具体分析结论
A
材料中“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是弊,
材料中“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是利
正确
B
批评反全球化思潮与材料中“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
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的客观现实不符
排除
C 材料中该学者是辩证看待,并不是单纯强调消极作用排除
D 材料中是辩证看待全球化,并没有涉及应对策略排除
答案 A
题型特点
评价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改下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受到命题者的青睐,成为课改区高考的重点题型。

解题对策
对策一:推理反证法。

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所选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证明,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对策二:信息简化法。

往往评价的内容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此法。

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的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处理,并运用历史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对信息进行简化处理;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照分析,找出最佳答案。

对策三:史论结合法。

运用相应理论并结合相应的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级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