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试题复习完形填空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额市鞍钢阳光实验学校专题解读
《英语课程》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对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测试中的完形填空题正是基于新课标这些要求而设计的一种测试题型,其目的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来获取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完形填空在高考英语试题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最能考查出考生的语言理解水平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众所周知,完形填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测试题型,它覆盖了词汇、语法、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考试目标的全部内容。

它不仅能测试考生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还可以考查考生语言学习的综合水平。

在语言的知识方面,它可以考查考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和语法知识。

在语言的应用方面,它可以检查考生结合背景知识理解短文主题、大意的能力,结合上下文运用语言知识,全面驾驭语篇、获取信息的能力。

完形填空题有以下四个特点:
1、文章短、挖空多、保持一定的挖空密度。

完形填空题短文的第一句不设空。

记叙文体的第一句通常把短文中故事发生的时间(when),地点(place),人物(who)和背景(what)等交待清楚,作为学生在解题时理解并掌握全文大意的基础。

很多时候议论文体和说明文体的第一句(间或在中间、结尾)是文章的主题句,抓住主题句便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因此仔细阅读这类文章或段落的首尾句是关键。

从近年的高考题看,完形填空的设空具有一定的,两空之间不少于4个词,最多不超过32个词。

文章字数控制在250词左右,用时约需15分钟。

一般来说,文章越短,挖空密度越大,理
解文章的难度就越大,解题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2、情景意义考查为主,语法选择填空极少。

完形填空题在语境中综合考查词义的理解与搭配,而不是纯语法知识的考
核;既考查语法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查考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单纯
考查语法结构的题目已基本消亡。

干忧项的设置均与语法无关,重在文意干忧。

这种试题的特点是:4个备选答案往往是相同的词类,其词形也相同。

即:如
果是副词,则都是副词;如果是动词则都是动词等等。

如果孤立地看挖空的句
子,可能都能满足句子的需要,无论将哪个选项填进去,从语法上都是正确的,
但是要确定正确答案,只能根据全文的内容和情节的发展,使所选答案能满足
为文章的中心内容服务的需要。

Wouldn’t it be great if we didn’t have to remember passwords (密
码) ever again? If we could just sit in front of our computers and be
___21___ logged in (登录)? Crave mentions how NECSSoft BiodeLogon system uses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o log you on to Windows, rather than using a ___22___. All you need is a webcam and your pretty face to ___23___
your PC. No more ___24___, confusing passwords to remember or change every few months.
21. A. automatically B. personally C. correctly
D. occasionally
22. A. face B. password C. software
D. system
23. A. access B. connect C. recognize D. remember
D. useful
单从语法角度考虑,第21题的四个选项都正确,但文中第一句用一否定疑问句说明“要是不用记密码该有多好啊!”,因此可知,坐在电脑前应是自动地(automatically)登录,而不是个人地(personally),正确地(correctly),偶尔地(occasionally)。

根据前句中提到通过使用面部识别技术进行登录,故第22题选password ,rather than using a password 表示“不再使用密码”。

第23题选A ,C 、D 容易排除,干扰性最强的选项是B ,但依据上下文语意,此处应表示“要进入你的个人电脑,你只需要一个网络摄像机和你完整的面部”,人的面部不可能与电脑“连接(connect)”。

从信息标志词confusing 可知,第24
题该选B ,complicated, confusing passwords 意为“复杂的令人费解的密码”。

因此“合理”的解释,从不同角度“迷惑”考生,若考生不注意上下文,就会导致失误。

3、单词填空为主、短语或词组填空为辅;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高考试题完形填空的选项词汇主要是实词。

实词是信息词汇,重在考查考生的能力。

短语或词组填空仅起辅助作用。

这样的设置既要求考生具有很好的
词感,能熟练运用所学过的常见词汇,惯用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较强的语感,
具有语篇整体处理的能力。

做到上下求索寻信息,左顾右盼找答案,瞻前顾后
想全文,同时结合考生个人的各方面常识正确解读全文。

阅读下表,认真体会近两年高考完形填空题词类分布特点。

最近两年完形填空词汇考查情况
4、选裁以记叙文为主,议论文和说明文为辅。

短文的难易程度符合高三学生的实际水平。

从体裁上看,高考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以记叙文为主。

从题材上看,新颖、时尚是完型填空选材的一大特色,选材内容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小品、社会热点、政治经济、人物、社会等。

高考英语试卷的完形填空题所选短文的语法结构、用词造句均未超出高三学生所学过的文章水平。

短文内容
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便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理解掌握短文的内容。

2006、2007、高考完形填空的体裁与题材
二、完形填空题的能力目标要求
完形填空题选材很广泛,它涉及日常生活、文史知识、科技小品、社会热点、政治经济、人物、故事等,所选文章的体裁主要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它要求考生在熟练掌握语法、词组和其他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善于完整地全面地接受文章内容,认识文章的结构和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善于在文章中发现并捕捉信息,通过分析思考,作出准确的判断,选出最符合文章内容要求的答案。

具体来说,完形填空题对考生提出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能力与内容要求:
1、熟练、扎实的英语语法知识和相当丰富的词汇知识。

高考英语中的完形填空试题,并不直接考语法知识。

但是,解答试题的前提是读懂文章,而读懂文章就必须具有扎实、娴熟的语法知识。

如果考生不理解英语句子的结构,不明白具体句子结构所表达的具体意思,又怎么能选择符合文章内容的答案呢?所以,不直接考查语法知识,并不是不要语法知识,而是通过检查考生的理解程度,来间接地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

考生的英语词汇知识越丰富,语法知识越扎实,阅读速度就越快,理解就会更为全面、深刻。

2、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和技巧
在一定意义上,完形填空题是为阅读理解服务的,它要求考生具有快速阅读文章的能力,尤其是跳读的能力,心里要有整体,浏览全文,掌握全文要旨和主要考点。

如果考生读不懂缺字少词的短文,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解题。

考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越全面,那么他的理解就越深刻;考生的英语语感越好,正确选择率就越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靠平时大量阅读,科学训练出来的。

3、把握篇章结构,找准主题,理顺文章的能力
考生只有明白了文章结构,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加深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换句话说,考生应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明白文章的各部分是为了表达一个主题,这样在略读时就更容易把握含空格句子的真正含义,答题时就会显得轻而易举了。

4、根据线索捕捉相关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在完形填空题中常运用情景推理判断、常识推理判断、逆向推理判断及比较推理判断等方法。

这些能力的发挥,有助于抓住文章的主题思想,加深对文章深层次意义的理解,从而更容易完成“完型”的任务,恢复文章的原貌。

复习指导
了解完形填空能力目标要求对于做完形填空题具有指导性作用。

但是,做完形填空题时,除了掌握必要的词法、句法、惯用法、行文逻辑等方面外,具有好的解题方法和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是提高完形填空解题能力的重要因素。

一、完形填空解题技巧
如何让学生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一篇250词左右的完形填空并使其完整通顺呢?一味地让学生多做而不加以方法指导只会让学生更厌烦头疼,达不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之以渔”,适当的方法指导会让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从单句中选择答案
这是完形填空考查项目设计最简单的一种。

它相当于一道单项选择题,它不需要通过上下文,而是读懂本句即能判断出正确答案。

It was a bright spring afternoon when Freda told me she wouldn’t need me any more. I had just finished my four-hour work –– ___36___ up and down the stairs of her three-storey home, cleaning the floor and washing the dishes. (2006,辽宁)
36. A. stepping B. coming C. jumping D. moving
答案:36. D
解析:破折号后的内容是对前面的解释。

根据常识,“我”(每天)会擦地板,洗碗等,可推测“我”在三层楼的房子里上下走动。

而stepping (迈步),coming (来),jumping (跳),不符合本句语意。

2、寻找信息词或信息选择答案
在一篇完形填空文章中,就一句所言,很难确定正确的答案。

若继续读下去,就能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词或信息句子出现,这些词或句往往是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出正确的答案。

We arrived in Spain for the first time a few weeks ago. I decided to ___21___ a car because we had sold the one we had in England before ___22___ home. (2007,全国卷II)
21. A. borrow B. drive C. buy D. choose
22. A. leaving B. making C. returning D. getting
答案:21.C 22.A
解析:第21题,答案选C。

就搭配看,很难确定答案,但是根据后面的sold 和文后的故事发展可知是“我”要买一辆车。

第22题,不看语境的话,A、C、D项都能选择,但此处指“我”离开家乡前把在英国拥有的那辆汽车卖掉了,
所以只能选用A。

3、根据词的固定搭配和固定句型来选择答案
英语中的固定搭配种类繁多,如:固定短语、习语、谚语、惯用法、固定句式等。

虽然高考完形填空对固定搭配的考查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如果对这些内容掌握不牢固的话,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这就要求考生多读、多记,对所学的短语、习语能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A young man, wet from ___42___ to toe, explained that he had ___43___ out of petrol about 30 km up the road. He had left his pregnant (怀孕的) wife and his two children ___44___ at the car and said that he would hitchhike (搭便车) back. (2007,湖北卷)
42. A. finger B. shoulder C. head D. hand
43. A. driven B. used C. come D. run
44. A. away B. behind C. over D. out
答案:42.C 43.D 44.B
解析:第42题考查固定搭配。

from head to toe意为“从头到脚地,全身地”,是固定短语。

第43题是一个典型的短语动词类型题。

此处的意思是用光了汽油,表示“用光”该用run out of或use up等。

第44题考查与组成的动词短语。

leave behind意为“留下,丢下”;leave out意为“省去,忽略”;leave over意为“剩下”。

4、通过上下文来选择答案
该项目的设计主要是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测试内容包括篇章结构和推理判断能力,这些答案的选择,起关键作用的是上下文的关系,也就是说,对短文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种考查项目的设计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难度也大,若从单句或“局部”来分析,所给的四个答案在语法或结构上都是正确的,若放在全局,则不一定正确。

考生必须通过部分上下文甚至全文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来。

Eleven-year-old Angela had something wrong with her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 She was unable to ___36___. In fact, she could hardly make any ___37___. Although she believed that she had a ___38___ chance of recovering, the doctors said that ___39___, if any, could come back to normal after getting this disease. Having heard this, the little girl was not ___40___. There, lying in her hospital bed, she ___41___ that no matter what the doctors said, her going back to school was ___42___. (2006,重庆)
36. A. see B. hear C. talk D. walk
37. A. progress B. difference C. movement D. achievement
38. A. poor B. good C. little D. special
39. A. few B. all C. some D. most
40. A. satisfied B. delighted C. surprised D. discouraged
41. A. insisted B. sighed C. feared D. promised
42. A. true B. doubtful C. certain D. impossible
答案:36.D 37.C 38.B 39.A 40.D 41.A 42.C
解析:第36题,单纯从本句语意看,四个选项都能选,但本段最后一句说:“There, lying in her hospital bed,……”,故正确答案为D。

第37题,从词组搭配看,四个选项都存在:make any movement行动;make progress取得进步;make some difference有关系;make achievement取得成就。

但是根据上句的意思,这里应表示“她不能行走”。

第38、39题,只要理解句意:尽管认为自己很有希望恢复,但医生认为,患上这种病后,很少人能够恢复到正常人的程度,即能正确选择答案。

孤立地看第40题,四个选项语法上没有错误,但前面医生说没有几个人恢复正常,此处应是小女孩意志坚定不灰心。

因此,在做第41、42题时应结合上文,理解句意“躺在病床上,无论医生说什么,她都坚持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学校,这一点她相当肯定”,即可确定正确答案。

5、通过文章深层意义的理解选择答案
通过文章深层意义来选择答案,是完形填空难度最大的一种形式。

它要求
考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生活经历,还要求学生们能够驾驭全文,不仅理解文章的表层意义,而且要弄清文章的深层意义。

I work as a volunteer for an organization that helps the poor in Haiti. Recently I took my son Barrett there for a week, hoping to ___16___ him. (2006,天津)
16. A. comfort B. please C. attract D. educate
答案:16.D
解析:本文叙述了父子俩的一次特殊旅程,旅途中儿子多方面受到了教育,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从全文角度看,这次旅行既没有什么“吸引力”,也不是令孩子高兴或得到安慰,只能是达到教育的目的。

理解作者的写作用意是解此题的关键。

二、完型填空解题步骤
完型填空题这种题型意在测试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它既考查学生的词汇、语法、习惯用语等方面的运用,又考查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的综合能力,能较全面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这一题型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覆盖面广,它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阅读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综合运用语言和常识的能力。

做这类题型时,不能急于求成,而要经过一定的训练,掌握一定的解题步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首句,预测主题
文章的首句往往是全篇关键句,它有概括和预示全文大意的作用,是判断文章体裁以及预测全文主旨大意的依据。

把握首句,对我们整体理解全文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2.通览全文,掌握大意
完型填空必须建立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根据首句给予的提示,借助文中尚存的关键词的语义信息,从语篇的整体内容出发,根据具体语境,结合语言结构,全面考虑,把握文章的脉络,理解全文大意。

因此,只有快速通读全文,才能全局在胸,理清思路,抓住主线。

3.瞻前顾后,各个击破
对整篇文章有了大体的了解后,就要对文章从头到尾进行细读分析,此环节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所积累的英语语法词汇知识和获知的上下文信息进行选择。

(1)精选词汇
要准确把握词汇的意思和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变化,仔细辨析相似、相近词语的词义,特别注意词语的固定搭配以及词汇的引申义,准确选出最佳答案。

(2)结合上下文
完型填空的答案选择绝不能离开上下文。

很多题仅从语法角度来说,可能有两三个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一旦结合上下文,情况就不一样了,上下文是形成语境的基础,任何语言结构、语法关系、词语搭配都不能无视上下文的联系,要学会瞻前顾后,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有时考生会发现,上文的答案在下文已告诉了我们,而下文的答案在上文中也已有暗示。

(3)先易后难
遇到少数没有把握的选项时,可暂时跳过空格,顺着原来的思路继续进行,等到大部分答案选出后,借助已经补全空格的信息,对文章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再回过头来推敲剩余的选项,就会有柳暗花明的感觉。

4.复核验证,敲定答案
做题时可以把自己选中的答案填写在文章的空格处,根据主题内容,文章线索,看看所选的答案是否能使上下文连贯,合乎逻辑,同时还要从语法、词汇、惯用法、常识等方面考虑验证,特别要对第一次没有把握的选项进行推敲,以便准确敲定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