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原子核4.1走进原子核教案粤教版选修3_5.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走进原子核
课堂互动
三点剖析
一、天然放射现象
(1)放射性:物质放出射线的性质叫放射性.
(2)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
(3)天然放射现象:物质自发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天然放射现象,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人们发现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天然存在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原子序数小于83的天然存在的元素有些也具有放射性,它们放射出来的射线共有三种.
(4)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有更复杂的结构.
二、原子核的组成
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同的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个数并不相同.
核电荷数=质子数(Z )=元素的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质量数(A )=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另外:(1)质子、中子统称为核子.
(2)原子核的电荷都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用Z 表示电荷数.
(3)原子核的电荷数就是核内的质子数,也就是这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核的质量数就是核内的核子数.例如氦核的电荷数是2,表示氦核内有2个质子;氦核的质量数是4,表示氦核内有4个核子,其中2个是中子.通式可写为X A
Z .其中X 为元素符号,Z 为电荷数,A 为质量数.
各个击破
【例1】 首先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的科学家是( )
A.居里
B.卢瑟福
C.贝克勒尔
D.查德威克 解析: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在1896年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居里夫妇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做了钋和镭的放射现象实验;卢瑟福发现的质子;查德威克发现的中子,故选项C 正确.
答案:C
类题演练1
以下实验能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结构的是( )
A.光电效应实验
B.原子发光产生明线光谱
C.α粒子散射实验
D.天然放射性现象
解析:光电效应实验说明光有粒子性,发光产生明线光谱说明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天然放射性现象中放射出的粒子是从原子核中放出的,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结构.故仅D 项正确.
答案:D
【例2】 已知镭的原子序数是88,原子核质量数是226,试问:
(1)镭核中有几个质子?几个中子?
(2)镭核所带电荷量是多少?
(3)若镭原子呈中性,它核外有几个电子?
解析:(1)由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知质子数为88,由中子数等于质量数与质子数的差,得中子数为226-88=138.
(2)镭核所带电荷量就是质子所带电荷量,为88e.
(3)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所以核外有88个电子.
答案:(1)88 138 (2)88e (3)88
类题演练2
关于X 24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示一个原子
B.它表示一个原子核
C.它表示原子核中有12个质子
D.它表示原子核中有12个中子
解析:X 2412表示一个原子核,
说明电荷数12(即12个质子),质量数24(中子数24-12=12),故B 、C 、D 三项正确.
答案: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