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的测量——一般方法PPT授课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步骤】 (4)选择器材天__平__(_带__砝__码_、) ________,测得冰块的质量; (5)选择器材__刻__度__尺__,测出该冰块的________。 (6)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块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 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综合拓展性实验
【江西改编】“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 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 ℃的实验室, 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带砝码)、量筒、烧杯、刻度尺、 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m/V
第一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ρ1=m1/V1= 46 g/50 cm3=0.92 g/cm3=0.92×103 kg/m3。
第二次实验时所测得的白酒密度ρ2=m2/V2= 28.8 g/30 cm3 =0.96 g/cm3=0.96×103 kg/m3,
由比较可知,两次实验中酒的酒精度降低。
1、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手法。
3、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1、标明了作者行踪的语句:
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 改乘森林小火车、阿里山站、从火车站 到神木、迂曲穿过一片林区……
2、二、三段中设问句的作用:
引出阿里山、神木,引起下文。 三段作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语文活动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现在正准备带领 大家动身游览风光如画的阿里山,请 你先介绍一下我们今天的行程。
【淮安】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测定一只金属螺母的 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0”
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 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指 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m 63.2g
V 8cm3
72 3×103 偏小
2.
0.023
作者行踪:
台北松山机场
嘉义
பைடு நூலகம்
阿里山站
神木
写法:移步换景
1、文章的段落结构如何划分? 2、划出标明了作者行踪的语句? 3、二、三段中设问句的作用?
你能读准下列字音吗?
mǐ 风靡
· dì
谛听
·
lán kān
· · 山岚 堪称 guì
· 红桧
除了以上生字外,你 还积累到哪些词语?
领略阿里山美景
A、C、D、B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甲中的量筒,即分 度值小的量筒。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 线处,发现指针偏左,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直到 横梁平衡。
(3)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 再将学生奶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因为烧杯壁会残 留部分学生奶,所以学生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 度公式ρ=m/V,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 大了,所以测量结果偏大。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小明的方法: ①在筐里随机挑选6个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 量为m。②任意选出其中2个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③ 枇杷的密度ρ= 。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答:_不__正__确__,__任__意__选__出__其__中__2_个__用__量__筒__测__得__体__积__为__V_,__ __6_个__枇__杷__的__体__积__不__一__定__等__于__3_V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由此,小红判 断色拉油的品质是___合__格_____(填“合格”或“不合格”) 的。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 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 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 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实验步骤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习题课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专训1.密度的测量 ——一般方法
测量密度的常规实验中: (1)实验原理:ρ=m/V; (2)实验操作: ①天平的调节:平衡螺母移向天平的翘起端; ②天平的读数:沿游码的左侧读数; ③量筒的读数:以凹形液面的底部为准。 (3)减小实验误差: ①测量固体密度:先测质量再测体积; ②测量液体密度:先测体积再测质量。
温馨提示:先小组讨论,找出作者的行
踪,然后抓住不同地点的不同景物,注意 安排好说话的顺序就行了。还有啊,千万 别忘了你是导游,要注意语态和礼貌哦。
接风洗尘 恍如隔世 庞然大物
风靡一时 人迹罕至
整体感知
听音乐,然后请你先说说:
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 是什么?
注意歌词
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 碧水常围着青山转
1. 【齐齐哈尔】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 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 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0.93 g/cm3之间, 地沟油的密度在0.94~0.95 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 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水平桌面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 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___5_0____cm3。

体会江山的美丽多娇,感知多彩 多姿的大千世界
● 品味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移步换景的 写作方法
拓展训练
请你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 写作方法,在春夏秋冬四 季中任选一季,通过写景 来表达你的体验。
学习反馈
学完本文后,你 有哪些收获?
感受语言
本文的语言写得非常优美, 你认为文中哪些语言值得 补充到读书笔记本中去积 累?和本小组的同学交流 一下,然后用横线划出来, 课后摘抄。
A.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白酒,测出烧杯和白酒的总
质量; C.再将烧杯中的白酒倒入如图所示的
量杯中,测出白酒的体积; D.计算出白酒的密度。 (1)①同学们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有不足,不足之处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测__得__的__酒__精__体__积__偏__小_________________。
训练角度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 线处,发现指针偏左,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到横梁平衡。
(3)小铭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C.将适量的学生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学生奶的
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的学生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请你说说
阿里山给人的最初印象 是什么?
风光美如画
小组讨论
阿里山如画的风光 表现在哪里?
风 光




林海云雾
潭水清澈 情 爱我河山
森林无边
曲径幽路
爱我中华
神木神奇
写法: 融情于景
布置作业
1、把刚才积累到的句子 摘抄到读书笔记本上
, 。2、并完任成选《两导句学进导行练仿》写
阿里山纪行
—— 吴功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