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学期语文《峨眉山月歌 》优质课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 一 看
é méi shān yuè bàn lún qiū 峨 眉 山 月 半 轮 秋,
yǐnɡ rù pínɡ qiānɡ jiānɡ shuǐ liú 影入 平 羌 江 水 流。
yè fā qīnɡ xī xiànɡ sān xiá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25岁左右), 是李白即将出蜀时所作。诗境中无处不渗透 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 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他把峨 眉山月作为歌咏对象,通过咏月来表示对蜀 地的依恋和对故人的思念。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峨眉山月歌》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 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 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 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 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 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 “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 想。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 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给人以豪迈 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李白留给后 世九百多首诗篇,代表作有《梦游天 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近 酒》、《长干行》等,对后世产生了 极为深远的影响 。
) 伟(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教学目标 1.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会组词。 2. 认读词语,了解近义词,巩固、积累词汇。 3. 熟记成语。 4. 把句子读通顺,读流畅,具体体会判断词“是”的用法,并学 习运用

5. 能写好上中下结构的字,做到既正确、又美观。 6. 读背三条俗语警句,要求熟读成诵。 7. 边看图边听老师讲爱惜粮食的故事,然后看图练说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 2教师范读。
(3)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位练习背诵。 4. 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5教师启发学生:这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学生反复练读。 7学生自由背诵。 8同位背诵。 3. 练习。 1学生自由读背三句话。 2齐背三句话。
诗文今译
半轮秋 发 君 下 地名(?)
全文翻译:
1.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2.发:出发。
3.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4.下:顺流而下。
5.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②平 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③清 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 山附近。④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 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⑤渝 州:今重庆一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陋室铭》)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
姥吟留别》)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
楼饯别校叔书云》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
dao (

)
2m.o(口头扩)词。 治( )( )(
(
)daoLeabharlann ) 久( )( )()
理( )( )(
“迎”字,并把所在的页码填到表中
(3) 让学生口头组词。 3. 练习。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馈。 1 检查学生查字典情况、填表情况。 2 指出存在的问题,巩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读。 a. 谁能用上“同意”说一句话? b. 句子中的“同意”还可以换个词说,意思不变。 (2) 出示卡片“答应”。
课外延伸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标志,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3
“同意”就是“答应”的意思,这两个词的意思相近,我们
就说它们是近义词。
4
学生齐读“同意”、“答应”。
5
指名读,出示“请求”、“恳求”。
6
这两个词的意思怎么样?
7
指名读,出示“紧盯”、“注视”。
8
这两个词也是近义词。
3. 练习。
1
指名读三组词。
2
齐读。
4. 反馈。
1
指名认读词语。
2
纠正错误读音,齐读词语。 三.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 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 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或是友人)了,多么思 念啊!
想一想
诗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热爱大自然的浪漫情操。 2.对故地(四川)的恋恋不舍之情。 3.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刘禹锡和李白的名言名句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4. 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四课时 教学第七题 一. 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五幅图,弄清图意。 2.讨论每幅图表示什么意思。 3.指名说说自己知道的标志的意思。鼓励各抒己见。 4.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些标志的? 5.讨论并交流:你平时还见过哪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练习 出示标志,让学生上台说出这些标志告诉我们什么意思。 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