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导向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
理科

大数据导向下的高校会计教学改革探究
◎程显杰
依托于互联网,大数据逐步诞生与发展,其数据信息承载量十分庞大,可在计算机技术支持下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信息收集与处理。

不仅信息来源广泛、并且信息种类繁多,也可实现其中有价值信息的高效化与精准化提取,因而其必然会对高校会计教学改革产生一定的影响。

基于此,探讨大数据导向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与财会工作之间的关联分析财会工作中涉及大量数据信息,大数据也是在数字基础上构建的数据库模型,因而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若是将大数据应用于财会工作当中,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快速处理,可减轻人工工作压力,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数据规律的总结及有价值信息的提取。

传统财会计算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以人工计算为主,账务报表编
制及账目记录均会产生错漏,而在大数据
技术加持下,财会工作效率及质量均能得到大幅提升。

二、大数据导向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可行性策略分析
1.引入多元化的财会教学方式。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对当前时代的人才需求进行分析,结合市场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而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与调整,基于大数据技术而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确保高校稳定输出专业化财会人才。

财会教师教学工作开展中,应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基于市场要求展开教学,通过线上及线下教学整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进行强化。

应以教材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扩充与拓展。

教学模式改革中也需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通过理论教学进行学生知识扩充,并于实践中进行技能强化。

通过多元化学习途径的联合应用,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支持下提升教学效果。

2.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财会课程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企业不断调整财会人才需求标准,除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及计算能力之外,还注重于财会人才的数据分析能力、信息综合运用能力。

基于此,高校应以此为标准实现教学规划的科学制定,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1)基于学生能力调整课程体系。

教师应以学生所掌握的数据分析能
力为基础,结合其信息运用能力而实现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调节。

将学生实践技能的强化作为重点,确保学生的财会业务能力达到中级水平。

课程体系调整时,应适当调高信息课程教学比例,至少应为总教学内容比重的20%,主要课程所占比例应以40%为宜。

(2)校企联合,强化学生电算化能力。

财会专业中,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关键教学内容,可依托于ERP 软件,利用知识模块而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高校可通过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实现学生电算化水平的提高,可增设软件开发课程,针对学生进行数据库相关知识的培养,从而使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3)提高计算机信息课程的教学比重。

大数据分析需基于计算机而实现,因而大数据财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高校可将以往占据课程比重较高的Excel 技能学习调整为基础课程,增加EPR 软件的教学,如可将CMA 作为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CMA 技术,培育出契合当今社会财会人才需求的专业性高级人才。

3.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动态培养体系。

财会教学是为市场而服务的,因而高校应实时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构建动态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进行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保证学生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人才需求由初级向中级转化,且要求其掌握良好的计算机及大数据技术应用能力,因此,高校需结合市场需求的这一变化而制定出与之相契合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

同时,高校还应以人才市场的动态化发展为依据实时进行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调整,以此提升教学内容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高校需通过明确、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确保新时代的财会人才需求得以有效满足。

4.重点培育具备实战能力的财会人才。

当前高校会计教学中存在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

虽然财会专业需要以充足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也同样需要财会人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为此,高校应以大数据为导向,将实践型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

通过教学计划
的科学调整,提升教学规划中实践教学的
比重,教学考核过程中,也应将实践技能考核置于与理论知识教学考核同等的地位。

这就要求高校首先应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应对财会专业的实践教学所需设施进行完善,引入计算机、电算化软件及系统,并要及时进行大数据技术相关软件及硬件设施的更新,从而确保实践教学更加契合市场及企业需求。

三、基于大数据导向的高校财会教学创新路径分析
1.强化财会专业教师的大数据技术教学能力。

教师财会教学的主体,其能力素质是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

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专业教师也需掌握一定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水平,具备高超的数据分析处理及运用能力,方可为学生这些技术能力的提升予以科学、正确、规范的指导,从而培养出与市场及企业需求能力标准相符的大数据财会人才。

因此,高校应在财会专业教师理论知识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其大数据技术能力。

2.建立完善的会计教育平台。

高校应善于利用教学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会计教育平台,通过信息资源有效共享,实现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确保学生财务相关知识学习需求的有效满足,通过互联网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大数据财会知识及运用能力。

同时,高校应正确审视课程结构,了解实践课的缺陷问题,通过软硬件的优化而为财会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持。

可通过购买云计算服务等方式促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开展,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教学效果,确保利用会计教育平台培育出更具实践能力的专业化财会人才。

结语:大数据时代来临后,推进了高校会计教学改革进程,高校需对此加以重视,通过多元化财会教学方式的引入、财会课程体系的科学构建、人才市场动态培养体系的建立、实战能力财会人才培养力度的强化促进改革成效,并要强化财会专业教师的大数据技术教学能力、建立完善的会计教育平台为改革成功提供有力支撑,
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
·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