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课时巩固过关练 四 水体的运动规律(2021年最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四水体的运动规律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四水体的运动规律)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课标)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时巩固过关练四水体的运动规律的全部内容。
课时巩固过关练四水体的运动规律
(40分钟,90分:选择题11个小题,每题4分,
非选择题2个小题,共46分)
(2016·衡水二模)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 )
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
B。
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
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
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2.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
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
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②
D。
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
【解析】1选D,2选A。
第1题,自然循环包括②地表径流,④蒸发和蒸腾,⑤下渗,⑥水汽输送
等环节;社会循环包括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人工降水。
结合图示可知,①、③、⑦分别为跨流域调水、管道输水、人工降水。
第2题,人类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下渗,即增加⑤,A对;大量开采地下水,蒸发和蒸腾④可能减少;污水回收利用,地表径流使用量减少,②增加;城市绿地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蒸腾的面积,进而增加⑥水汽输送。
【加固训练】
读某城市的某一用水系统示意图,回答(1)、(2)题.
(1)从上图可看出,该用水系统充分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
A。
河流水 B.地下水
C.海洋水
D.雨水
(2)城市地面雨水入口( )
A。
只能建在市中心
B.应建在城市的绿地中
C.应建在郊区农田中
D。
可建在道路两侧
【解析】(1)选D,(2)选D。
第(1)题,从图中可明显看出,该城市的用水系统利用收集储藏的雨水浇灌城市绿地,补充公园人工湖等。
第(2)题,如果城市要充分利用雨水,就要充分利用地面收集雨水。
城市的路面面积较大,且路面下渗水很少,将雨水的入口建在道路两侧,有利于地面雨水流入地下储水室。
(2016·九江二模)下图是世界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3、4题。
3.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向南流,是暖流
B。
洋流向北流,是寒流
C.上升流形成大型渔场
D。
该洋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4.图中P地区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因为这里()
A。
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
B。
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
C.地处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D。
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
【解析】3选A,4选B.第3题,结合经纬度可以判断图示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海域为自北向南的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第4题,P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水循环活跃。
没有高山冰雪融水,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2016·潍坊二模)我国的黄河流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其中水土流失是头号问题。
因此,我国也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综合治理。
读黄河流域水系图,回答5、6题.
5.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黄河流域流程长
B。
黄河流经地区植被少,地表裸露,降水少而且不均,暴雨集中
C。
黄河流经地区降水少,而且不均匀,暴雨不集中
D。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
6.田纳西河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中,黄河流域没有的一项是()
A.土地退化B。
植被破坏
C.水质污染D。
酸雨严重
【解析】5选B,6选D。
第5题,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主要包括:黄河流域大多流经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植被覆盖率低;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黄河流经地区毁林开荒,植被破坏严重,属人为原因.第6题,黄河流域位于北方地区,酸雨相对较轻.
7。
(2016·长沙二模)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解析】第(1)题,7月全球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由于地转偏向力的改变而形成了西南季风。
第(2)题,根据等温线的分布与洋流流向可以看出,洋流由水温低海域流向水温高海域,为寒流.第(3)题,7月索马里半岛盛行西南风,为来自陆地的离岸风,使沿岸表层海水缺失,底层海水上涌,带来海底丰富营养盐类,吸引鱼群.第(4)题,沙漠带的成因主要与冬夏季都是来自陆地的较干燥的风和夏季沿岸寒流有关。
答案:(1)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强劲的西南季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
(2)寒流。
依据:因为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3)较多. 依据:因为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上升流,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这里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任答两点即可)
印度尼西亚佳蒂格德大坝位于印度尼西亚西爪哇省的芝马努河上,是印度尼西亚迄今最大的水利大坝工程,是一座由中国技术、中国资金、中国设备建成的大坝。
据此回答1、2题。
1.芝马努河主要的补给水源应该是()
A.雨水
B.冰雪融水
C。
积雪融水 D.地下水
2.该水利工程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D。
水汽输送
【解析】1选A,2选C。
第1题,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补给主要靠雨水补给。
第2题,芝马努河属于地表径流,佳蒂格德大坝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
2016年6月26日巴拿马运河扩建运河开通仪式上,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的安德罗尼克斯号货轮,成为第一艘通过扩建后的巴拿马运河的船只。
下图为该集团某远洋航线图,读图完成3~5题。
3。
只考虑洋流对航线的影响,图中四段航程中最耗费动力的航段为( )
A。
甲B。
乙C。
丙D。
丁
4。
丁段航程附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使沿岸地区气温降低
B.使沿岸热带沙漠带呈南北延伸状
C。
使船只航行污染程度加剧
D.冷暖水交汇,形成渔场
5。
曼萨尼约附近海域夏季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
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水汽易冷凝
D。
靠近沙漠且位于信风的迎风坡,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解析】3选A,4选D,5选C。
第3题,甲段航程逆东澳大利亚暖流航行,耗费动力;乙、丙、丁都顺洋流航行,节省动力。
第4题,丁段航程附近洋流为墨西哥湾暖流,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洋流利于污染物扩散,使污染程度减轻;墨西哥湾暖流在美国东北部地区与北方来的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
第5题,曼萨尼约附近海域有寒流流经,又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夏季湿润气
流,受寒流影响,易凝结成雾。
【方法技巧】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看所在地区的主导风向:根据六个风带的风向或季风的风向,可以判断风海流的流向。
(2)看海水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看洋流性质: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低纬流向高纬。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伏尔加河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流域曾进行多次综合开发,先后建成多座水利枢纽,修建了多条运河,但这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里海面积缩小。
为拯救里海,俄罗斯曾制定了一个“北水南调”方案,拟从上游支流向伏尔加河调水,补充里海。
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材料分析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优势。
(2)简述伏尔加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带来的效益,并分析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
(3)从地理角度分析调水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的问题。
【解析】第(1)题,联系河流的通航条件,伏尔加河大部分流经东欧平原,地形平坦,水量平稳,利于通航。
伏尔加河有运河与其他河流相通,形成交通运输网络,利于缩短航程;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货运量较大.第(2)题,流域综合开发的效益主要从
灌溉、航运、养殖、供水、防洪等方面分析,产生的生态问题主要从影响鱼类、加剧污染、影响下游生态等角度分析。
第(3)题,调水可以改善里海水环境,工程建设需要考虑生态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
答案:(1)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地形平坦,水流平稳;支流众多,有运河与其他河流、海域相连,形成发达的交通运输网;流域内人口和工农业集中,运输需求量大。
(2)沟通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加深航道,提高了货运能力,缩短了航程;提供了丰富的廉价电力;促进灌溉农业和渔业的发展;为沿线城市提供水源;提高了防洪能力。
(答对4点即可)
问题:水库大坝的建设影响鱼类的洄游、产卵,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河流污染加重;下游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影响河道生态。
(任答两点即可)
(3)①生态问题:调水区的水资源平衡;对调水区下游河流的影响;对调入区及沿线生态环境的影响。
②社会经济问题:调水线路输水距离、工程量及造价;人口搬迁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