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法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信任”与“爱心”是转化后进生的法宝
作者:李月芳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07期
从教以来,我深深地认识到,转化后进生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后进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充分“信任”后进生,以此作为转化的基础;对后进生多观察、多跟踪,注意“抓反复、反复抓”,以此作为转化的过程;与后进生多沟通,以“爱心”感化后进生,从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树之以志”,以此作为转化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教育工作中,“信任”与“爱心”,是转化
后进生的两大法宝。

信任:师生融洽关系的润滑剂
一般来说,后进生存有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因受过别人的斥责和讥笑而产生“对立”情绪和敌意,这主要是由于后进生自身缺乏信心,再加上自尊心又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而产生的。

在日常生活中,这类后进生总是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认为同学和老师总看不起自己。

特别是对老师,一旦被老师批评,便对老师抱有沉默、躲避或粗暴顶牛对抗的态度,不但不接受老师教导,反而有跟老师对抗到底的心理。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教师急于求成,往往把师生关系搞得更僵,那么以后的转化工作就无所适从。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

”这就道出了“信任”的重要性。

基于此,教师应凭着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先作冷处理。

教师宽广的胸怀,容纳对自己有敌意的学生,同时以自己的真诚去融化他们失衡的心,以自己对他们充分信任去消除他们逆反的心理和对抗的情绪。

这样,师生便成了“知己”,师生关系便得到了改善。

这为转化工作打下了基础。

2017年9月,我刚接任六(1)班时,有个叫小东的后进生,逆反心理特强,经常与老师作对,学习成绩不理想。

我多次找他谈话,他只是一味地应付,事后又重犯,找了多次,他也烦了,我也腻了,便大声批评了他几句。

他便以此为导火线,居然在我上课时顶撞我,以此逗乐,惹同学们笑,作为自己的“功劳”。

当时,我真想把他轰出教室。

然而我没有这样做。

首先我冷处理,事后,我通过家访,从家长中了解到:他原来是一个热爱班集体的学生,只是学习懒,成绩跟不上,在四年级时,他曾利用星期天回校帮班集体修台凳,事后班主任在课堂上谈及此事,有个同学说是小东做的好事,那个班主任不但不表扬他,反而哈哈大笑,并说:“不可能!他成绩这么差,怎么会做好事呢?”小东听后很气愤,以后便专门与老师作对。

原来,小东因得不到班主任的信任,便破罐子破摔。

为此,我找机会教育他。

一次,他帮助一位残疾同学被学校加分。

在班会上,表扬他集体观念强。

通过这次表扬,我发现他很高兴,对我再不顶撞了。

于是,我和班干商量,推荐他为班级的治保委员,负责维护班集体荣誉。

这一招真灵,自从做了治保委员,他不但不顶撞老师了,而且见了老师还问好。

由于得到老师的信任,他前后判若两人,学习成绩直线上升,个人学风数名列全班第一,期末,我所任的班被学校评为先进班集体,他也被评为优秀班干部。

他的家长很感激我。

由此,我尝试了对后进生信任的甜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