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cha3消费、投资与净出口需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5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
2. 实际利率的变动对单个消费者现期消费的影响
以龙先生为假想居民来讨论两期消费计划的选择:
设龙先生现期的收入为Y1元,未来的收入为Y2元。又设现期的物价水平为P元,从现在到未来的物价
上涨率为π,储蓄名义利率为NR。于是,易知龙先生现期收入全部用于现期消费的消费量为ω1= ,未
MPS= 由于增加的收入要么用于增加消费ΔC,要么用于增加储蓄ΔS,即
ΔC+ΔS=ΔYd 上式等号两边同除以ΔYd即可得到:
MPS+MPC=1(3.2) 即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互补。并且,由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知,边际 储蓄倾向满足递增规律。由此推断,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一般低于低 收入者,高收入者增加的收入中较少的部分用于消费,较多的部分进行储蓄。
长期比例与短期非比例消费函数的协调
推动非比例消费函数曲线上移(相当于 截距项a增大),抵消了边际消费倾向 MPC随收入增长而出现的下降,从而使 消费与收入在长期内保持同比变动的关 系,APC呈现固定不变的稳定趋势。
该图描绘了斯密塞斯的观点:截距 a3>a2>a1推动消费函数曲线上移,抵消 了斜率b3<b2<b1的下降,从而使C1、 C2、 C3与Y1、 Y2、 Y3按同比例β增长。
MPC=
人们发现,边际消费倾向满足递减规律,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其增加 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开支所占的比例下降。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相应地,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简称MPS)指居民增加 的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例。即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3. 恒久性消费与暂时性消费
恒久性消费是居民根据其恒久性收入水平而选择的消费支出水
平,它是经常性的、稳定的,代表着消费的基本水平。
暂时性消费是指消费开支中恒久性消费以外的部分,它是偶然发
生的消费开支扩大和缩减。比如,遇到某种商品降价促销时的突 发购买,或因某商品缺货而暂不购买等。
APC= = +b(3.3)
从此式可见,由于边际消费倾向b递减,所以,平均消费倾向APC也随着居民收入增加而递 减。注意,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著名的恩格尔规律的区别与联系:后者指生活必需品 开支占总支出(总收入)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下降。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消费函数之谜:相对收入说的解释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在 其1957年出版的著作《消费函数理论》中提出了揭示收入 与消费关系的恒久性收入说,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了“消费 函数之迷”。更重要的是,恒久收入说揭示了居民消费开支 围绕着恒久性消费水平变动,其决定力量不是居民的现期收 入或者说暂时性收入,而是以总财富为基础的恒久性收入。
3.1.4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说
跨生命周期的预算安排
3.1.5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
一国金融当局为实现其经济目标,常常会利用包括利 率政策在内的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私人部门的经济决 策,对包括消费需求在内的总需求进行有效管理。这 里讨论实际利率的正负和水平变动对现期消费和储 蓄的影响。采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是跨时期消费选择 模型和附带禀赋收入效应的Slutsky方程。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2. 边际消费倾向及其递减规律 系数b表示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简称 MPC)。所谓边际消费倾向指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增加的 数额,也就是消费支出变动ΔC占收入变动ΔYd的比例。即
“示范效应”和“棘轮效应”共同影响着一个家
庭和一个经济体整个家庭部门消费与收入之间的 关系。长期而言,经济是增长的,消费与收入同比增 长变化。但在增长过程中,经济活动存在大幅度的 周期变化:在经济高涨期,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相 应同比增长,如右图中的Y1与C1、 Y4与C4沿路径 C=βYd变动;在经济的衰退和萧条期,收入由Y1下 降至Y2和Y3,消费并不同比下降到C2和C3,只是下 降到C'2和C'3,就是说消费虽然下降,但与收入表现 为非比例变动,即沿路径C=a+bYd变动。经济高涨 期,消费与收入同比提高;但衰退与萧条期消费并不 随收入同比下降而只是非比例的轻度下降。
弗里德曼根据美国1905—1951年(除去战争年代)的数据资料,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得出了以恒久收入和恒久消费表示的、美国 居民的长期消费函数:Cp=0.88Yp。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4. 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
“消费函数之谜”:恒久收入说的解释
恒久收入说对“消费函数之谜”的解释是: 长期而言,收入与消费围绕和沿着恒久性 收入与恒久性消费变动,消费与收入之间 的关系符合Cp=βYp所表示的同比变动关 系。但在具体时期,因暂时性收入的存在, 实际收入会大于或小于恒久性收入水平 (Y>Yp或Y<Yp),而居民仍按照其恒久性收 入所决定的恒久性消费水平进行消费 (C=Cp或C'=C'p),从而使实际收入与消费 的组合点(Y, C)和(Y', C')暂时偏离表示 该同比变动关系的直线。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1.数学表达式 弗里德曼把居民的实际收入Y分解为恒久性收入Yp和暂时性收入Yt,把实 际的消费C分解为恒久性消费Cp和暂时性消费Ct。他用三个数学表达式来 表示其关于收入与消费间关系的观点:
(3.5)
其中,Yp、 Yt分别表示恒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Cp、 Ct分别表示恒久性 消费和暂时性消费。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简称APC)也满足递减规律,指的是居民的消费总支出占收入 总量的比例。边际消费倾向是增量之比,而平均消费倾向是总量之比,即
APC= 由(3.1)式易知: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阿瑟•斯密塞斯(A. Smithies)对“消费函
数之谜”给出的解释 是:消费与收入
的变动关系本来是非比例的(即
C=a+bYd形式)。但在长时期内,除了收
入增长,还有非收入因素(比如美国农村
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人口年龄结构改变、
居民财富的积累等)影响消费需求,它们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4. “消费函数之谜”
根据美国1929—1976年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除 1941—1946年二战期间外,在其他四个10年左右时间段内,拟合收入与消 费实际关系的回归方程都符合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形式: 1929—1940年:C=33.9+0.80Yd 1947—1956年:C=41.2+0.82Yd 1957—1966年:C=15.3+0.89Yd 1967—1976年:C=8.0+0.90Yd(3.4) 上述四个方程都有自发性消费项a,分别为33.9、 41.2、 15.3、 8.0;而 且表示边际消费倾向的斜率项分别为0.80、 0.82、 0.89、 0.90,都大 于零、小于1。实证表明,在10年左右这样较短的时期内,实际情况基本符 合形式为C=a+bYd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在该短期内收入与消费的变化是非 比例的,平均消费倾向APC递减。
-1=
例子
龙先生的选择:
如果名义利率NR不低于通货膨胀率π,那么,先存款 1年后再购米可得1000(1+NR)/(1+π)斤,多于现在可 购米数1000斤,存款的实际利息和利率为正值。由 此判断,龙先生在不急于“要米下锅”的情况下,很 可能选择存款。但是,如果存款名义利率NR低于 通货膨胀率π,那么存款的实际利率则为负值,“先存 款再买米”只能买1000斤不到的米:存款不光得不 到利息,把本也部分蚀掉了。龙先生的选择现在应 该是“购物保值”。
3.1.5 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
1. 实际利率与购物保值 通常人们所接触的利息率多是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简称NR),它是以货币为单位表示本金和利息所对应的 利率。而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简称ρ)指的是以实际商 品为单位表示本金和利息所对应的利息率。两者之间的关 系式为:
3.1.2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说
杜森贝里(James S. Duesenberry) 认为,一个 家庭的消费支出取决于其横向和纵向的相对收 入水平,并受到横向“示范效应”和纵向“棘 轮效应”的影响。所谓横向指的是与邻居、同 事、同社会阶层家庭之间的对比;所谓纵向指 的是本家庭现在与过去的对比。
3.1.2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说
第3章 消费、投资与净出口需求
3.1 消费需求理论 3.2 投资需求理论 3.3 净出口需求函数
学习目标
了解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需求的决定因素 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能够 消费需求理论
均衡国民收入在短期主要取决于总需求,其中包括居 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对外净出口需求和政 府购买。政府购买是由政策决定的外生变量,在此不 予讨论。而前三者就是通常所谓的带动收入增长的 “三驾马车”。在总需求构成上,消费需求是最主要、 最稳定的部分。一般来说,消费需求所占的比重在三 分之二左右。我国该项比重低一些,在40%左右。
ρ= ≈NR-π (当π较小时)(3.7) 这里,π是通货膨胀率。
例子
龙先生拥有1000元现金,按现在市场米价1元/ 斤计算,折合1000斤大米。龙先生现有两种选 择:一种是现在全部购买米;另一种选择是以 名义年率NR整存银行1年后再买米。如果未 来一年间的物价上涨率为π,而且米价同比例 上涨,那么龙先生将如何选择呢?
3.1.3 弗里德曼的恒久性收入说
2.恒久性收入与暂时性收入
所谓恒久性收入(Permanent Income)指可预期的、有保
证的、稳定的、经常性的收入。
暂时性收入(Transitory Income)指偶尔发生的、不稳定
的、没有保证的、不可预期的收入或损失。比如,居民 意料之外的一笔小额奖励,一次偶然的加班工资,或者是 一季天灾造成的农业歉收等。
例子
龙先生存款的实际利率:
龙先生存款1年后的本利和为1000(1+NR)元,按上涨后的米价每斤
1+π元计,折合1000(1+NR)/(1+π)斤米,扣除本1000斤米后得到实际
利息[1000(1+NR)/(1+π)-1000]斤米,再除以本即可得到以米来表示
的实际利息率:
ρ=[1000(1+NR)/(1+π)-1000]/1000=
3.1.4 莫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说
原籍意大利的美国经济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莫迪里安尼基于 跨时期预算的思想,给出了揭示人们进行终生消费与储蓄计划选 择的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说的要点:一是居民一生各时期收入水平的不稳定性;二 是假设消费观念偏好于一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稳定(凸偏好); 三是为实现以上两点,人们必须在整个生命跨度内做跨时期预算 安排,以选择适当的消费水平。
3.1.1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理论:现期收入与消费
凯恩斯的简单消费函数理论揭示居民的现期收入(可支配收入)Yd与
现期消费C之间的关系。
1. 简单消费函数表达式 凯恩斯认为,居民总的消费需求C分解为自发性消费和引致性消费两 部分。公式表示为:
C=a+bYd(3.1) 其中,a表示自发性消费,它不受居民现期收入变动的影响,是由其他因 素决定的消费,其至少包括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乘积项bYd为引致 性消费,指受收入变动影响的消费,人们的现期可支配收入水平Yd越 高,这部分消费需求规模越大。
3.图示
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现期收入与消费
此图描绘了现期收入与消费之间的上述函数关系。图中所示的关系曲线 向下凹,以及其上的两条虚切线右边更平坦(斜率小),反映边际消费倾向 随着收入增加而递减的规律。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保持不变,那么,凯恩斯简单消费函数所对应的图线是 一条在纵坐标轴上截距为自发性消费a、斜率为边际消费倾向b(常数)的 直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