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升空原理与制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的升空原理与制作
展开全文
风筝的升空
风筝能升空的原理,主要是靠「风」的推力升扬于空中。

风筝本身有重量,会往地面降落,它之能在空中飘浮飞翔,是受空气的力量支撑向上,这种力量称为扬力。

风筝在空中时,空气会分成上下流层(如下图所示),此时通过风筝下层的空气受风筝面的阻塞,空气的流速减低,气压升高,风筝就往上扬,上层的空气流通舒畅,流速增强,致使气压减低,把风筝吸扬上去,扬力即是由这种气压之差而产生的。

故飞翔空中的风筝,接受空气的扬力之外,同时亦受到空气往下压的压力,此压力称之为抗力,而抗力小于扬力时,风筝才能飞翔于空中。

所以风筝提线的角度若放置下方时,抗力增强,风筝只会往远处飞扬。

若放置上方时,扬力增强,抗力减少,风筝才会往高处飘翔。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风筝是靠气流(风)的推力升扬空中
风筝制作DIY
如何选择风筝材料
以生长三年以上的桂竹最为适宜,但须挺直并且竹节间隔要长,竹材的头部与尾部,不可混合使用于两边的翅膀。

制作风筝三要素
一.体积、重量、弹性必须左右对称平衡。

一个风筝的结构面积左右完全对称,不一定就表示平衡,因两侧上糊的使用量及骨架左右重量粗细不同、弹性不同,两端也会失去力的平衡。

于风筝完成施放时,骨架(竹条)粗或弹性小的一边受风的阻力较大,竹条细弹性大的一边,受风的阻力则较小,于风筝升空后达不到平衡稳定的效果,风筝会向阻力小的一边倾倒。

竹条的弹性可用两手将竹条向内侧加压,使其成弧状,试验左右两端的弹性是否一致,如感觉力量不一致时,将弹性较强一边的竹条加以修细,调整至两端弹性相等为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在制作风筝时,体积、重量、弹性必须左右对称平衡。

二.硬面与软面的配合
风筝各面承受的阻力大小可分为「硬面」与「软面」两种:
硬面作用:承受风力,使风筝飞扬。

软面作用:卸掉风力,使风筝平衡与稳定。

1.硬面:
所谓硬面就是风筝完全被骨架围住的叫硬面,例如:八卦、七星、中国城等风筝,全面有被竹条封闭者,因缺少弹性,受风力不变形,阻力较大,所以硬面的作用是承受风力使风筝飞扬,故风筝要靠有硬面才能升扬于空中。

2.软面:
所谓软面就是没有被骨架围住的部分叫软面,例如:蜻蜓、蝴蝶、鸟型等风筝,没有被竹条封闭的翅膀部份,因遇风时,风筝面会变成斜面,把风泄掉,所以承受风力较小,有平衡与稳定的作用。

风筝的结构可全部采用硬面(如八卦、七星、立体宫灯风筝等)但不可全部是软面,一般风筝大都采两者并加运用(如蝴蝶、鸟型风筝等)。

硬面较多的风筝,必须在下端加尾巴予以平衡稳定才能飞(立体风筝除外),升高速度也较快。

大型风筝能适应5级强风,小型风筝可适应2级风力。

软面较多的风筝,不易升高,但稳定性较好,可利用本身结构技巧取得平衡稳定,无须加尾巴,较适于2~3级风力,风大时容易飘远。

所以现在于比赛场上,皆以造形为准,不加尾面者取胜。

三.适当的提线
风筝结构体上栓绑有角度之线称为提线。

无论风筝设计及制作得如何正确,若提线的位置不当,仍然不能使风筝平稳的升空。

提线的位置、长度、角度等对风筝的施力及受力皆有重要的关系,故须对线有确切的认识与了解。

提线角度:视风筝型态、大小、构造、重量及风的强弱调整风角度
提线长度:风筝宽度的两倍长最适合
陀螺型风筝提线位置
1.提线长度:
取风筝面宽度用二倍长最为适宜。

2.提线位置选择:
风筝提线有双线及单线之分,但通常都采双线,可如下图所示,选择最适合的部位。

3.提线角度:
通常提线之角度是将上线与风筝面的角度成90度为适宜,但遇强风时可将提线角度改为90吽?10度之间,使风筝向前倾,下部阻力减低,泄除些风力,使其平稳飘扬于空中,若风筝飞翔情况稳定、不摇摆,但不容易爬高时,可将提线角度稍为调高或低,再试飞几次以确定适合的角度,因风筝型态、大小、构造、重量及风的强弱,对提线角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来源:中国民间艺术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