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中地理 1.3.2《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学案 鲁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第2课时)
1.通过实例,说明区域发展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影响。

(重点)
2.通过实例,分析认识区域发展具有自身规律,并能说出区域发展的各个阶段。

(重点)
3.通过案例,比较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重点)
【自主学习】
知识点四、再生阶段
1.存在问题:。

2.解决措施:一方面寻找新的,改变区域的;另一方面,大量治理,改善地区。

3.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活动有关大庆的材料和图片,回答:
1.大庆的区域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
2.对大庆的“二次创业”,你有什么设想和建议?
3.大庆区域发展的历程对我国其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启示?
【课堂反馈】
1.有关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向“阳光地带”移动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冻地带”的工业衰退,失业率升高
B.“阳光地带”建立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
C.“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D.“阳光地带”离海岸近,水资源丰富
2.影响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上海工业区中心形成的共同因素是( )
A.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B.接近广大的消费市场
C.廉价而便捷的水运
D.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3.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失业人员众多。

因此,今后要注意发展()
A.特色农业
B.森林公园
C.第三产业
D.重工业
4.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D.人地关系已趋缓和
5.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的困境是:()
A.矿产资源全面枯竭
B.产业结构不适应市场要求
C.劳动力资源短缺
D.交通不便利
6.加入WTO,给东北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下列发展措施不尽合理的是:()
A.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B.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技术、高效益的工业基地
C.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之真正融入全国市场经济大潮
D.把农业产业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化到国有大中型企业中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广人稀,或火耕…”,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据此回答7-8题。

7.秦汉时期属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发展的()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8.秦汉时期长江中下游的人地关系是()
A.基本协调 B.开始出现明显不协调 C.环境污染严重 D.生态破坏
9.东北三省既是我国重要的资源基地,又是我国的
老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为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
重要的贡献。

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
资源趋于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出现萎缩,
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较为
突出。

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东北资源枯竭型地
区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材料和图18,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三省发展成为我国的工业基地,是以丰富的、、等
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为重要基础的。

(2)填写下表,请你从资源利用、产业调整和环境保护三方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可采取的
主要对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