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正负数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正负数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七单元生活中的正负数第89-90页。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
量。

2、会正确读、写正负数,借助于生活经验,在具体量中感知负数的大小。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体会负数,会应用正负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记录相反意义的量,初步感知正负数。

师:这有几个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填在表格内。

(师叙述要求,生填写表格。


(幻灯出示1)
(1)足球比赛,中国国家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3个球。

(2)收支情况:四月份,卢老师共收入3000元,五月份去南京,苏州旅游支出1500元。

(3)体重变化:卢老师在四月份体重增加了2千克,经过锻炼,五月份体重又减少了2千克。

2、反馈学生记录的各种情况,集体讨论。

师:卢老师收取了部分学生的记录单,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用实物投影分步展示各种记录情况)。

(1)首先展示:增加与减少的体重都用“2千克”表示的情况。

师:这样的记录大家有什么看法?。

生:卢老师的体重四月份是增加“2千克”,五月份是减少“2千克”,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不能都用“2千克”来表示。

师:仅仅用我们学过的数还能表示这意思相反的量吗?
(2)其次展示:有文字记录“增加+2千克和减少-2千克”有符号记录“√和×”以及“和”等不同的记录情况。

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想过没有,你记录的符号意思你明白,他记录的符号意思他明白,我记录的符号意思我明白,可是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帮助我们大家交流用的,怎样记录,才能使我们大家都明白呢?(生集体讨论得出:必须用“统一”的符号。


师:我们班有部分同学是这样记录的。

(3)最后展示:“+2千克和-2千克”的记录单。

师:哪些同学用了这种方式记录的,这样的记录有什么好处?把你的想法在全班交流一下,好吗?
生汇报交流的结果。

师:你知道吗?你们这种记录方式和我们数学家规定的一模一样,现在的人们就用这种形式来区别意思相反的量。

展示三种情况,如果让你选,你喜欢那种记录方式,为什么?
引导学生举实例,说“生活中的正负数”
师: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正负数,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你在哪儿见过负数?把你见到的负数告诉全班同学,好吗?
生:妈妈记账的时候有看到过正负数,上网玩游戏的时候也看到正负数……(如果没有就自己接下去)
师总结:很好,说明我们的同学平时都比较善于观察,也说明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和写法。

师:同学们,你知道像上面这种数叫什么数吗?(板书:正数、负数)
师:你们会读这些数吗?这里的“+”和“-”它的意思和以前不一样了。

“+”叫做正号,“-”叫负号。

(板书:正号、负号)
师:认识了这些正负数,接下来,我们进行抢答练习,不用举手,看到数你就读,看谁读的又对又快。

出示数字卡片:-100、+6.8、-1.8、-20、+18、-5、+53、36。

师:这里的“36”是什么数?
生:应该是正数。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往往把正数前面的“+”省略不写,省略“+”后,这些数我们熟不熟悉?对,正数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些数。

师:为了方便,干脆我们把负数前面的“-”也省略,行不行?
生:不行,“-”省略不写就成正数了。

师:对,这样就没办法表示意思相反的量了。

4、明确研究对象,引出课题。

师:通过分析讨论,我们不仅知道了什么是正数,还认识了负数这个新朋友,接下来,就到我们的生活中去了解正负数,认识正负数。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正负数)
二、借助温度,了解正负数。

1、读正负数温度。

(课件出示:由海口气象台发布的2005年12月25日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图片。

(北京:-5℃~5℃、哈尔滨:-16℃~ -5℃、海口:12℃~19℃、乌鲁木齐:-8℃~2℃、上海:-2℃~6℃)。

师:现在想像一下自己就是天气预报播报员,你能播报下列城市的天气变化吗?想试试看的举手?(师指图片,生读数。


生:零下16摄氏度到零下5摄氏度,或者负16摄氏度到负5摄氏度……
师评价两种都可以。

2、重点理解“0℃”
师:北京的气温“-5℃”和5℃意思一样吗?
生:“5℃”是0上5度,“-5℃”是0下5度。

师:“0上的温度”用什么数表示?(生:正数)“0下的温度”又用什么数表示?(生:负数)
师:那么“0”在这儿可不可以看作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点”。

(师板书:“0”)
师:同学们,气温在“0℃”有什么感觉?能不能用你的表情和动作来告诉卢老师?
师:科学家把水刚好结冰的温度定为0℃。

读作:0摄氏度。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师:在日常生活中,水在0度以上是以液体水的存在的,在0度以下是以冰块的形式存在的,而在0度的时候则是冰水混合物的形式存在的,而这冰水混合物既不是冰也不是水。

所以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正负数与0的关系
师:现在来考考你们有没有掌握前面学过的知识?(出示两组温度,读出各是几度,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师:仔细观察温度计上的数字排列,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汇报发现的结果。

(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0”小。


师:认识了正负数,你还能随便再说一些正负数吗?(生以“开火车”形式分别说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师:如果老师让你们说下去,能说的完吗?
生齐答:不能。

师:那老师能不能用一个“省略号”来表示说不完的正负数呢?(板书:……)
师:现在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懂了,我们一起试试看。

练一练
1、填空
(1)比0大的数用()表示,比0小的数用()表示。

(2)0既不是()数,也不是()数。

2、判断
(1)+0为正数,-0为负数。

()
(2)8读作负八。

()
(3)+15可以写作15。

()
(4) -2,-5,-10,-100,都是负数。

()
(5) 0表示什么也没有,0比负数小。

()
3、在○里填上“>”“<”或“=”。

0○-3 -6○0 +11○0
8○-80 9○-9 +7○7
三、负数的历史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不同的符号表示正、负数,其实对于负数的认识,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古人也想出了很多种表示正、负数的方法,想知道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

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

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

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

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

师:听了这段文字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1:古人很聪明。

生2:中国比西方国家认识正数、负数早了数百年,我们为国家感到自豪。

师:我们的古人很聪明,我们为国家和祖先感到骄傲和自豪。

四、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师:卢老师在上课前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正、负数。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电梯中的正负数
师:叔叔要上五楼开会,阿姨要到地下二楼取车,那叔叔应该按哪个键?
如果用+5表示叔叔要上五楼开会,那阿姨要去地下二楼取车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__________.
2、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
师:你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高度是多少?(课件出示下列文字
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约高8848.43
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约低155
米。

珠穆朗玛峰记作:
()
吐鲁番盆地记作:()
4、收支情况中的正负数
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红零用钱的收支情况
4月1号爸爸给小红20元
4月2号买早点用去2元
4月3号买课外书用去15元
4月4号妈妈给小红15元
4月5号买学习用品用去4元
4月6号买练习本用去3元
4月7号献爱心捐款10元
5、方向中的正负数
下图中,每个小格代表1米,小华开始的位置在0处。

(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那么从0点向西行3米,表示为()米。

(2)如果小华的位置是7米,说明他是向()行()米。

(3)如果小华先向东行5米,又向西行8米,这时小华的位置表示为()米。

今天的学习你开心吗?你有收获吗?想继续和“负数”这个新朋友打交吗?别忘了,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负数,了解正负数与生活中的关系
生活中的正负数
正数 > 0 > 负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号“-”负号
+2 +3 -2 -3 +2500 -1200
+150 -45
+3.5 -96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