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脊柱伤的麻醉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脊柱伤的麻醉处理
【摘要】目的探讨地震脊柱损伤病人手术麻醉处理方法,为突发事件中救治大批脊柱损伤病人提供参考。

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需手术治疗的脊柱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和麻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5例手术治疗的脊柱损伤病人,占地震伤病员需手术治疗人数的9.21%,静吸复合麻醉快速、平稳、效果良好。

结论静吸复合麻醉可以满足地震脊柱伤病人的手术治疗要求,同时也能减轻地震伤病员的心理伤害。

【关键词】地震;脊柱损伤;手术;麻醉
“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我院收治了大量的地震伤病员,其中脊柱损伤需手术治疗的伤病员35例,占手术地震伤病员人数的9.21%。

现将地震脊柱伤病员的手术麻醉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地震脊柱伤病员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22岁,平均43.9±21.2岁。

ASAI~Ⅲ级。

脊柱损伤情况:腰椎25例(占71.4%),胸椎9例(占25.7%),颈椎1例(占
2.9%)。

1.2 麻醉方法所有伤病员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气管内插管全麻诱导。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及各种监测后,面罩吸氧去氮,依次静注力月西0.05~0.1mg/kg、芬太尼2~4ug/kg、仙林0.1~0.15mg、丙泊酚1~1.5mg/kg行气管内插管。

术中控制呼吸,间断静注仙林0.05mg/kg、持续泵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1ug/kg·min
和吸入七氟醚1%~2%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

手术结束前1h停止静注仙林,手术结束前30min停七氟醚,手术结束时停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毕患者清醒,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400ml,呼吸空气血氧饱和度>95%,吞咽反射恢复,即可拔除气管导管,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麻醉前、术中、术毕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和术毕到患者清醒的时间。

2 结果
2.1 心率麻醉前心率94.1±20.5次/min、术中89.1±15.6次/min 、术后89.8±14.6次/min ,术中、术后的心率比麻醉前减慢(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平均动脉压麻醉前平均动脉压88.9±14.0 mmHg、术中85.4±12.2mmHg、术后87.2±11.5mmHg,术中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和术毕降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血氧饱和度麻醉前血氧饱和度(SPO2)96.2±
3.4%、术中99.2±1.5%、术后97.9±
4.3%,术中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和术后增加,(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术毕到患者清醒时间最短5min,最长20min,平均8.56±4.23min。

3 讨论
地震脊柱伤病员的麻醉有以下特点:(1) 短时间内有大量的伤病员,需要起效迅速、效果确切的麻醉方法。

(2) 伤病员不但身体受到了损伤,而且心理上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需要尽可能减少手术、疼痛等不良刺激对伤病员造成的心理伤害。

(3)由于伤病员多,需要
术后及早清醒,以便术后管理和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本组脊柱损伤的患者占所有需要手术地震伤病员的9.21%,以腰椎压缩性骨折为主,都需要做切开复位内固定或椎管减压术,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手术体位特殊(俯卧位或侧卧位)。

静脉麻醉诱导时利用力月西、丙泊酚较强的镇静、睡眠及遗忘的作用和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使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明显下降,以减少术出血。

术中控制呼吸,充分供氧和利用瑞芬太尼镇痛、丙泊酚的镇静作用维持血液动力学的平稳。

术毕利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的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及无蓄积的特点,使患者迅速完全清醒[1],以利于术后管理和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震级强,裂度高,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地震发生以后,我院收治了大量的伤病员,伤病员中骨折伤多、复合伤多、心理受到创伤的人员多,根据伤病员的特点,我们对脊柱伤病员采用了静吸复合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高秀江,周长浩,杨艳超,等.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4,2(4):3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