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金色的鱼钩 ▎冀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对小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经典篇目,叙述的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文章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故事的主要人物。
接着写了他们一行人遇到困难,老班长非常着急,开始给病号们钓鱼,坚持把钓到的鱼让给三位病号吃。
文章结尾落在“鱼钩”上,给它赋予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精神的象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这个感人的故事。
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忠于党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2、通过理解课文,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难点: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
2、教育学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还开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十里送红军》的视频。
师:同学们,从这段视频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总结,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从1934年月-1936年10月,红军行程二万五千里,战士们历尽千难万阻,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
我们先来初步了解一下这段历史。
(欣赏图片)
师:在这艰难岁月中,红军战士吃尽了各种苦难,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的《金色的鱼钩》,就是写了一件感人的事。
二、新授: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看幻灯片读:“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他们带出草地。
”
师:这是谁对谁说的话?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
生:举手回答。
师:怎样理解“上级、保姆、勤务员”这几个词?
生: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齐读,了解老班长这个人物。
师:这一路上,他都做了哪些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
4、默读课文,概括事件内容。
a、为了战士们找吃的,整夜操劳
b、为了战士们钓鱼炖野菜。
c、时刻鼓励战士们走出草地。
d、把眼睛弄坏了。
e、逼战士喝鱼汤。
f、奄奄一息让鱼汤。
师:这些事当中,哪一件事让你深受感动?
生:举手回答。
师:指导朗读
(采用个别读、轮流读、齐读等方式)
5、师:你现在觉得老班长是个怎样的人?如果你是这三个伤员中的一个,你心里会怎样?想说什么?
生:自由回答。
6、师:让我们带着对老班长的崇敬和怀念,再来读文章最后一段。
三、课堂总结:
这是发生在战争年代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让我们永远记着英雄们的事迹。
今天,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同样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大家准备好了吗?一起唱我们心中的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生全体起立跟音乐一起唱。
四、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和主要情节。
板书设计:
整夜操劳
钓鱼炖鱼汤
金色的鱼钩眼睛弄坏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逼战士喝鱼汤
奄奄一息让鱼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