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以_爱_为基础的现代教育_裴斯泰洛齐_爱_的教育启示_李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ct . 2006 Vo. l 23 N o . 10
建构以 爱 为基础的现代教育
裴斯泰洛齐 爱 的教育启示 李 丽
475002 )
(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 开封
摘要 : 裴斯泰洛齐是外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真正实践 爱 的教育 的教育 家 , 他的家庭 教育情 感化和 学校教 育家庭 化的 理念是其教育理论中最 有特色的部分 。 本文系统阐述了裴氏的 爱 的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关键词 : 裴斯泰洛齐 ; 爱 ; 家庭教育 ;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 : G 40- 06 作者简介 : 李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1687( 2006) 10- 0093- 03 丽 ( 1981- ), 女 , 河南商丘人 , 硕士研究生。
继而 , 裴斯泰洛齐 提出了学 校教育 家庭
收稿日期 : 2006- 06- 10
94
湖 北教育学院学报
当时的旧教育 中的教 育者 只注重 传授 知识 , 忽 视 对儿 童 进行爱的教育 , 忽 视儿童 主体 性的 存在。教育 者和 教 育对 象 之间存在着严重 的隔 阂和 对立 , 教育 过程充 满着 不和 谐和 紧 张的气氛。针对这种状况 , 裴斯泰洛 齐主张学校 教育家 庭化 , 学校教育必须以爱为 根基 , 必须以家 庭教育中 的精神为 动力 , 推动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家庭生活是伟 大的社会 教师 , 而 学校则更能在它接近家庭精神 与特征时完成教育作 用。 [ 7] 所 以履行着 替代父母 职责的 教师应 关爱学 生 , 努 力为 学生 创 设家庭式的人文 环境 , 让 学校充 满家 庭般的 信任 和兄 弟般 的 友爱气氛。这是裴斯泰洛齐所 极力倡导 的。他认为 对于人 的 教育来说 , 家庭中的亲情和信赖的人际 关系是最重 要的。 人 的生活圈、 他的人际关系 的因素。
[ 3]
H e inrich Pesta lozz,i 1746- 1827) 是 外国 教育 史上 提 倡与 实 施 爱 的教育的最早代表 , 是实施 爱 的教 育的典 范。他关 心 儿童 , 热爱教育事业 , 把满腔的 热情都倾 注到儿童 身上。用 他 自己的话讲 , 我除了 对我 国人民 的满 腔热情 和爱 以外 , 没 有 其他力量。 用这样无尽的爱关心儿童、 教育 儿童 , 教育史学 家 称之为 裴 斯泰 洛 齐精 神 , 这 个精 神 的实 质 就 是 爱 。 今 天 , 我们重拾裴斯泰洛齐 爱 的教 育 , 借鉴 其中的 精华 , 以 期 能对现代的教育有所 裨益。 一、 裴斯泰洛齐 爱 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把他的 爱 贯穿在整个教育 实验中。德国 哲 学家费希特曾这样 评价他 : 裴斯 泰洛 齐生活 的灵 魂是 爱 , 他 使他的收获 , 竞 远过于 他 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 们 , 他的爱 粘接力就是爱的粘接 力。 ( 一 ) 家庭教育中 爱 的实施 家庭教育情感化 裴氏一生都非常 推崇家庭教育。他把家 庭教育 看作是 自 然教育的原型、 社会 教育 的榜样。 在他看 来 , 家 庭是 教育 的 起点 ,
[ 1]
任何人只有先经过家 庭教育 , 才能为 形成良 好的
品德和为将 来的 幸 福生 活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裴 氏 进一 步 强 调 , 无论是由父母教育孩子的家 庭 , 还是 失去父母 由别人 教育 孩子的家庭 , 都必须 以 父母的精神教育孩子。 [ 4] 父母的 精神 和父母的关怀是人类成长的主要因素。 当然 , 裴斯泰洛齐也认 为 , 对儿 童实施 爱 的教育 , 并 不 是无原则地放纵。 母 亲的关 怀仅 仅以 满足孩 子真 正的需 要 为限 , 如果过分满足 孩子感官 上的 享受 那么 他在神 圣 的宁静气氛中享受 到的幸 福会 受到破 坏 ; 爱和 信任的 萌芽 本 来是可以顺乎自然的发展 , 但过 分满足孩子 的享受 , 会破 坏感 官的安宁 , 产生各种不信任及 粗暴行为等 后果。
[ 5]
的追求 ! 裴斯泰洛齐认为 , 儿童教育应该是 爱的教育 , 家庭 的

爱是 教育
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相互承担、 相 互给予的一 种责任 , 教育 者对 儿童单向的爱而没有形成儿童反馈 式的爱 , 这种爱是 片面的 , 也是危险的 , 只能产生对儿童的一种溺爱。 伴随着家庭中父母、 兄弟和姐 妹们给儿童 的快乐 , 儿 童这 种爱和道德的情感将会对母亲的爱逐 步扩展到 家庭中的 所有 成员。以后 , 随着儿 童的成 长 , 这种 情感 将会 走出 家庭 , 在 学 校中发展。 ( 二 ) 学校教育中 爱 的实施――学校教育家庭化 学校教育是促进儿 童发 展的第 二阶 段 , 是家 庭教 育的 继 续 , 是对儿童一生 影响最 普遍、 最 深刻的 阶段。它 能决定 人 将来生活的成败。 化的思想。
[ 6]
成功的教育就是建立在理想的家庭生活 及父母之 爱
的基础上的。他认 为在 儿童的 发展 过程中 , 家 庭教 育 作为 整 个一体化教育的第一 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 爱 的教 育应 该 从家 庭 开始 , 从 母亲 抚 育幼 儿 开 始 , 培养儿童形成最 自然、 最 基本的 情感 , 使儿 童在 充 满爱 的 氛围中健康茁 壮的成 长。母亲 对儿 童的爱 是发 自内 心的、 最 真挚的爱。因此 , 母爱 是教 育的基 本动 力。
[ 8]
爱 的情感 , 才会使儿童在充满爱的氛围中形成健 全的人格 , 形成自尊和自信 , 学会 爱亲人 , 爱 他人 , 爱人 类社 会。这样 人 与人才能友好相处 , 人类 社 会才 能 和谐。 特别 是 在 学 会 关 心 、 学会合作 日益成为当今 世界 各国教 育的 主旋 律时 , 批 判地继承裴斯泰洛齐 爱 的教育 思想 , 对我们 的家 庭教育 和 学校教育更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 ) 感 现代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要求十分明确 , 即教孩 子学会 做 人 , 培养孩子健 全的 人格 , 奠定 孩子 个体 社会化 的基 础。因 为家庭是孩子的第 一所学 校 , 是孩 子最早 接触 的社会 化的 单 位。但是 , 许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狭 隘的理解为 是智育 , 过 分强 调孩子的学习 , 这就大大缩小了 家庭教育的 范围 , 尤其表 现在 家庭教育中道德教 育和儿 童社 会化培 养的 任务 逐渐弱 化 , 导 致孩子人格的缺失。看 我们 今天 的家庭 教育 , 父 母对 孩子 顺 从、 溺爱有加而 严格要 求和 教育不 足。这样 的孩 子往 往性 格 乖张、 怪僻 , 只知接受他人的爱 , 却不懂得 去关心 他人。的确 , 爱是维系亲子关系 的唯一 手段 , 爱 是孩子 成长 的宝贵 精神 营 养。从小得到成人关心 和呵 护的 孩子 , 性 格乐 观 , 积极 向上 ; 而缺乏成人的爱护 , 孩 子则容 易形 成孤僻、 自 卑的 个性 , 不 会 交往 , 更不懂得关 心、 尊重 他人。因 此 , 父母 对孩 子的 关心 和 爱一定要有理智和节制 , 把握好一个度。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 父 母就是孩子 的第一 任老师 , 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极大 的影响。合格 的父母 应该 以身作则 , 用个人示范给予孩子 积极影响 , 使孩子 在潜移 默化 中产生一定的道德 感 , 父 母更 要及 时利用 这种 情感教 育孩 子 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体会他人的痛苦 , 并给予 他人关心 和帮助。 爱又是相互的。父 母更 要不 失 时机 地对 孩子 进行 爱 的 教 育 , 从培养基本的 行为习 惯开 始。正如 裴斯 泰洛齐 所说 , 从 爱的教育入手 , 从爱自 己的父母 , 爱身 边的人做起 , 逐步 培养 孩子的道德感和责任感。所以父母首先 要为孩子 创设一 个和 谐的家庭氛围 , 让孩子在一个充满爱 的环境中健 康成长。 凡 是有着爱和能容纳爱的家庭时 , 可以预料 , 在那里 一定会 有成 功的教育。孩子一定会变成善良的人。 父母 更要为孩子 创设 培养爱心的机会 , 因为品德的形成是 习惯成自然 的 , 是 孩子 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和潜移默化的 渗透逐渐 形成的。一 个充 满爱 心的 家庭 环境 就是 孩子 健全 人格 和优 良品 德成 长的 沃 土 , 而父母就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 ( 二 ) 以爱育爱 , 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理论 曾经指 出 , 在生 存和 安全 的需 要 基本满足后 , 人 们会产 生爱 和归属 的需 要。作为 自然 属性 和 社会属性相结合的 人是不 能离 开集体 环境 的 , 而要把 自己 归 属到某一集体中去。在 集体 中会 得到别 人的 爱 , 也需 要自 己 爱的付出 , 爱是人与人交流和 沟通的桥梁。人 人都需 要爱 , 但 是缺少爱的能力和 艺术的 人却 比比皆 是 , 这就 会产生 爱的 缺 失 , 甚至引发冲突和悲剧 , 这已是屡见 不鲜。在我 们提倡 建设 和谐社会的今天 , 就更需要大力开展 爱 的教育 , 而学校 应当 成为 爱 的教育的基地之 一。 入学以前 , 儿童主要从父母那 里获取爱和 初步的 教育 , 但 从爱的教育入 手 , 在家 庭中培 养儿童 爱 的 情
[ 2]
它是 人类 情
感中最纯洁的 情感 , 是唤 醒孩 子身 上的人 性的 重要 因素。 在 他看来 , 家庭教育中 , 母 爱的 影响是 任何 力量 所取 代不 了的。 同时 , 它又是引起道德情感的自然开端。 所以实施爱的 教育、 培养 儿童 爱的情 感的 最好 场 所就 是 家庭 , 父母无疑就 是家庭 中的 施爱 者和教 育者。在 充 满爱 和 有爱的能力的家 庭生 活环 境中 , 孩子 每时每 刻都 能获 得源 于
都是最 亲近的 , 对人产 生着最 强
烈影响的 , 并能最好 地刺 激和发 展存 在于人 身上 的各 种力 量 因此 , 学校作为 一个文 化政治 机构 , 需要 与其 承
[ 9]
担的 替代父母 的 职责 很好 地和 谐起 来。
学校 教 育的 中
心任务就在于给 学生 创设 家庭式 的人 文环境 , 在 亲情 式的 人 际关系中 , 学生们必然 主动积极地选 取对于他们 的发展来 说 是最重要的环 境要素 开展创造性的活动。 因此 , 教师的重要 作用 就凸 显出 来。裴氏 强调 一 个好 的 教师必须能够替代家 庭教育中父母的作 用 , 关 心和呵护 儿童 , 用爱的精神教育 儿童 , 使 学校教 育和 家庭教 育保 持连 续和 统 一。同时 , 为了培养儿童爱的情感 , 裴氏认为 一个好 的教师 还 必须富有一颗 仁爱的 心 , 以仁 爱赢 得儿童 的爱 和信 赖。教 师 要仔细照管好儿童 , 注意儿童的需要 , 对儿 童的成长 报以爱 的 微笑 , 用自己的爱心唤起儿童的爱 心 , 用亲 切的语 言、 情 感、 面 部表情及眼神 对学生 产生 影响。他 不仅是 这样 说的 , 也是 这 样做的。在斯坦兹 孤儿 院里 , 裴斯 泰洛 齐是所 有儿 童 最慈 爱 的父亲。他用 全 部的 热情 和 爱心 赢得 了 孩子 们 的信 任 和 热 情 , 孤儿院 里充 满 着 一 派 互 敬互 爱、 尊 师 爱 生的 动 人 气 氛。 我决心使我的孩子们在 一天 中没有 一分 钟不从 我的 面部 和 我的嘴唇知道我的心 是他们的 , 他们 的幸福就 是我的幸 福 , 他 们的欢乐就是我的 欢乐。
他说不管学校在选择教师组织考试和学校日常管理上花费多少智慧和热情也不管奖励多少学生并安排使他们爱学校爱学习如果没有一个教师尽可能地替代父母的作用用父母的爱的精神关怀儿童那么儿童受到适当的教育是不可能的
2006 年 10 月 第 23 卷第 10 期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 l o fH ubei Institute o f Education
瑞士著名的教育 家约翰
海因里希
裴斯泰洛齐 ( Johann
爱的一切美好生活的熏陶 , 这样 , 他们在 生活中对 爱的感 悟能 力就会不断增强 , 从母亲那里萌 生的爱就会 越发牢固 和成熟。 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是一种最 为自然、 和谐的关 系 , 它可 以使儿童形成感谢、 尊敬、 信任等品质。当 带着这 种品质 的儿 童进入社会时 , 将会使他受益终身。因 此 , 他 主张 , 家庭 应当 成为任何自然教育 方案的 基础 , 它 是培养 人品 和公民 品德 的 大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