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二)(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
句子翻译题
【答题技巧】
一、把握句中每个实词、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以理解实词和虚词为基础,对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词类活用、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特殊实词,都要准确把握。

二、整体理解、把握句式特点
翻译时切忌断章取义,应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来翻译文言句。

并要对文言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固定短语、修辞和语法,都准确把握。

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信”“达”“雅”。

【例题精析】
例:文言文阅读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解释下列字词。

(1)恭____________
(2)囊__________
(3)博学____________
(4)练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囊萤夜读____________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_____________
(2)以照书_______________
以夜继日焉________________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该向车胤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哪些苦读的故事?举2—3个例子,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中蕴含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谨慎的意思用袋子装知识丰富名词作动词,用白绢做
2.用袋子装袋子以便用来
3.(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4.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
凿壁偷光、悬梁刺股。

遇到困难便解决困难,不要害怕困难。

【参考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分析】1.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字词的能力。

《囊萤夜读》选自《晋书》,叙述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

他就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故事启示: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恭的意思是谨慎;囊的意思是用袋子装;博学的意思是知识丰富;练的意思是用白绢做。

2.考查学生结合文言文的译文理解多义词的能力。

“囊萤夜读”中的“囊”的意思是用袋子装;“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中的“囊”的意思是袋子;“以照书”中的“以”的意思是以便。

“以夜继日你”中的“以”的意思是用来。

3.考查学生利用文言文的能力。

译文: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的意思是(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4.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领悟能力。

《囊萤夜读》选自《晋书》,叙述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

他就用白绢做成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故事启示: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
有成就。

【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宋①有富人②,天雨墙坏③。

其子曰:“不筑④,必将有盗⑤。

”其邻人之父亦云⑥。

暮⑦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

②富人:富裕的人。

③坏:毁坏,损坏。

④筑:修补。

⑤盗:偷盗。

⑥亦云:也这样说。

⑦暮:晚上。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

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

B.其家/甚智/其子。

C.其家甚/智/其子。

D.其/家甚/智其子。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

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

B.下雨了房子会倒塌。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

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_______
(2)遽契.其舟___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这则寓言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宋濂嗜学
宋濂
余幼时即嗜(shì)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1.古今异义。

“走送之”中的“走”古义为________,今义为__________。

2.“余幼时即嗜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能概括故事主要内容的句子,用“”画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
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

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

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冕孝亲(节选)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②。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③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②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③被:披。

1.根据上下文,“闻”的意思可能是()
A.名声
B. 听到。

C.用鼻子闻
D.消息
2.这篇文言文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
B.做人要诚实守信
C.做人要孝敬长辈
D.做人要顾全大局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窃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王冕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窃.入学舍______________
(2)父怒挞.之________________
(3)夜潜.出________________
(4)闻而异.之_____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用过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评价一下王冕,说说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

文言词语的解释要放在具体的语句中识记更事半功倍。

另外,在积累的基础上积累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比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另外还要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

2.B
【解析】根据句意及语法进行断句,这句话的意思是: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

解答时可以了解文言断句的一些常识,还可以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然后再根据语感和结构进行划分。

3.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考生要注意对文章故事情节的理解,从中概括主题。

4.C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启示的能力。

学生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文言文、多练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的能力。

做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获得的启示。

【参考译文】:宋国有个富人,因下大雨,墙坍塌下来。

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 一定有盗贼进来。

”他们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

二、1.(1)过(2)雕刻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

2.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确定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3.这则寓言讽刺的是那些固守陈规陋习,不懂得根据变化的情况改变看法或办法的蠢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参考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过江时,剑从船上掉进水里,他就在船帮上刻下一个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等船靠岸,他就从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船已走了很远,而剑却没走,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三、1.跑行走,走路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词语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

2.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分析】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确定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3.余幼时即嗜学。

4.B
【参考译文】:我小时候就特别喜欢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书抄写,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天很冷时,砚池里的水结成坚硬的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因此停止。

抄写完了,赶快送还借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四、【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

答题时应注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安阳韩性①闻而异之”翻译为“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
2.王冕的父亲去世后,王冕把母亲接到越城奉养,后来用牛车送母亲回故乡。

3.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要求考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思想,考生要注意对文章故事情节的理解,从中概括主题,进而得出自己的感悟。

【参考译文】:安阳的韩性听说以后对此感到很惊讶,收他做弟子,后来他成了大学问家。

韩性死后,他的门人像侍奉韩性一样的侍奉王冕。

那时王冕的父亲已死,王冕便将母亲带入越城供养。

时间久了,母亲想念故乡, 王冕就买了头白牛驾着母亲,自己穿戴
着古式的帽子衣服跟随在车子后面,乡里的小孩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也笑。

五、【参考答案】
1.偷偷地,暗中,悄悄地。

鞭打暗暗地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
2.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3.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

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

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他仍是这样。

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

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安阳的韩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分析】
1.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结合语境、译文理解字词的能力。

“窃入学舍”的“窃”的意思是偷偷地,暗中,悄悄地。

“父怒挞之”的“挞”的意思是鞭打。

“夜潜出”的“潜”的意思是暗暗地。

“闻而异之”的“异”的意思是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

2.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

”的意思是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的意思是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
3.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领悟能力。

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