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通用版_1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5篇)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企业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保证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订粉尘爆炸管理制度。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
3职责3.1生产部负责企业范围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检查管理。
3.2现场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安全的日常管理。
4程序及要求1.建筑结构: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危房或违章建筑内;生产场所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疏散门向外开启,通道确保畅通;两层以上(含两层)不得设置防盗窗;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宜设置在相对独立的单层建筑中,屋顶宜用轻型结构,如设置在多层建筑中,多层建筑物宜为框架结构,墙面处应多开门窗或开口,其中作业面积在____平方以下的,不少于两对门窗;____平方以上,____平方以下的不少于3对门窗,且门窗开启方向应向外。
2.通风除尘:采用机械式通风除尘,安装相对独立的通风除尘装置和设置收尘设施(严禁直排,推荐采用布袋收尘或湿式收尘装置),收尘设施宜设置在建筑物外露天场所,离明火产生处不少于____米,回收的粉尘应储存在独立的堆放场所。
3.清洁制度:每天对生产车间进行清理,视尘量及时对收尘装置进行清理,使作业场所积累的粉尘量降至最低,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清洁时必须停止抛光等产生粉尘的作业。
4.禁火措施: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严禁各类明火,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审批,停止抛光作业,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检修时应使用防爆工具,不应敲击各金属部件。
5.器材配备:根据不同的作业条件与环境配备消防器材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配备____立方米的消防沙,可燃爆粉尘燃烧时必须使用消防沙灭火,灭火时应防止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严禁使用普通灭火器灭火。
6.电气电路:存在可燃爆粉尘的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严禁乱拉私接临时电线。
2023年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2023年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行业中涉及粉尘的工作环境逐渐增加。
粉尘是一种悬浮在空气中的细小颗粒,当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爆炸事故。
粉尘爆炸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制定一套严格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二、目标1. 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安全环境;2. 防范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3. 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涉及粉尘的工作环境,并将具体的粉尘危险区划分为不同级别,根据不同级别的粉尘危险区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四、管理要求1. 粉尘危险区的划分:根据粉尘危险程度和潜在爆炸风险等级,将粉尘危险区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一级为最高危险区,三级为最低危险区。
2. 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对危险区的粉尘浓度、气体含量等进行定期监测和风险评估,确保粉尘浓度和气体含量处于安全范围内。
3. 管理人员资质:一级和二级粉尘危险区必须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知识和经验。
4.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进入粉尘危险区的作业人员都必须接受相关培训,掌握粉尘危险区作业规范和应急处置措施等。
5. 安全设施和装备:对一级和二级粉尘危险区应配置相应的防爆设备,如防爆照明灯、防爆电气设备等,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6. 环境清洁和维护:定期对粉尘危险区进行清洁,防止粉尘积聚和堆积。
7. 应急预案:粉尘危险区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灭火、疏散、急救等措施,确保在发生爆炸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8. 监管和督导:相关部门需要对粉尘危险区进行定期监管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五、管理措施1. 制定详细的粉尘危险区管理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措施。
2. 对一级和二级粉尘危险区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3.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应急避险能力。
4. 建立健全的安全记录和档案,记录粉尘危险区的监测数据和管理情况。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保障生产安全,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区,所有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区的人员必须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粉尘爆炸危险区是指具有粉尘火灾、爆炸危险的工作场所。
第四条粉尘火灾、爆炸危险是指粉尘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火灾或爆炸。
第五条企业必须制定具体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制度,依法组织实施,保障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六条企业必须配置专门的检测设备,定期对粉尘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七条企业必须建立粉尘防爆责任制度,任职粉尘防爆专管员负责粉尘防爆相关工作。
第八条企业必须建立粉尘防爆培训制度,对相关岗位员工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二章粉尘防爆管理第九条企业必须对粉尘的来源、性质、浓度、易燃性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制定粉尘防爆预防措施。
第十条企业必须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明确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第十一条企业必须对危险区域的粉尘定期进行清理,防止粉尘积累,减少火灾、爆炸隐患。
第十二条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确保粉尘防爆设施的完好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企业必须建立粉尘防爆紧急应对预案,明确责任人,确保在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
第十四条企业必须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在粉尘爆炸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
第十五条企业必须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防爆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第十六条企业必须及时总结粉尘防爆工作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提高粉尘防爆管理水平。
第三章粉尘防爆设施第十七条企业必须配置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确保在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灭火。
第十八条企业必须配置通风设施,保证危险区域内空气流通,减少粉尘的积累,降低火灾、爆炸危险。
第十九条企业必须配置爆破隔离设施,对于易燃易爆的粉尘进行分隔,防止火灾、爆炸的扩散。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4篇】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4篇】【导语】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4篇优秀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范文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3.职责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制定、修订、解释,安全主任审核,公司主要负责人核准、签发。
3.2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以及组织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3.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编写,并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指导粉尘车间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3.4车间主管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3.5公司生产部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正确安装粉尘车间设备,敷设电气线路等,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3.6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除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报告事故隐患。
4.管理规定4.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划分1)20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吸尘排风管道及除尘器内部 b.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设备内部的加工部位 c. 抛丸喷砂设备内部的抛丸喷砂加工部位。
2)21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一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 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的作业区域 b. 除尘器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 c. 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粉尘爆炸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源之一,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建立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参考:1. 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工作场所。
2. 责任和管理:- 确定通风安全责任人,负责通风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工作。
- 在危险区内设立通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包括通风安全责任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3. 设计和选型:- 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通风系统设计和选型。
- 确保通风系统能有效控制粉尘浓度,避免积聚和爆炸。
4. 维护和检修:- 定期检查通风系统的运行状态,包括风机、管道、过滤器等设备的完好性和清洁度。
- 发现问题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设备。
- 清理积聚的粉尘,防止粉尘爆炸的发生。
5. 周期性检测:- 定期进行粉尘浓度检测,确保通风系统的有效性。
- 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通风系统运行参数,保证粉尘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6. 培训和教育:- 对工作人员进行通风系统的操作和维护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
7. 日常管理:- 建立通风管理档案,记录通风系统的设计、检测、维护和培训等信息。
- 定期进行通风管理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8. 监督和检查:- 上级主管部门对危险区通风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审。
- 工会、职工代表等可以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提出改进建议。
以上是一份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参考内容,具体制度的内容还需要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4篇)

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粉尘爆炸危险隐患的排查治理管理,确保生产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单位。
第三条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必须按照本制度的要求进行。
第四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二章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第五条单位应每年对工作场所进行一次全面的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危险隐患。
第六条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内容包括:生产设备的状况、工艺过程、防火设施、防爆设备等。
第七条单位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也可以自行组织进行。
第八条排查结果应记录在案,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危险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第九条单位应定期评估排查治理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措施。
第三章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治理第十条就发现的粉尘爆炸危险隐患,单位应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并及时落实。
第十一条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生产设备、工艺过程等处于良好状态,防止粉尘积聚和扬尘。
第十二条危险区域内应配备相应的防爆设备,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第十三条单位应加强粉尘爆炸危险防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第十四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保障人员安全撤离和事故应急处置的能力。
第四章粉尘爆炸危险隐患管理第十五条单位应建立健全粉尘爆炸危险隐患台账,记录排查治理工作的进程和验收情况。
第十六条单位应对重大危险隐患,进一步加强监管,要求专业机构进行鉴定,提出处理意见并落实。
第十七条单位应建立健全工作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保留有关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资料。
第十八条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及时获取粉尘爆炸危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所需的政策、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对于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模版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以保护员工和设备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粉尘生产、处理和储存的工作场所。
二、管理责任1. 上级管理层应负责制定和实施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2. 相关部门应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三、危险区划定1. 根据粉尘生成、蓄积和扩散的情况,将工作场所划定为粉尘危险区,并在相应位置标注警示标志。
2. 对于可能产生大量粉尘的工作区域,应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符合粉尘爆炸危险区划定标准。
四、安全设施1. 在粉尘危险区周围设置有效的安全隔离措施,如围栏、防护罩等。
2. 对于进入粉尘危险区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接受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五、作业安全1. 所有进入粉尘危险区的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并参加必要的培训。
2. 在进行粉尘相关作业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并确保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
3. 粉尘危险区内禁止吸烟、明火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导致火花和火焰的行为。
六、爆炸风险管理1. 定期对粉尘危险区进行爆炸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确保粉尘危险区内的设备和工具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定期对粉尘危险区进行清洁,及时清除积尘,避免积尘成为爆炸源。
七、事故应急预案1. 制定粉尘爆炸危险区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和消防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八、培训和教育1. 对进入粉尘危险区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包括危险特性、防护措施等。
2.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九、监督和改进1.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粉尘危险区的安全管理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整改情况。
3. 不断改进和完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提高危险区的安全管理水平。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类型,发生粉尘爆炸可能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室外和室内两个方面介绍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管理制度。
1.危险评估: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危险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粉尘爆炸危险。
评估内容包括:粉尘种类、粉尘产生源、粉尘浓度、空气流通情况等。
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防控措施的基础。
2.建立防火区域和警示标识:根据危险评估结果,确定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并在区域内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同时,区域内应设立火源远离区,并设立消防器材。
3.管理设备: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有效降低发生故障的风险。
对易产生粉尘的设备要加装粉尘收集装置,定期清理和更换收集装置。
4.管理清洁:定期清洁作业场所,防止粉尘积累。
清洁工作应由专人负责,使用特定工具和道具,确保清洁效果。
5.培训教育:对从事相关作业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掌握相关防控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
1.作业环境控制:对室内空气流通进行合理设计,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使用局部排风系统将产生粉尘的设备与室外连接,排除粉尘积累的可能。
2.设备安全管理:定期维护和检修设备,确保设备良好的工作状态。
对易发生粉尘爆炸的设备要加装防爆措施,如防爆电器、防爆开关等。
3.处理设施:对产生粉尘的设备进行合理处理,如加装粉尘收集装置、密封设备等。
对处理设施定期清洁和检查,防止堵塞和泄漏。
4.定期检查:对室内作业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粉尘爆炸危险的及时消除。
5.预防措施培训:对从事室内作业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粉尘爆炸的成因和特点、防控措施和紧急处理方法等。
总结起来,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包括:危险评估、区域划定、设备管理、清洁管理、培训教育等。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5篇)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内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防火防爆区域的通风安全管理。
3.职责3.1主要负责人负责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通风安全管理制度审核、批准。
3.2安全主任协助主要负责人对通风安全管理制度档案进行审核及日常管理。
3.3安全管理人员(车间主管、班组长等)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通风安全制度的确切实施及日常管理。
4.一般规定4.1通风系统应采取防火安全措施。
____公司抛光车间铝粉尘环境爆炸危险区域应按照GB50019的规定设计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送、排风系统防火安全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应采用粉尘防爆型的通风设备。
4.3抛光车间的集中通风和空调管线,在管线进入生产车间之前应设置防火阀,通风风机、空调制冷加热设备应设置在车间的外部。
4.4通风风道应布置合理,送风均匀,风量满足要求。
4.5通风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
当管道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
4.6排除、输送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粉尘的排风系统,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且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中。
4.7抛光车间排除铝粉尘的排风管应采用钢质金属材料制造,并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管道不应暗设,不应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物(室)中。
4.8下列情况之一的通风系统的风管上应设置防火阀: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变形缝处的两侧。
4.9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动作温度应为70℃。
2)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
3)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检修的检修口。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静电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粉尘防爆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管理。
1.3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防静电设计2.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应充分考虑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静电因素,制定合理的防静电措施。
2.2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建筑结构、设备选型、管道布置、防静电材料和防护设施等应符合防静电要求。
2.3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电气设备应采用防静电措施,如安装防静电装置、使用防静电材料等。
2.4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工艺流程应合理设计,减少物料摩擦、碰撞等产生静电的机会。
三、防静电施工3.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防静电知识和技能。
3.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防静电设计要求进行,确保防静电设施的质量和效果。
3.3 防静电设施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设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防静电运行与维护4.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防静电设施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2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完好率。
4.3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定期监测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静电状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4.4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运行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防静电培训和演练,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防静电事故处理5.1 粉尘爆炸危险区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保护人员安全。
5.2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事故调查应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查明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制度范文(4篇)

粉尘爆炸危险区防静电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管理,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场所。
第三条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护”的原则。
第四条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防静电管理责任由相关人员共同承担,包括企业管理人员、现场员工和设备维护人员。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步骤,并对人员进行相关培训。
第六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内的设备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定,安装定期维护,并定期检查设备和防护装置的可靠性。
第七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设备和工具应具备防静电特性,如接地、静电消除等。
第八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人员应佩戴防静电服饰,并按照规定进行换装、清洁和维护。
第九条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禁止使用导电材料,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和设备。
第十条对于易燃易爆粉尘的存储和使用,应制定详细的存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第三章防护设施第十一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应设置静电防护设施,包括接地装置、静电消除设备等。
第十二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设备和管线应进行良好的绝缘处理,以减少静电带电的可能性。
第十三条对于易燃易爆粉尘的存储区域应设置防爆仓和自动灭火系统。
第十四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应安装可燃气体和粉尘浓度监测设备,并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四章员工培训第十五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员工应定期接受粉尘爆炸危险防静电知识培训,了解防护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法。
第十六条新员工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前,应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十七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的员工应具备相关安全证书或资格,如防静电操作证书等。
第五章应急处置第十八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和逃生路线图,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检查。
第十九条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调动应急力量,并报告相关部门。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4篇)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确保工作场所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1. 确定粉尘爆炸危险区:根据工艺过程和粉尘特性,确定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并进行明确标示。
2. 防火防爆设施: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内设置防火防爆设施,包括防爆电器设备、防爆照明设备和防爆通风系统等,确保设备能够在危险环境下安全运行。
3. 防爆运输和存储:对于易爆的粉尘物质,要使用防爆包装和容器进行运输和存储,同时做好防火防爆措施,防止粉尘爆炸风险。
4. 人员培训和防护:对从事粉尘危险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粉尘爆炸危险和防护措施,同时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
5. 粉尘爆炸危险源控制:加强对粉尘爆炸危险源的控制,包括控制粉尘扬尘、定期清理粉尘、防止静电积聚等,减少粉尘爆炸的可能性。
6.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粉尘爆炸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措施,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并减少损失。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粉尘危险区的防爆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记录相应的检查结果和维护情况。
8. 监测和报警系统:对粉尘爆炸危险区域设置监测设备,并与报警系统相连,及时发现和预警粉尘危险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以上是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具体的管理措施和规定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场所和粉尘特性进行调整和完善。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2)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危险,对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健康和安全,企业应建立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下面是一份____字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的草案,供参考。
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条件,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产生和积聚的作业区域,包括生产车间、仓库、设备间、办公室等。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通风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通风安全管理。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粉尘爆炸危险区,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可燃粉尘,且粉尘浓度可能达到爆炸极限的区域。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安全主任、部门主管担任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第五条安全主任负责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的具体实施,包括通风系统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等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主管负责本部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通风安全管理,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第三章通风安全管理第七条通风系统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空气质量达到安全标准。
第八条通风系统应安装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入口和出口处,形成有效通风,降低粉尘浓度。
第九条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检查、维护和保养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
第十条通风系统运行过程中,应定期检测粉尘浓度,确保粉尘浓度不超过爆炸极限。
检测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
第十一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内的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遵守通风安全管理规定。
第十二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内禁止使用明火、电气设备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的因素。
第十三条粉尘爆炸危险区内应设置应急疏散通道,确保在发生火灾或爆炸时,作业人员能迅速撤离。
第四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四条公司应定期组织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十五条新入职员工应接受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的培训,合格后方可进入相应岗位工作。
第十六条公司应定期开展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或爆炸事故的能力。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管理,保障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并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适用于所有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和生产线。
二、安全责任1.单位应设立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相关的管理措施,并确保其有效执行。
2.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责任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以确保其能够胜任管理工作。
三、危险区划分与标识1.单位应根据粉尘爆炸危险性进行场所和生产线的划分,并在相关区域进行标识,以警示人员注意危险。
2.危险区应以明显的标识标示,包括危险区域的边界线、警示标识和标准化的标志。
四、通风与防爆设施1.粉尘爆炸危险区应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以确保危险区内的粉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2.单位应安装适当的防爆设施,包括防爆门、防爆墙等,以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扩散。
五、设备的选择与维护1.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单位应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设备,并进行必要的防爆改造。
2.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六、作业规程与培训1.单位应制定粉尘爆炸危险区的作业规程,并确保人员严格遵守。
2.单位应定期对从事粉尘爆炸危险区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七、应急预案与演练1.单位应制定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救援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
2.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以提高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能力。
八、监督与检查1.单位应建立健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监督与检查机制,定期对危险区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2.发现安全隐患或问题,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向责任人报告。
九、记录与报告1.单位应建立健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管理记录,包括安全检查记录、事故记录等。
2.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按要求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十、处罚与奖励1.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单位应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整改。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粉尘爆炸是指当粉尘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时,遇到能源源的点火源,引发爆炸。
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很大,容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必须建立和实施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一、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1.明确责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责任和义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预防措施:制定预防粉尘爆炸的安全措施,减少爆炸事故发生的概率。
3.应急处置: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粉尘爆炸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4.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高员工对粉尘爆炸危险的认识,掌握应对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二、管理制度的组织与机构1.成立专职机构:公司应成立专职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具体工作。
2.明确职责:责任部门应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在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职责,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危险区划分与标识1.划定危险区域:根据粉尘的属性和危害程度,将危险区域划分为不同等级,分级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2.标识要求:在危险区域内设置明显的标识,包括警示标志、安全警示语等,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四、预防措施1.粉尘控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粉尘控制体系,控制粉尘产生和扩散,确保粉尘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2.排风系统:安装有效的排风系统,及时将危险区域内的粉尘排出,降低爆炸发生的可能性。
3.静电防护:在危险区内设置静电防护措施,避免静电引发爆炸。
4.易燃物管理:禁止在危险区内存放易燃物品,加强易燃物的管理。
五、应急预案与演练1.编制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紧急疏散、消防救援等内容。
2.演练与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素质。
3.设备检修:定期对防爆设备和消防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六、培训宣传1.员工培训:对危险区内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增强他们对粉尘爆炸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宣传教育:定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和社会公众对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认识和了解。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通用版)

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通用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42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划分(通用版)1.爆炸性粉尘和可燃纤维应防止向周围扩散或飞扬,对其邻近厂房或场所的等级划分,应根据具体扩散或沉积情况确定。
要求采取措施防止二次爆炸。
2.非开敞式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危险场所,以生产厂房为一个单位,不论共释放源的位置和厂房空间的大小,应划为同一级危险区域。
A10区范围以厂房为界。
在自然通风良好条件下,通向露天的门、窗外7.5米(通风不良时为15米),地面和屋顶上方3以内的空间可以降低一级为11区。
B11区的范围虽以厂房为界,但通向露天的门、窗外②R为油罐的半径。
③r为呼吸阀阀口的半径。
②有斜线的两个数字,分子为通风良好值,分母为通风不良值。
③括弧内数字是厂房内为11区时,厂房外11区的范围。
水平3米,地面以上3米、屋顶上方1米以内的空间也应划为11区,见下图。
3.开敞式或半开敞式厂房的区域范围划分A10区的范围以厂房边线为界。
自然通风良好时,开敞面以外水平距离7.5米(通风不良时为15米),地面和屋顶上方3米以内的空间为11区。
B11区的范围虽以厂房边线为界,但开敞面边界以外水平距离3米,地面以上3米、屋顶上方1米以内的空间也应划为11区。
4.集中设置在露天中的设备和装置,应视为一个整体,其危险区域范围应根据扩散到空间的粉尘含量来确定。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为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粉尘爆炸危险区域的通风安全管理。
二、危险防范1.粉尘爆炸物理特性分析,掌握粉尘爆炸的危害程度,制定完善的措施。
2.对于厂区内存在的灰尘、废料、垃圾等零散物料应定期清理、及时送到指定的存放场所。
3.严格控制火源、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焦点部位,尤其是对于易发生静电火花的部位,应采取必要的粉尘抑制措施。
4.确定粉尘爆炸危险等级,根据等级采取消防措施。
5.加强职工培训,使职工形成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合理利用检测器等设备开展防范工作。
三、通风安全管理1.户控通风方式:在危险等级较低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域,使用户控通风方式更加方便和经济,应该定期开启通风口,使得粉尘等有害气体有更好的散发和排放。
2.机械通风方式:在危险等级较高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域,应使用机械通风系统。
同时机械通风系统应保证有备份设备,以确保设备质量与可靠性。
3.系统化管理:对通风设备、管路、电气元件等实行规范化管理,按规定的固定时间定期维护、保养和检验,确保通风系统设备安全运行。
四、应急处理1.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在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开展合理有效的应急处理,以避免更大的灾害。
2.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应急工作,制定应急措施。
3.实行严格的应急预案演练,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和行动方案。
五、制度责任1.企业领导人负责企业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域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2.与粉尘爆炸危险区域通风安全管理有关的人员应当认真执行制度要求。
3.对于违反规定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根据责任认定有关制度进行处罚。
对于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进行调查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加强对其他带有危险性的区域进行管理,以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六、总结粉尘爆炸危险区通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规范了企业的通风管理工作,保护了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管理制度一、目的为加强公司粉尘防爆的安全管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司财产安全和从业人员人身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存在粉尘爆炸危险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
三、术语定义(一)可燃粉尘一定条件下能与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发生剧烈氧化反应的粉尘。
(二)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存在可燃粉尘和气态氧化剂(主要是空气)的场所。
(三)惰化向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充入足够的惰性物质,使这些粉尘混合物失去爆炸性的技术。
(四)抑爆爆炸发生时,通过物理化学作用扑灭火焰,使未爆炸的粉尘不再参与爆炸的控爆技术。
(五)阻爆(隔爆)在含有可燃粉尘的通道中,设置能够阻止火焰通过和阻波、消波的器具,将爆炸阻断在一定范围内的控爆技术。
(六)泄爆粉尘发生爆炸时,在爆炸压力达到极限之前,使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燃烧产物和未燃物通过薄弱部分向无危险方向泄出,使设施不致被破坏的控爆技术。
(七)二次爆炸发生粉尘爆炸时,初始爆炸的冲击波将沉积粉尘再次扬起,形成粉尘云,并被其后的火焰引燃发生的连续爆炸。
四、规范性引用文件D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l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GB/T15605粉尘爆炸泄压指南五、规范要求(一)必须确保作业场所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设置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库区内。
(二)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三)必须按规范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落实防雷、防静电等措施,保证设备设施接地,严禁作业场所存在各类明火和违规使用作业工具。
(四)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防护制度,严禁员工培训不合格和不按规定佩戴使用防尘、防静电等劳保用品上岗。
六、程序(一)一般规定1、公司存在粉尘爆炸的危险场所有烘干塔、锅炉房等。
2、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配备的固定式或移动式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范文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范文一、危险区辨识和评估1.1 公司将全面辨识和评估工厂内可能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区域,并将其划定为粉尘爆炸危险区。
1.2 工厂内的粉尘爆炸危险区划分应以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完善。
1.3 危险区辨识和评估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负责,详细记录辨识和评估结果,并将其归档备查。
二、进入危险区的管理2.1 任何人员在进入粉尘爆炸危险区之前,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获得相关工作许可。
2.2 进入危险区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护目镜、防尘口罩、防静电服等。
2.3 进入危险区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和程序进行作业,并严禁擅自更改作业流程。
2.4 危险区作业人员必须与作业现场负责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确保作业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危险区排风和除尘设备管理3.1 危险区必须安装有效的排风设备和除尘设备,确保粉尘的排出和清除。
3.2 排风设备和除尘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并记录相关的维护记录。
3.3 排风设备和除尘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前必须进行更新或更换,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粉尘防爆设备的管理4.1 危险区必须安装适当的粉尘防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爆灯具、防爆电器等。
4.2 粉尘防爆设备必须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检测和维修,并记录相关的维护记录。
4.3 粉尘防爆设备的使用期限到期前必须进行更新或更换,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粉尘清除和清理管理5.1 危险区必须进行定期的粉尘清除和清理工作,以防止粉尘积累引发爆炸事故。
5.2 粉尘清除和清理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
5.3 粉尘清除和清理工作必须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防护措施的落实、作业区域的隔离等。
5.4 粉尘清除和清理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现场检查并记录相应的清理工作情况。
六、事故应急管理6.1 危险区必须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评估。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
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危险,保障员工、设备和环境安全,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的内容:
1.责任和组织
a.明确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b.制定相应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2.风险评估和管理
a.进行粉尘爆炸危险区的风险评估,确定危险区的范围;
b.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c.定期进行相关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的检查和评估。
3.区域划分
a.根据粉尘爆炸危险的级别和特性,将危险区划分为相应的等级或区域;
b.在危险区入口或显眼位置设置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危险。
4.管理措施
a.建立粉尘爆炸危险区的进出控制制度,限制人员的进入;
b.制定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工作许可制度,明确相关许可的程序和要求;
c.对于危险区内的设备、工具等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d.配备相应的防爆设备和防护用具,提供培训和指导;
e.建立粉尘防控措施,包括通风系统、爆炸隔离设施等;
f.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应急预案
a.制定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应急预案,包括抢救、疏散和通知等一系列应急措施;
b.组织针对性的演练和培训,确保员工熟悉预案并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的内容,具体的制度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标准来制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71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粉尘爆炸危险区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安全管理,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依据《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作业场所粉尘爆炸危险区的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3.职责
3.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制定、修订、解释,安全主任审核,公司主要负责人核准、签发。
3.2公司主要负责人负责依规范要求设置粉尘作业场所,保证本制度规定的安全投入,以及组织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
3.3安全主任负责组织编写,并监督本制度的落实,指导粉尘车间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
3.4车间主管负责落实本制度中相关的事故预防措施,
及时处置粉尘火灾爆炸事故。
3.5公司生产部负责依本制度规定和引用的相关规范,正确安装粉尘车间设备,敷设电气线路等,对相关安全设施及时检修,对规定的相关检测项目实施检测。
3.6粉尘作业岗位人员应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除尘设施设备,检查本岗位消防器材和安全标志,保证应急通道的畅通,报告事故隐患。
4.管理规定
4.1 粉尘爆炸危险区的划分
1)20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连续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吸尘排风管道及除尘器内部b.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设备内部的加工部位c. 抛丸喷砂设备内部的抛丸喷砂加工部位。
2)21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一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 持续进行铝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的作业区域b. 除尘器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c. 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3)22区:铝制品机械加工粉尘释放存在二级释放源,并同时存在粉尘爆炸性环境条件的区域。
包括:a.吸尘排风管道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b.抛丸喷砂设备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c.持续进行铝镁制品机械磨削、打磨、抛光加工设备加工部位的清灰口及清灰作业区域;d.铝镁制品抛光采用动力工具的手工作业的作业区域;e.如果粉尘的扩散受到实体结构(墙壁等)的限制,它们的表面可作为该区域的边界。
4.2粉尘防爆区的安全管理
1)抛光车间,应与其它建(构)筑物分离,其防火间距应符合GB50016的相关规定。
应急疏散、救援通道应保持畅通。
2)抛光车间的电器线路采用镀锌钢管套管保护,在车间外安装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设备、电源开关应采用防爆防静电措施,建筑照明、设备照明应达到防爆要求。
所有金属设备、装置外壳、金属管道、支架、构件、部件等,一般应采用防静电直接接地;不便或工艺不允许直接接地的,可通过导静电材料或制品间接接地。
3)抛光车间应当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和消防沙。
车间消防器材、安全标志应由岗位作业人员定期检查、维护,实施管理。
4)抛光作业人员应由公司安全部门组织专门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粉尘车间(岗位)严禁烟火,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
火,并应使用防爆功能或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确需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明火作业的,应遵守下列规定:
a.有安全负责人批准并取得动火证(危险作业审批制)。
b.明火作业开始前,应清除明火作业场所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c.进行明火作业的区段应与其他区段分开或隔开。
d.进行明火作业期间和作业完成后的冷却期间,不应有铝粉尘进入明火作业场所。
6)粉尘作业车间处于建筑物顶层或除尘装置高于厂房建筑的,应有防雷装置。
7)粉尘车间必须安装通风装置,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粉尘除、排系统的吸排尘管道系统的风速应不低于23m/s,风管中不应有粉尘沉降。
风管内的可燃性粉尘浓度不得超过可燃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的50% 。
8)安全、通风除尘、粉尘防爆预防、防尘密封等设备设施,未经公司安全部门允许,不准更换或停止使用。
9)墙体、梁、支架、地面、设备、管道表面积聚的粉尘应及时清扫,除尘设备、管道中的粉尘应及时清理,防止粉尘积聚,清扫时,防止二次扬尘,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吹扫设施设备。
10)在粉尘爆炸危险区和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设备
(如除尘器)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安全生产风险公告。
4.3粉尘检测和监控
1)公司安全管理部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场所粉尘检测、监控机制,对车间粉尘采取有效监控,采取合理措施降低空气中粉尘含量,使之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2)公司每年定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安全教育训练,各生产车间每季度定期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安全教育训练,使员工了解本企业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掌握危险岗位的安全操作技术。
3)公司安全管理部应加强与生产部门、生产技术部等有关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水平,从根源上减少甚至消除粉尘危害。
4)公司安全管理部应加强对生产场所的日常监测活动,认真记录监测结果。
发现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要及时上报,并积极配合相关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当粉尘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停产撤人。
5)公司安全管理部针对粉尘验证的生产场所,为工作人员配备适当的防尘装备,用以尽量避免粉尘对生产人员的伤害。
6)抛光车间严格执行公司粉尘清洁制度,每班规范清理作业场所的铝粉尘。
清理、收集的铝粉尘做好防雨防潮措
施,应装入专用的采用经防锈蚀表面处理的金属或防静电材料制成的容器,在指定的安全区域存放,收集的铝镁粉尘应交由专业的回收单位作无害处置。
4.4本制度经主要负责人签发后发布实施、修订时间。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