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历史八上《12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word教案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使学生了解起义的背景,掌握两次起义的领
导人、时间、地点、结果等。
2、掌握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以及工农红军的建立。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特点,让学生明白敌人的主要力量分布在
城市,故而攻打大城市这条路走不通,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归纳中国共产党早期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师课前收集有关南昌起义的历史小故事,穿插在讲课的过程当中。
2、教师制将与本课有关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学生看。
3、教师课前制作视频片段,直观地再现当年起义情景。
4、通过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资料及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
5、通过学生自己阅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内容并完成表格,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归纳能力。
6、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毛泽东把部队引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
革命道路。
这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想结合的光辉典范。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
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教学难点
毛泽东为什么要领导起义部队向农村进军?
教学手段
图片资料、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讲新课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影视资料(关于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制造的反革命政变),再看几幅图片,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
生发言:……
师总结:面对着国民党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征服,而是擦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继续战斗,在各地兴起了一次次起义,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讲授
师:在这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的过程中,我军建立并壮大起来,那么大家想想我军
的一个重要节日是什么呢?
生:八一建军节
师:对。
这个节日是从何而来的呢?那就是来自一个重要的事件:
(板书)南昌起义
首先,我们来看电影《南昌起义》片段。
再看图片,简介南昌起义队伍行军转战,并告之损失惨重。
在这种情况下,起义部队仍然坚持斗争。
那么是谁领导呢?
生:朱德、陈毅
让学生归纳南昌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自制表格并完成内容填写。
这支部队的最终结局如何呢?这个疑问我们一会儿就知道了。
以上我们了解了南昌起义的过程,再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反抗国民党的起义吗?
生:没有。
那么以此为基础,哪位同学概括一下南昌起义的意义。
生:……
师:答的非常好。
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这是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既然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我军的重要节日,那就是生:八一建军节。
以上我们学习了南昌起义有关史实,那么它是由哪个党领导的呢?
生:中国共产党。
师:非常正确。
中国共产党为了领导以后的革命,必须要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制定方针政策。
为此,党及时召开了会议,由于是8月7日召开的,因此史称八七会议,有关介绍看课本小字内容。
随后按照会议精神,毛泽东不久就领导了秋收起义。
(板书)秋收起义
观看有关秋收起义的视频,同时要求学生归纳秋收起义时间、地点、领导人,自制表格并完成内容填写。
师:工农革命军虽攻占一些县城,但损失惨重,原因何在?
生:由于城市里敌人力量比较强大
师:所以,进攻一度受挫。
于是毛泽东命令部队暂时退回到文家市,要考虑下一步行动。
课堂讨论:在这里我们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决策者,你认为部队应如何行动?是攻打大城市长沙,还是进军农村呢?为什么?思考课本P55“动脑筋”问题。
生:讨论最终形成一致(进军农村)
师:那么,我们看看当时毛泽东做出什么决定?史称“文家市决策”。
(板书)文家市决策
师:随后按照决策精神,毛泽东率领部队进军井冈山。
途中,由于个别人出现厌倦即将到来的艰苦的农村生活,因而出现了逃兵现象,纪律有些涣散,对此毛泽东为强化队伍,在三湾村进行改编,史称“三湾改编”,有关史实,找同学阅读一下P55小体字。
师:经过改编后,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增强,不久到达井冈山,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板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以前我们讲过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农村根据地吗?
生:没有。
师:那么你认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何地位呢?
生:它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师: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参看课本P55“活动与探究”练习“议一议”)
师:随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不久,在此处出现了一个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一个重大事件,那就是井冈山会师。
(板书)井冈山会师
师:关于它我们看几幅图片,并结合看会师图片,再看会师双方队伍,想想是哪两次起义中的队伍呢?
生: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师:那么纵观这两次起义,在历史上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回答:……
师总结:这两次起义虽一度失败,但在极度危险下仍坚持斗争,最终进行会师,壮大了力量。
对此你有何感想?让学生发挥。
师:那么会师后的红军的生活如何呢?是不是开始安逸享乐呢?我们看一首歌谣(见课本P55)。
师:从中你有何感想?(进行德育教育)
师: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红军仍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继续斗争。
因而井冈山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
同时,在它的影响下,各地先后发动起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建立了十多块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三、总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在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之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被吓倒,而是给予敌人一次次起义,如南昌起义、秋收起义。
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不仅沉重打击了敌人,而且也找到了符合中国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唯一道路。
为此,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井冈山会师,壮大了革命力量,最终形成了燎原之势。
革命力量的壮大,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
对此,国民党有采取什么行动?红军又进行如何回击的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所要学习的第十三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为了巩固这节课所学内容,我们做一些练习。
四、作业
1、完成课本P56 、P57练习。
2、完成第十二课《基础训练》。
附,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经过结果意义
二、秋收起义:背景时间地点领导人经过结果意义
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间创建者地位
四、井冈山会师:时间地点会师部队结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