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儿童观的理论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儿童观的理论基础
蒙台梭利儿童观的理论基础
一、生物学研究
代表人物:达尔文
达尔文把儿童心理发展看作是天赋能力的自然表现和儿童生命潜力的自然展现。

蒙台梭利将生物学方面的某些研究成果作为她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科学依据,把儿童的发展看作是其天赋本能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并重视在自然条件下对儿童进行观察与实验。

二、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法
代表人物:冯特(德)、普莱尔
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转变为一种以实验室研究为基础的科学。

一些心理学家把实验方法运用到教育上,进行教育心理学研究,试图解决教育问题,改造传统的教育观念。

普莱尔的《儿童心理》是心理学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著作。

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是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的,更重要的是她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对儿童进行长期的观察和教育实验研究,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提出质疑。

三、麦独孤的策动心理学
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将人与动物行为的基本动力归结为本能的作用,致力于研究各种本能以及与本能密切相关的情绪。

他将这种心理学称为策动心理学。

他认为控制人类行为的是本能的冲动,本能有很多种,每一种本能推动一种行为,把本能看成是理解社会行为的钥匙。

蒙台梭利把儿童心理的发展看作是一种由本能驱动的、并且奋力达到某种生长目的的过程,强调人的心理具有创造的功能,在与环境的交往中有一种主动的吸收能力,并认为儿童在来自先天的自发的能动性的作用下,具有一种很强的、天赋的内在潜伏能力和继续发展的
积极力量。

四、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一)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卢梭呼吁:要爱护儿童,珍视短暂的童年生活,并提出了把儿童当儿童看待的思想,在儿童观的问题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卢梭的遵循自然的原则和儿童中心的思想,成为自由教育理论的开端。

佩斯泰洛奇受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育应适应自然,按照人的天性及其发展顺序逐步进行,但他不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尽善尽美的,认为人的天性只有在正确教育下才能变完美。

(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裴斯泰洛齐受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育应适应自然,按照人的天性及其发展顺序逐步进行,但他不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尽善尽美的,认为人的天性只有在正确教育下才能变完美(三)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理论(借鉴教具、艺术方面)
福禄贝尔主张幼儿园应为每个儿童提供全面发展的合理指导,他从教育要顺应儿童天性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由儿童个人的兴趣和愿望决定,并以儿童的个人力量为基础,而不应出自任何外来的刺激,在此基础上,他非常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

蒙台梭利从福禄贝尔那里得到不少启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二者都不喜欢用“学校”这个词,福禄贝尔的儿童教养机构名为“幼儿的花园”(Kindergarten),而蒙台梭利的儿童教养机构名为“儿童之家”(Children’s House),反映了他们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