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佝偻(lǚ)乘客(chèng)眩晕(yūn)势不可当(dǎng)
B.寰宇(yuán)俳优(fēi)量体裁衣(liàng)勖勉有加(xù)
C.连累(lěi)逾越(yú)博闻强识(shí)呱呱坠地(guā)
D.顷刻(qǐng)辟邪(pì)嬖臣宠妾(pì)怙恶不悛(gū)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仓皇饥谨摄魂夺魄有志者事竞成
B.璀灿烽火呼天枪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C.荟萃憔悴直接了当知己知彼,百战不绐
D.宣泄蒙蔽一曝十寒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①穿过月亮门,眼前是一座的小花园。

②新年档期影片票房排行,影片《阿凡达》夺得冠军。

③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
为子孙。

④王夫之在《堇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A.①优雅②出笼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B.①优雅②出炉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①幽雅②出炉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D.①幽雅②出笼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人都伤心不已,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如丧考妣,为之落泪。

B.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C.他不是个师心自用的人,常与别人共商计策。

D.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这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华丽的宫殿,不会有人类的文明。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医生建议我多外出散步。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除非不碰上坏天气,或者病加重了,我都从不间断地要到公园里走一走。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6.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①吾人咏怀,独惭康乐。

②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③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④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A.谢惠连苏辙高渐离李白
B.谢灵运文与可荆轲曹植
C.庄子苏轼荆轲石崇
D.谢灵运欧阳修高渐离嵇康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苏轼的父亲。

本文是一篇史论,作者就是为了研究六国灭亡的历史而作。

B.《伶官传序》是一篇序文,作者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写作本文意在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柳宗元,针对统治阶级的“好烦其令”写了这篇讽刺性极强的文章。

他文风朴实,反对华丽的骈文,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是“桐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项脊轩志》是在妻子去世后为了怀念她而作。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

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如果)乃能衔哀致诚(诚意)比及三年(等到)
B.若甚怜焉(你)久不见若影(你的)比得软脚病(近来)
C.吾与点也(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
D.其言不让(谦虚,谦让)不学之过也(过错)大母过余曰(经过)
10.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既然已,勿动勿虑
C.吾将以为袜
D.从余问古事
11.下列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远具时羞之奠当与秦相较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鼓瑟希,铿尔序天伦之乐事少纵即逝矣
C.皆不幸早世唯赤则非邦也与大块假我以文章
D.莫春者,春服既成余扃牖而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夫夜呼
B.逸豫可以亡身长吾女与汝女名我固当
C.义不赂秦函梁君臣之首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驼业种树传其事以为官戒初不自贵重
13.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可使有勇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不吾知也故不我若也惟兄嫂是依
C.加之以师旅风乎舞雩苟以天下之大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轮扁,斫轮者也。

妪,先大母婢也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8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

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

”“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

”“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
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

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如是者久而
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

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

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

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

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日者:占卜。

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第:只,仅止
B.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辨别
C.而亦无颠危之患危:危险,祸害
D.间诣余言诣:拜访,探问
【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其谁非盲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以吾一日长乎尔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不盲者之尽盲”的一项是()
①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②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③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
④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⑤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
⑥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4】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

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

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

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2分)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4分)
四、其他
用原文填空:(7分)
(1)光阴者,。

而浮生若梦,?
(2),到黄昏、点点滴滴。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岁暮阴阳催短景,。

(5)帘卷西风,。

(6),金块珠砾。

五、语言表达
1.对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进行压缩,不超过30个字。

(3分)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着一定的联系。

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

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

当然不管一个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有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也是很困难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下列句子,另选两个学科名作为开头,再写两个结构大致相同的句子。

(6分)
示例:语文是一幅意境高远的图画,你尽可以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六、作文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禅宗推崇一个境界,叫就“花未全开月未圆”。

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
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

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亲人,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请认真阅读材料,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文章立意要在材料之内。

天津高二高中语文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佝偻(lǚ)乘客(chèng)眩晕(yūn)势不可当(dǎng)
B.寰宇(yuán)俳优(fēi)量体裁衣(liàng)勖勉有加(xù)
C.连累(lěi)逾越(yú)博闻强识(shí)呱呱坠地(guā)
D.顷刻(qǐng)辟邪(pì)嬖臣宠妾(pì)怙恶不悛(gū)
【答案】A
【解析】A、佝偻(lóu)乘客(chéng)眩晕(yùn)势不可当(dāng)
B、寰宇(huán)俳优(pái)
C、博闻强识(zhì)呱呱坠地(gūgū)
D、辟邪(bì)嬖臣宠妾(bì)怙恶不悛(hù)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仓皇饥谨摄魂夺魄有志者事竞成
B.璀灿烽火呼天枪地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C.荟萃憔悴直接了当知己知彼,百战不绐
D.宣泄蒙蔽一曝十寒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答案】D
【解析】A、饥馑有志者事竟成
B、璀璨呼天抢地
C、直截了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是()
①穿过月亮门,眼前是一座的小花园。

②新年档期影片票房排行,影片《阿凡达》夺得冠军。

③当代青少年既要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品行的修养,若只有才学而无美德,也会成
为子孙。

④王夫之在《堇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诗人笔下的“”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典型。

A.①优雅②出笼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B.①优雅②出炉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C.①幽雅②出炉③不肖④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D.①幽雅②出笼③不孝④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案】C
【解析】略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眼前的景象让在场的人都伤心不已,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如丧考妣,为之落泪。

B.这样出乎意外的不速之客,却受着了真正是由衷而出的恳切的欢迎。

C.他不是个师心自用的人,常与别人共商计策。

D.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这土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华丽的宫殿,不会有人类的文明。

【答案】A
【解析】如丧考妣贬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认识社会生活,了解和熟悉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医生建议我多外出散步。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除非不碰上坏天气,或者病加重了,我都从不间断地要到公园里走一走。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牛肉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答案】A
【解析】B去掉“除非”后的“不”C“食品”已经包含方便面 D完成缺宾语
6.下列语句划线处所指的人物依次是()
①吾人咏怀,独惭康乐。

②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③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④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虐。

A.谢惠连苏辙高渐离李白
B.谢灵运文与可荆轲曹植
C.庄子苏轼荆轲石崇
D.谢灵运欧阳修高渐离嵇康
【答案】B
【解析】略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的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苏轼的父亲。

本文是一篇史论,作者就是为了研究六国灭亡的历史而作。

B.《伶官传序》是一篇序文,作者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写作本文意在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当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C.《种树郭橐驼传》的作者柳宗元,针对统治阶级的“好烦其令”写了这篇讽刺性极强的文章。

他文风朴实,反对华丽的骈文,掀起了“新乐府”运动。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是“桐城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项脊轩志》是在妻子去世后为了怀念她而作。

【答案】B
【解析】略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遥望
曾卓
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这是一首抒写人生感慨的诗作,真实地写出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的心态。

B.第二节换韵,但“回头”与第一节联韵,这样,两节的韵等于勾连起来。

如此押韵,与诗的内容相适应。

C.“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中的“故乡”写实,具体写诗人的家乡。

D.诗的两节,分别写年轻、年老时的“遥望”,更确切地讲,是前瞻与回望,二者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答案】C
【解析】“故乡”是比喻的说法,把青年时代比作“故乡”,亲切,贴切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如果)乃能衔哀致诚(诚意)比及三年(等到)
B.若甚怜焉(你)久不见若影(你的)比得软脚病(近来)
C.吾与点也(和,跟)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亲附)而读书者与之(许可,同意)
D.其言不让(谦虚,谦让)不学之过也(过错)大母过余曰(经过)
【答案】A
【解析】B.若甚怜焉(像) C.吾与点也(赞同,许可) D.大母过余曰(来看望)
10.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既然已,勿动勿虑
C.吾将以为袜
D.从余问古事
【答案】D
【解析】略
11.下列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远具时羞之奠当与秦相较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B.鼓瑟希,铿尔序天伦之乐事少纵即逝矣
C.皆不幸早世唯赤则非邦也与大块假我以文章
D.莫春者,春服既成余扃牖而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答案】B
【解析】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夫夜呼
B.逸豫可以亡身长吾女与汝女名我固当
C.义不赂秦函梁君臣之首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D.驼业种树传其事以为官戒初不自贵重
【答案】C
【解析】略
13.下列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可使有勇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B.不吾知也故不我若也惟兄嫂是依
C.加之以师旅风乎舞雩苟以天下之大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轮扁,斫轮者也。

妪,先大母婢也
【答案】B
【解析】A.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可使有勇省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
B.不吾知也宾前故不我若也宾前惟兄嫂是依宾前
C.加之以师旅介后风乎舞雩介后苟以天下之大定后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介后轮扁,斫轮者也。

判断妪,先大母婢也判断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8题。

盲者说
清·戴名世
里中有盲童,操日者①术,善鼓琴。

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

”“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

”“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

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
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

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

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
亦无颠危之患。

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如是者久而
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

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

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

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耶?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


某生无以答。

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②、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

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

【注】①日者:占卜。

②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第:只,仅止
B.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辨别
C.而亦无颠危之患危:危险,祸害
D.间诣余言诣:拜访,探问
【答案】C
【解析】危:跌倒,与“颠”同义。

【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天下其谁非盲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以吾一日长乎尔
C.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D.闻其音而知其姓氏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答案】C
【解析】A.表反问语气;强调语气,一定,千万B.表目的的连词;表凭借的介词C.都主谓之间D.顺承连词;转折连词
【3】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不盲者之尽盲”的一项是()
①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②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
③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
④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⑤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
⑥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①④⑥D.②③⑤
【答案】B
【解析】①②为“盲者盍尝盲”的表现
【4】下列对本文分析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盲者说闻音知姓氏,审语知是非,目的在强调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

B.盲者说,看世人一眼都是对他自己的一种侮辱,这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愤世嫉俗之情。

C.文中说的瞍、矇都是指盲人乐师。

在古代,这些盲人乐师负有诵诗训导的任务,而师旷、师慧则是他们中的突出代表。

D.本文借盲者之言,讽刺世俗贤愚不辨、利害不审、倒行逆施、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

可作寓言读,也可作杂文读。

【答案】A
【解析】“观察世界应该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并非盲者说这句话的目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
【答案】①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
【解析】略
文言文译文:
乡里有个盲人少年,从事占卜职业,(他)善于弹琴。

邻居某人,招呼并安慰他道:“您年龄多少啊?”(回答)说:“年纪十五岁了。

” “从什么时候失明的啊?”(回答)说:“三岁。

”“那么您这失明就十二年啦!昏昏然行走,黑忽忽
朝前赶。

不知道天地的大、日月的光、山高水流、容貌美丑、宫殿的宏伟壮丽,岂不是非常可悲的吗?我因为这才安慰你啊!”
盲人笑着说:“如您所言,这是只知盲人的盲,却不知不瞎的人全都是瞎子啊。

盲人何尝就盲啊?我眼睛虽看不见,四肢和身体各个部位都(行动)自如啊,因为眼睛不乱动啊。

对于人来说,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的姓氏;琢磨他的话知道他的对与错。

(我)行走(时),判断道路的平陡来决定走的快慢,也没有摔跤的忧患。

进入自己所精通的职业,不让自己精神在不急的事务中疲劳,不在没有益处的事上使用自己的力气,出外就推销自己的技能用来养
饱自己的肚子。

如此这般久了就成习惯了,我对眼睛看不见并不感到烦恼。

当今(这)世上的人,喜欢作不合礼教的妆扮,喜欢做无用的观看。

事情来临了却看不见,看见了又无法远离(它);贤明蠢笨的品质不能辨别;邪恶端正在面前不能分辨;利害(冲突)来了不能审时度势;治理和动乱的缘故不能识别;诗书摆在面前,(现实)事物跟着(身)后,终日看到它们却不得其要领,倒行逆施,(昏昏然)无所适从地绊倒跌倒却不知道觉悟:最终跳
进罗网、跌入陷阱的人比比皆是。

老天已经够偏爱人的了,给予人们运动认识的器官,而人们却失去了老天爷给那些本能给人们的本意。

动不动就用这些本能来陷自身于被动的,难道只是眼睛吗!我要说昏昏然行走,黑忽忽朝前赶(的人),天下谁不瞎啊?瞎的人只有我吗?我正轻蔑地顾盼,说你等不够资格有辱我(的眼睛)看上一眼的。

您不替自己悲哀却为我悲哀,不安慰自己却安慰我!我正转而为您悲要安慰您啊。


(邻居)某人没有(言辞)来作答。

他闲暇时来拜访我,讲了盲者的那段话。

我听了之后感到惊异,说:“古代由
盲人担任的乐官和太史负责讽谏教化,少师进献箴言,盲人乐师朗诵诗歌,像晋国的师旷和郑国的师慧就是这种人。

这个盲者,难道不是那一类人吗?”因此我记下他的话,希望使看到的人能感到心有所愧。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

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

(2分)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4分)
【答案】(1)(2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

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

(2)(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

(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解析】略
四、其他
用原文填空:(7分)
(1)光阴者,。

而浮生若梦,?
(2),到黄昏、点点滴滴。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4)岁暮阴阳催短景,。

(5)帘卷西风,。

(6),金块珠砾。

【答案】(1)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