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同步作业:第1章 人口与环境 作业4 1-1-4 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年级:
时间:
课时作业(四)
(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读我国六次人口普查性别比图和2014年与2015年出生人口情况表,回答1、2题.
年份出生人口(万人)
2014 1 687
1 887(预期)
2015
1 655(实际)
1.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的计算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单独二孩”政策②2014年0~14岁人口比例
③育龄妇女数量④人们生育意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2.图表中反映出的现象的成因有()
①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存在②孩子养育成本增加
③我国社会养老机制尚不健全④政策鼓励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1.B 2。

A
解析第1题,“单独二孩”政策的施行,会提高人口出生率,除此以外还要考虑育龄妇女的数量及人们的生育意愿;2014年0~14岁人口比例对2015年的人口出生数量没有影响。

第2题,图表中反映了我国人口男多女少及人口增长减缓的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重男轻女和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存在;社会养老机制不健全(使得我国人们更愿意生男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养育孩子的成本增加。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母亲人数的比值.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

据此回答3、4题。

3.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男轻女指数"表明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孩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答案3。

C 4.B
解析第3题,从题干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指数”越高,人们的“男孩偏好"越强。

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因此“重男轻女指数”较高,从题目所给表格中可以看出巴
基斯坦、尼泊尔、韩国三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与中国相似。

第4题,有“男孩偏好”的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稻米产区,因为水稻种植业机械化程度低,需要大量劳动力,男性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

请看如下婚俗:在每年5月的结婚旺季中,某地数百个地方都在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礼。

许多父母在为10岁左右的儿女张罗婚礼,有的新娘甚至还在吃奶。

14岁的简格丽是众多不幸儿童新娘中的一个,她11岁就嫁给了一名大她20岁的酒鬼货车司机,可结婚3天丈夫就出车祸身亡.年仅11岁的她成了寡妇,由于婚礼没登记,她无法获得任何赔偿。

据此完成5、6题。

5.该地可能是()
A.欧洲某国家B.印度
C.中国D.美国
6.婚俗对人口的发展影响很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高
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D.婚姻的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高
答案 5.B 6。

C
解析第5题,该地结婚年龄太小,因此不可能是发达国家,而中国的女性法定结婚年龄是20周岁以上,因此该地可能是印度。

第6题,初婚年龄越大,亲子年龄差距越大,人口的出生率越低;婚姻关系不稳定,妇女的生育愿望降低,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央广网北京2016年1月23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同年份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可见,2003年到2015年间,中国结婚率有升有降,但是离婚率只升不降.2014年有360万对夫妻离婚,这个数字是10年前的两倍多.同期离婚率——即每1 000人中的离婚案数目——也翻了一倍多,目前离婚率为2.7,远高于大部分欧洲国家,接近于离婚最普遍的西方国家美国的水平。

而重庆4。

4的离婚率甚至高于美国。

据此完成7、8题。

7.中国离婚率迅速增加,这种社会现象表明()
A.我国经济发展停滞B.女性的社会地位明显上升
C.女性受教育水平有所下降D.性别比严重失衡
8.这种社会现象对我国人口的影响是()
A.离异家庭子女心理问题日益突出B.家庭规模日益扩大
C.人口迁移进一步频繁D.人口出生率迅速增加
答案7。

B 8.A
解析第7题,离婚率迅速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女性的经济与社会地位提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原因,婚姻的自由权进一步提高,而形成如此现象的社会背景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期.第8题,离婚率提高,导致家庭的稳定性下降,子女教育问题突出。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出生100个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

一般情况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在103~107之间是合理的,否则性别比就是失衡的。

下图是安徽省黄山市近5年来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图。

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黄山市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综合而言,屯溪区出生人口数性别比失衡现象最严重
B.相对而言,屯溪区2002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最为合理
C.各县区各年份都不存在男性人口偏低的情况
D.各县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都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10.下列关于黄山市出生人口性别失比衡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最不恰当的是()
A.现代科技的进步提高了胎儿的性别识别能力
B.传统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C.女婴死亡率高
D.存在生女孩隐瞒不报的现象
答案9。

A 10.C
解析第9题,根据历年资料,屯溪区人口性别比失衡现象最为严重,2002年,人口性别比超过了110;2000年黄山区就出现了男性人口偏低的现象.第10题,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许多家庭在妇女怀孕时做胎儿性别鉴定,导致男孩出生比重高.有些家庭为了生男孩,生了女孩就隐瞒不报。

而与女孩死亡率是无关的.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 852 572人,占51。

27%;女性人口为652 872 280人,占48。

7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

74下降为105.20。

据此回答11、12题。

11.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长期失调的原因有()
①生育政策②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③“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④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⑤环境污染越来越重
A.①③B.③④
C.②④D.①⑤
12.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
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
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
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D.②③④
答案11。

A 12.B
解析第11题,虽然我国“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人为控制选择性生育的现象,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衡。

纯自然状态下,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基本上是平衡的,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导致了选择生育的现象。

第12题,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目前”、“最切实可行”。

此题易选择②,改变性别比失衡现状,通过发展生产力,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可以完成,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很长的过程。

而④⑤⑥项近期就可实现。

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

如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图,回答13、14题.
13.该图说明我国()
A.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B.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
C.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D.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
14.影响我国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的推进B.城乡人口迁移
C.人口老龄化D.国家人口政策
答案13。

C 14。

D
解析第13题,中位数代表总体的中等情况,由图可知从1965~2005年人口生育率在不断下降,所以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

第14题,由图可知从1965~2005年生育率在不断下降,而且特别是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急速下降,这主要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关.
二、综合题(共2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1分)
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东方网从统计数据显示,本市(上海市)居民的结婚年龄正呈现出日益偏向大龄的趋势。

其中,男性的平均登记年龄比2009年增加了0.4岁,女性则增加了0.38岁。

初婚年龄同样比过去偏大,男性为28.83岁,较2009年上升0.33岁,女性为26。

51岁,比2009年增加0.31岁.
材料二中国离婚率十强榜:北京-—离婚率39%;上海——离婚率38%;深圳—-离婚率36.25%;广州——离婚率35%;厦门—-离婚率34。

9%;台北-—离婚率34.8%;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大连——离婚率31%;杭州--离婚率29%;哈尔滨-—离婚率28%。

(1)试分析近年来上海市人均结婚年龄推迟对人口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二可知,2010年我国大城市离婚率的特点是________,分析这种现象使城市产生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面两个材料,你认为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日益缺乏.
(2)非常高人口出生率下降,单亲家庭增多,由此可能出现一定社会问题.
(3)初婚年龄、婚姻稳定关系、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分析,上海市晚婚现象很普遍,晚婚会导致人口亲子之间的年龄增加,缩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人口老龄化现象.第(2)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大城市的人口离婚率非常高,这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如单亲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3)题,我国现阶段的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的严格实施等。

16.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经我国多个地域文化区,其民居、服饰、饮食、风俗等无不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域文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黄河发源地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服饰是________,它与当地________的气候特点相适应.
(2)黄河中游河段流经的地域文化区在图中的数码是________,这里最有影响的地方剧种是________。

(3)河套平原所属的地域文化区名称是________文化区,这里的传统民居是________,它非常适合________生活。

(4)下列文化事物中,在黄河流经的地域文化区依次出现的是( )
A.酥油茶—“阿以旺”—吊脚楼—蒙古袍—四合院
B.碉房—兰州拉面—马头琴—窑洞—吕剧
C.“阿以旺"—吊脚楼—蒙古袍-窑洞—京剧
D.喇嘛寺庙—坎儿井-那达慕节—信天游-四合院
(5)我国不同的文化景观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________和地域文化的________。

答案(1)青藏高原藏袍昼夜温差大
(2)③秦腔
(3)内蒙古草原蒙古包草原游牧
(4)B
(5)差异性多样性
解析第(1)题,考查了文化区的类型及气候对服饰的影响。

第(2)题,黄河中游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当地有名的剧种是秦腔.第(3)题,考查了文化区的类型及内蒙古高原的生活特点.第(4)题,题中文化事物对应的地区是酥油茶-西藏,阿以旺—新疆,吊脚楼—湘西、鄂西、贵州地区,蒙古袍—内蒙古牧区,碉房—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马头琴—蒙古族聚居地,窑洞-黄土高原,吕剧—山东,坎儿井-新疆,信天游黄土高原,四合院—北京。

依照黄河流经的地区对应即可。

第(5)题,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