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教案部编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道九一八事变,了解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知道西安事变,理解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
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以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知道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长征胜利的历史
1931年的南方地区,国共在内战,1931年的东北在发生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读
导学提纲:
1.九一八事变的背景、时间、地点、制造者、借口、结果、影响?
2.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中国犯下了哪些罪行?
3.东北人民是怎样抗日的?
4.中国华北地区面临怎样的危机?
5.一二九运动的时间、主力、口号、经过、影响?
6.西安事变的时间、发动者、目的、经过、结果、意义?
7.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平解决?导入新课
(三)议
小组讨论,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平解决?
(四)知
一、九一八事变
1.教师讲述沈阳九月十八日拉响警钟的事件,并将学生简单叙述九一八事件的大致经过。
学生回答: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南满铁路柳条湖段;经过——炮轰沈阳城,占领沈阳,占领东北三省;结果——短短4个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2.教师提问: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
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
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3.教师提问:伪满洲国于何时何地成立?执政是谁?有哪些危害?
学生回答:1932年,长春。
执政是末代皇帝溥仪。
危害: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3000万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4.教师过渡: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奋起抗争。
提问: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回答:东北的抗日义勇军和杨靖宇的东北游击队,以及后来改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教师提问:1935年,北平学生发出了“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桌子了”,谈谈你对这一呼声的理解?他们又是如何做的?
学生回答:日本占领东北后,于1935年策动了“华北自治运动”,7分钟
5分钟
20分钟
回答问
题。
多媒体
展示导
学提纲
教师引
导学生
掌握知
识,培养
学生掌
握解决
问题的
方法和
能力。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学生回答: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向群众宣传抗日,与国民党军警英勇抗争,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
2.教师强调:一二·九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
1.教师展示资料: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后,就致力于争取张学良所部的东北军和杨虎城所部的十七路军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在红军前线政治工作的教育和争取下,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广大官兵都赞成“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救亡口号,主动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张学良和杨虎城受到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政治主张和全国抗日潮流的推动,从1936年初,他们就实际上停止了同红军的战斗。
4月周恩来与张学良在陕北举行联合抗日救国的会谈。
不久,工农红军与东北军的前线停止战斗,联合抗日。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内容,讨论回答: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①日军侵略东北,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危机关头,民族矛盾的激化是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
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感召了张学良、杨虎城。
③张学良、杨虎城的爱国之心是西安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④蒋介石一意孤行,坚持围剿红军是西安事变爆发的直接原因。
3.教师讲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4.教师讲述:西安事变震惊全世界,引发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
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看看材料。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打内战
美英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5.教师强调:在当时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将阶级恩怨放到一边,从大局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派周恩来等赴西安谈判。
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的结果。
6.教师强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
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小结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挑衅发动了全面进攻中国的七七事变,开始了它灭亡中国、称霸亚洲的狂妄计划。
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摈弃前嫌,携手合作,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日本对在侵华战争中所犯的滔天罪行必须予以承认,其侵略行为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而南京大屠杀仅仅是这无穷灾难中的一个典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揭露日本右翼势力企图掩盖历史真相,抹杀侵略事实的险恶用心。
(五)练
1.下图中的建筑物位于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它记录了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与该建筑物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B )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歌词:“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反映的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 )
A.局部抗战阶段 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 D.全面反攻阶段
3. 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是( B )
A.吉鸿昌
B.杨靖宇
C.佟麟阁
D.赵登禹
4.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
部队组织起( A )
A.抗日义勇军
B.抗日救国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5.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
“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D )
A.黄埔军校的建立
B.百日维新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派到西安调停的是( B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张学良
D.杨虎城8分钟
多媒体
展示学
生答、互
批
口号:“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