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浅谈文化旅游类产业的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三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新趋势——浅谈文化旅游类
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大型、中小型综合体将驱动地域文化
推广城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以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综合体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建设。

比如万达的主题乐园、成都的主题博物馆,以及张家口怀来县的恒大文化旅游城等类似这样的有文化标志性、主题性的大型综合体的呈现,大力推动并驱动了所在地的文化建设与推广。

换句话说,这些大型的综合体在开发前期与当地的文化特点高密度精准地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呈现了文化的建设的硬实力——带动了政府、有实力的地产公司、酒店、服务商等引资的强势加盟,另一方面也精准地推广了具备当地特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

不仅将地域文化特点展现出来,还将这类大型综合体打造成区域文化标志。

除了大型综合体的带动,中小型综合体也将在城乡旅游地带大力发展,区域化的文化将越来越细分并升级。

与大型综合体推动房产与服务业不同的是,中小型综合体更多服务的是旅游业。

如五台山、三亚等地的大型演艺综合体更多是为文化旅游业而开发,也形成了所在地域的文化特征及广泛推广。

二、多元文化以及细分服务的产品趋势
近两年,文化旅游类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具备多元文化以及细分服务的产品特征,就是更全方位地将文化、主题、服务等诉求在整个产品设计中体现。

这类旅游产品更加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且更生活化,更接近人性的文化需求。

而文化旅游业具备融合度高、覆盖面广、拉动力强等综合特性,更容易通过产业融合开发新业态,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而所谓多元且细分服务,以例子讲解更透彻,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的养老旅游产品,以及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所设计的游轮旅游、医美旅游、滑雪、骑行、美食等。

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津津乐道,而类似多元文化以及细分服务的旅游产品,最终会形成特色旅游文化
被人们所记住并传播,文化主题与旅游特色是互为渗透的,这一定会是未来旅游业的一大趋势。

三、文化演艺成为旅游产业软实力的主要传播方式
越来越多的大型旅游演艺获得许多赞誉,形成了地方最具口碑的旅游文化营销传播。

而从整体的文化产业来看,演艺产业会是未来的一个爆发产业,而旅游类的文化产业将会成为主导力量,并且很可能将成为文化软实力的主要传播形式。

用文艺的表现手法及表演、传播当地的人文特点、文化渊源等,具备口口相传的营销特点,有利于广泛扩散。

早期的先行者如印象系列之印象云南、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等,都结合了地方文化特点,不仅打造了文艺作品的品牌,更建设了当地的文化口碑。

而后来的三亚千古情、又见五台山等大型互动的演艺,都一次次证明了旅游产业软实力的有效传播。

目前,有特色的景点及浓厚文化的旅游区域都在积极打造符合自身发展的文艺表现形式,包括影视城的搭建与观光,其实都是非常有效的旅游文化的传播方法。

四、多行业资本投入文旅,形成跨界并购的趋势
由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力发展,许多跨界融合的趋势会日益明显。

正是由于文化旅游产业的延展性是非常广泛的,更吸引了更多资本的关注。

文化产业 + 旅游产业,一共达到 15 万亿,这是非常大的数字,占到国家经济总量的15%~18%。

传统地产业如万达集团、恒大集团,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布局娱乐综合体,这些年更是将资本延展到文旅地产行业。

不仅如此,目前许多影视类创意产业园也开始投入文旅类的建设,如北京大兴的星光影视园,以星光影视城为全方位影视制作、录制为一体的影视文化创意园,在年初便开创了文旅产业基金,大力发展并投入文旅产业的投资并购计划。

又如星美影院最近也收购了亚洲娱乐产业公司,在影视旅游文化层面加码布局。

还有许多酒店集团,如锦江、如家等以酒店服务业的姿态也早早布局了文化旅游类的投资与并购,更有携程、去哪儿等互联网行业对文旅产业的布局等。

综上,多行业跨界融合文化旅游产业可见一斑。

五、追求文化特色,并文化特色小镇的模式趋势明显
文化与特色旅游业的结合,不但影响深远,对文化旅游业的经营持续力具备显著的效果,是新时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

近年来,许多著名的地方文化特色小镇如乌镇、古北水镇、沾花湾等被作为经典案例来参考。

很多地区也大力发展特色小镇,如皇城相府、福建土楼、安徽西递、彝人小镇、马嵬驿等。

将来,以文旅为主的特色小镇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

与沾花湾有南北异曲同工之妙的曲阜尼山,其特色文化景点工程目前只开展了一期,其以孔子文化为基点,将特色别院酒店坐落其中,并与孔子大学堂遥相辉映,形成别具特色的孔孟文化的发源地。

未来二期、三期等未开发完毕的工程,也会在未来结合新的特及延展文化中开发出来,其文化特色的标志非常值得期待。

无论是以保护为主的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还是以面向当代人们生活的新型特色小镇,这些都是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向上空间和明显趋势。

从 2018—2020 年的“十三五” 的后期阶段,“十三五”规划预计实现从“进行时” 到“完成时” 的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在将在各个领域里促进行业稳定增长、革新创造以及完善社会结构、优化民生问题等方面,都会看到积极贡献的一面,可以说文化产业在未来两年的各个领域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那么,在这样一个目标完成时的转变过程中,未来文化产业又会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1 . 文化科技融合全面推动,文旅创意领域尽显文化与科技融合新业态
正如“十三五” 规划所指出的创新规划,技术革新及创新永远是引领各个行业发展的循环动力。

未来两年是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创意的主阵地,互动影视、超感影院等新型产品开发的实现,将大家带入文化产业科技的时代。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而“十三五” 规划强
调的——推进“文化+” 和“互联网+” 的战略,促进互联网等高新科技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

也足以说明以高科技高性能的创新驱动各个产业结构性已经加速成为现在以及未来转变经济的利刃。

未来两年,我们会看到情感感知、新型人机交互、全息成像、虚拟现实、文化资源数字化将趋向更加成熟的业态。

数字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广度衔接,新型文化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将呈现体系化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对 IP 内容创作、 IP 产品研发以及文化模式创新的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迪士尼公司是著名的全球企业,它的历程充满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创新,成为全球追捧的标杆性企业。

大家对迪士尼生产的电影及电影繁衍品并不陌生,每一部迪士尼电影中都多多少少有着科技与内容的融合与创新。

它就是一家充满着创新历史印迹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型企业。

如在 Michal Lev-Ram“ 技术驱动的童话:迪士尼的科技帝国” 里是这样描述迪士尼,“1928 年的《汽船威利号》是首部“完全合成” 音效卡通片, 1937年使用多平面摄影机拍摄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1963 年建成的魔幻音乐屋展示出发声电动木偶,1982年拍摄完成第一部数字音响电影《幻想曲》, 1986 年就开始放映 4D 电影《伊奥船长》等,又如 2013 年使用带射频识别功能的腕带:魔力带……”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迪士尼不仅是影视娱乐帝国,更是世界上第一个尝试将电影制作成主题公园、开发电影衍生品的公司。

在授权商品之外,迪士尼在传媒网络特别是数字媒体方面也发展迅速。

人们在逐渐成熟及发达的经济社会生活中总是会对文化产业提出各种各样新的需求,而科技创新则刚好能够以新的技术手段来满足这种需求,我们国家的文化与科技在新业态的在“十三五” 规划下将会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融合。

而应运而生的专注科技及文化领域的企业也百花齐放,并在新的时代政策下积极开拓及发展。

它们的诞生和成熟发展也标志着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的繁荣。

2. 跨界融合越来越多,真正进入“旅游+” 的时代
2017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均GDP 已经达到 6.1 万元,可以说,中国已经即将全面进入小康时代。

正值“十三五” 规划期间,在即将到来的完成时间里,中国文旅产业的发展依旧是欣欣向荣,不断增长的势头。

而面临多面的跨界融合的呈现越来越多,全新的“旅游+” 时代正扑面而来,这将是一种新的全方位的生活方式。

“十三五” 规划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

尤其是针对乡镇、特色小镇、健康、养老等一些领域实施了很多有利政策。

这些政策将会引导整个文旅产业更加专注与提升旅游业的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
如 2018 年 2 月 4 日,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这也是“十三五” 规划的期间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家、康养基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对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养老等项目,研究出台消防、特种行业经营等领域便利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管理办法。

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

” 此项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旅游业发展所面临的资金压力。

未来,农业小镇、康养小镇等业态也将会成为一种新潮流,更体现“旅游+” 的多元发展。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国家对民宿、特色小镇等乡村文旅进行大力支持,积极促进各种形态的农业文旅项目发展。

再说到融合,只有融合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业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只有基于多个产业,才能向旅游者提供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及产品。

除此之外,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也是活跃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的形式之一,只要加强监管农村文化市场,未来能够预见乡村特色文旅业务也将迎来大发展。

“旅游+” 的理念正在与各个行业不断融合。

经调查数据显示,“从全球范围看, 69% 的游客将在 2019 年计划新的旅程,各个年龄
层的游客都在寻求新的旅游体验。

” 未来,随着旅游经验的丰富,越来越多全球旅游意识的逐渐统一,越来越多的国民将对新型的旅游方式产生兴趣,类似游轮、房车、登山、背包旅行、探险旅行等带来全新体验的旅游得到更加广泛更加安全的推广。

类似这种新型的旅游需求也将在未来的文旅形式中催生旅游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文化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全面融合必将激发整个旅游市场新的活力。

可以说,文化旅游产业是未来“十三五” 的重点规划与建设的支柱性产业,国家为文旅游产业提供了许多有利政策,也带来了文化旅游产业新的格局与蓬勃生机。

在未来即将完成“十三五” 规划时期,文化旅游必然成为新时代人们满足新生活的精神追求的具体体现。

文化旅游业的关联性特征,既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又拓宽了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

旅游业的综合性和关联性特征,也决定了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备融合发展优势的战略性产业。

旅游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多元化的细节追求与满足给文化旅游业增强了新的模式导向与发展,从而带动了新的资本介入模式,形成新型的跨界融合的趋势发展,使中国广阔地域的特色及特色文化有了更多面的体现与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