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利特的电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药理作用
同其他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一样,伊布利特 主要作用于 K+ 通道[1]。由于心脏不同组织中细胞结 构特点的差异,导致伊布利特对于不同组织所产生 的作用效果不同,进而发挥作用。 1.1 对离子通道的作用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共分为五个时相:0 相即除 极期,此期 Na+ 大量迅速内流;1 相即快速复极初 期,此期有短暂的 K+ 外流和 Cl- 内流;2 相即缓慢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0,41(3):144耀 149 Journ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伊布利特的电生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CN 53 - 1221 R
杨雅舒,宋旭东,刘 磊,阙冬冬,余文杰,杨平珍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 广州 510282)
[Key words] Ibutilide;Atrial flutter;Atrial fibrillation
心房颤动 (房颤) 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心律失 常,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伊布利特作 为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地应用 于房颤、房扑的转复。伊布利特是一种甲基磺酰胺 的衍生物,结构与索他洛尔类似,为 III 类抗心律 失常药[1],由于其电生理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独特性, 导致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 (action potential daration,APD) 延长,以及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ive period,ERP) 增加,进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 作用。随着近年来科技的进步及研究的深入,伊布 利特这一药物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认识与关注。
伊布利特的主要电生理作用即抑制 3 相 (快速 复极期) 的 K + 外流[2],即高度选择性地阻断了钾 通道 (IKr),延缓 3 相复极化的进程,延长了动作 电位时程。除此之外,伊布利特还具有促进 2 相 (平台期) Ca2+ 和 Na+ 内流的作用[3-4]。基于这两种 作用效果,导致了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 (APD) 延长,以及有效不应期 (ERP) 增加,进 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1.2 对心肌组织的作用
第3期
杨雅舒,等.伊布利特的电生理作用及临台期,Ca2+ 和少量 Na+ 内流与 少量 K+ 和 Cl- 外流形成平衡,即所谓平台期,而 在平台期的后期阶段,延迟整流钾通道 (IKr) 打 开并允许心肌细胞在钙电流下降时开始复极化;3 相即快速复极期,此期钾通道 (IKr) 打开,K+ 大 量外流;4 相即静息期,此期由 Na + / K + ATP 酶支 配,回归静息膜电位。
无论是对于心肌细胞的电活动,还是心脏的特 殊传导系统的电传导,伊布利特均有抑制作用。 1.2.1 对心脏传导系统的作用 伊布利特对于心 脏传导系统的电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减慢窦房结 的自律性[5]、 抑制房室结及浦肯野纤维的电传导及 延长旁路的有效不应期。在 Glatte 等的研究中[6], 通过对给予伊布利特后的患者进行电生理检查,发 现伊布利特不仅具有延长房室结、浦肯野纤维不应 期的作用,亦具有延长旁道不应期的效果,故而伊 布利特可降低预激综合征患者心动过速发生的比 例。 1.2.2 对心肌细胞的作用 总的说来,伊布利特 对于心肌细胞的电活动具有抑制作用,但体现在心 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作用效果有所差异。对于心 室肌细胞而言,伊布利特具有延长动作电位有效不 应期及复极化过程的作用。Wood 等[9]通过对 55 名 可诱发单型性持续性室速的冠心病患者予不同剂量 的 伊 布 利 特 后 , 在 48 名 可 评 估 患 者 中 , 21 名 (44%) 患者在电生理检查时无法诱发持续性室速。 同时,试验证实,静脉应用伊布利特后,心室有效 不应期、QTc 间期和心室单相动作电位持续时间均 有延长。在 Buchanan 等[10]的另一项研究证实,伊 布利特可延长心室不应期及动作电位时间,因此具 有抗室性心律失常及降低除颤阈值的作用。Mauricio 等 的 [11] 研究亦证实了伊布利特应用于难治性恶 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
[收稿日期] 2019-08-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资助项目 (81860254);南方医科大学临床研究启动计划项目 (LC2016ZD022) [作者简介] 杨雅舒 (1992~),女,云南保山人,医学硕士,住院医师,主要从事心脏电生理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 杨平珍,E-mail: y.pingzhen@
China)
[Abstract] Ibutilide,a derivative of methylsulfonamide,with the structure similar to sotalol,is a class III antiarrhythmic drug. It is used in atrial flutter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However,ibutilide is not only with a good effect of antiarrhythmic but also with a risk of ventricular arrhythmia. Therefore,it is very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indications,contraindications and the treatment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ibutilide.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butilide.
[摘要] 伊布利特是一种 III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甲基磺酰胺的衍生物,结构与索他洛尔相似,目前临床 上常运用于心房扑动 (房扑) 和心房颤动 (房颤) 的转复。然而,伊布利特在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疗效的同 时,亦存在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故把握好伊布利特的适应征、禁忌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时相应的处理措施十分 重要。就伊布利特的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伊布利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 [中图分类号] R9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610X (2020) 03-0144-06
Electr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Ibutilide
YANG Ya-shu,SONG Xu-dong,LIU Lei,QUE Dong-dong,YU Wen-jie,YANG Ping-zhen (Dept. of Cardiology,Zhuji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Guangdong 5102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