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四川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
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用以概括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两个词是()
A:“培养”和“推动”
B:“制约”和“促进”
C:“影响”和“干预”
D:“共性”和“个性”
参考答案:B
2.对诗句“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汉乐府诗歌
B:这是一首边塞诗
C:这句诗歌与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异曲同工之妙
D:“半生死”指死生各半,谓出生入死,英勇奋战
参考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名师详解】这句话出自高适的《燕歌行》。

”半生死”是虚指,而不是真
的说生死各半。

因此本题选D。

3.《荷马史诗》中有大量人的神化和人化的神,下列作品中同样有类似描述的
是()
A:《西游记》
B:《镜花缘》
C:《封神榜》
D:《聊斋志异》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荷马史诗》中描写了许多神,但是这些神的身上也有不少人
类才应该有的缺点。

中国的《封神榜》中也有类似的描写。

因此本题选C。

4.“两朝开济老臣心”中的“老臣”是指()
A:诸葛亮
B:杜甫
C:刘备
D:李斯
参考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杜甫重要作品的了解。

【名师详解】这句话出自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主要写的是蜀相诸葛亮。

因此本题选A。

5.格式塔心理学派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提出的()
A:模拟学习实验
B:观察学习理论
C:掌握学习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参考答案:D
格式塔心理学家苛勒根据黑猩猩的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

该学说认为
学习不是一个试误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本解析由张恩凯提供)
6.学习积极性的核心内容是()
A:学习兴趣
B:学习动机
C:学习方法
D:学习过程
参考答案:B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学
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都与学习动机有关。

7.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B
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

8.“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说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A:先导性
B:感染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参考答案:D
“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反映了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9.“狼孩”的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参考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这部分知识需
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人作为自然界发展水平最高的生物,其生存方式已根本区别于
其他任何动物。

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都
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

人类历史上陆续发现的狼孩、熊孩、羊孩等,虽然回到人类社会时已经长大,但由于他们自幼脱离人类社会,缺乏社会化经验与刺激,因而无论如何都难以在人类社会中正常生活。

他们虽在身体结构上属于人类,但由于缺乏社会化,没有获得人的语言和意识,因而他们也不具备人的心态,在实质意义上完全是兽类的成员。

因此本
题正确选项为D。

10.在良好的环境中,有的人却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走向与环境所要求的相反道路;在恶劣的环境中,有的人却出污泥而不染。

这种现象说明()
A:人的发展不受环境的影响
B: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C:好的环境不利于人的发展,坏的环境更对人的发展有利
D:人是环境的奴隶,个人发展是好是坏,完全由环境来决定
参考答案:B
人们接受环境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为()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参考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春期的年龄划分”,这部分知识需要
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少年期是ll、12岁到l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
相当于初中阶段。

它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12.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C
通过对教育理论的了解可知,在教学的要求、内容上的“一刀切”严重违背
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3.作为1934年世界杯主办国首相的墨索里尼几乎包办了比赛的所有组织工作,以实现其把世界杯变为宣扬法西斯主义工具的初衷,借此重温罗马帝国辉煌,
鼓吹大国崛起。

这段文字表明()
A:墨索里尼希望重塑罗马帝国的辉煌
B:墨索里尼十分重视世界杯的举办,事必躬亲
C:世界杯曾一度成为政治的奴役和工具
D:政治人物对于体育赛事的过分关注通常包含政治目的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名师详解】“以实现……初衷”是文段主题句,墨索里尼几乎包办了世界
杯的所有组织工作,是因为他将世界杯当成其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

A项认
为其希望重塑罗马帝国的辉煌是对文意的片面理解,排除。

B项是对文意的
曲解,也应排除。

不能因为这一届世界杯就片面地认为过分关注体育赛事的
政治人物通常都会抱有政治目的,D项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14.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参考答案:B
教师的专业情操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带有理智性的价值评价的情感体验,
它是构成教师价值观的基础,是构成优秀教师个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专
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

15.()向来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A:自我反思
B:在职教育
C:职前培养
D:入职指导
参考答案:B
在职教育相对于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因此是教师专业发展最为关键的环节。

16.当代教师的质量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方面
A:政治素养
B:教育素养
C:专业素养
D:平等关系
参考答案:C
专业素养。

专业素质即职业素养或专业要求,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素质、教育专业素养、人格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等方面。

17.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参考答案:B
教师职业开始出现于奴隶社会初期。

1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
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
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
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
参考答案:C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

【名师详解】关注学生阶段是教师成长的第三阶段,而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

19.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参考答案:A
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20.现代教师观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作用。

A:教师的权威
B:学生的主体
C:社会参与
D:教师和学生的共同
参考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现代教师观的了解。

【名师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现代教师观。

为了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现代教
师观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本题选D。

21.教师专业化尝试是从建立专门的()开始的。

A:教育行政机构
B:学校制度
C:师资培训机构
D:教育法律法规
参考答案:C
在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班级授课制实施后开始了教师的系统化培训。

1685年,法国天主教人士拉莎尔首创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西方国家教师职业向着规
模化和专门化方向发展。

22.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表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创造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参考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名师详解】教师劳动具有连续性、复杂性、示范性、创造性等多个特点,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充分体现。

因此本题选B。

23.“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A:统筹兼顾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因材施教
D:立足长远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以人为本”学生观的了解。

【名师详解】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

即因材施教。

24.教师的教育机智充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示范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D
25.留白是我国古典绘画中常用的艺术手法,指作者在创作中为了更充分地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以营造出“此处无物胜有物”之境。

这一理念体现在教育中,要求教师()
A:把任何道理都对学生说透、说尽
B:对学生放之任之
C:留给学生独立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反省的机会
D:抓紧课堂,放松课外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考生对艺术鉴赏一般规律的运用能力。

【名师详解】留白,即故意留有一定空白,留有一定余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千叮咛、万嘱咐,把学生逼得太紧不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相反,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晾一晾”,留一个缓冲的余地,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

26.“行教”是指用教师的()教育影响学生。

A:人格魅力
B:品德修养
C:思想观念
D:实际行动
参考答案:D
“行教”突出的是教师的实际行动在学生中的示范性影响。

27.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2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参考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劳动特点的认识。

【名师详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说明教育是一种长期性的劳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因此本题选A。

2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体现了教师()角色。

A:研究者
B:传道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参考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

【名师详解】教师职业的角色是多样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说明
教师具有传授社会传统道德、正统价值观念的使命,是其传道者角色的体现。

因此本题选B。

30.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授业、解惑者
B:示范者
C:管理者
D:心理医生
参考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角色的了解。

【名师详解】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里,学生学习的对象都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即所谓“润物细无声”。

这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因此本题选B。

31.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

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

A:传道者
B:解惑者
C:管理者
D:示范者
参考答案:D
【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教师角色。

【名师详解】教师职业角色的最大特点是多样化。

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体现了教师的示范者角色。

3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

【名师详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参与性为前提。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33.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
A:半专业
B:专门职业
C:非专门职业
D:准专业
参考答案:B
34.当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时,这个阶段是()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长阶段
参考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教师成长的三阶段论。

关注情境阶段的教师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显然关注
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阶段即为关注情境阶段。

故本题选B。

35.体现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根本不同的是()
A:教书育人
B:为人师表
C:奉献性
D:长久性
参考答案: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根本特征的了解。

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根
本不同在于,教师职业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

他们是国
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的职责是不但要教会他们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
世的道理,即所谓教书育人。

因此本题选A。

36.《教育规划纲要》指出了我国当前教育的战略主题,其中包括以发展()为重。

A:素质教育
B:德育
C:能力
D:全面发展
参考答案:C
此题应选C,理由是《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
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素质教育的实施要以德育为先、能力
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以学生的健康为第一,以学生的身心健康、走向社会、终身学习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37.目前通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自()开始施行的。

A:2006年12月29日
B:2006年6月29日
C:1995年9月1日
D:1994年1月1日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育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1995年3月18日修订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因此本题
选C。

38.教师申诉制度是我国教师法规定的一项救济制度,以下不属于该项制度特点的是()
A:是一项正式的法律救济制度
B:是一项专门性的申诉制度
C:是一项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D:是一项民事的申诉制度
参考答案:D
第一,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申诉制度。

这种法定性,使教师申诉程序具有了法律的确定性和严肃性。

第二,教师申诉制度是一项专门性的权利救济制度。

它是为教师这一特定的专业人员设立的,只能由教师或其代理人提出。

第三:,教师申诉制度是行政性的申诉制度。

它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对教师申诉,在其行使职权范围内做出行政处理的制度。

其行政处理决定具有行政法的效力。

3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起开始施行。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C:1986年2月16日
D:1999年3月
参考答案: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本法自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起施行。

40.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年。

A:1993
B:1995
C:1998
D:1985
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1993年。

41.在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上,《教育法》规定我国教育实行()原则
A:统一管理
B:分级管理
C:分工负责
D:分级管理.分工负责
参考答案:D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

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

42.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A:全部
B:四分之三
C:一半
D:三分之一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因此本题选C。

43.我国原《义务教育法》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开始实施的时间分别是()
A:1986年9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B: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7月1日
C:1986年7月1日和2006年9月1日
D:1986年9月1 日和2006年7月1日
参考答案: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我国正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44.根据我国教师法规的有关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与“品德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A:给予撤销
B:宣告中止
C:永远丧失
D:公告无效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
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收缴。

45.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参考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义务教育法》。

【名师详解】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
部门应当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因此本题选C。

4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
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这体现在教学中学生具有()
A:生存的权利
B:安全的权利
C:人身自由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
参考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生权利的了解。

【名师详解】学生的权利一般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教育法赋予的权利,是国家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一些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人身自由
的权利。

题干所述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具有受尊重的权利。

因此本题选D。

47.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视而不见、不问不管或对学生讽刺、挖苦、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这都是明显的违犯师德韵行为,违犯的是现行中
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要求中的()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爱国守法”
参考答案:A
《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不讽刺、挖苦、歧视
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8.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教师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A:责令其限期改正
B:给予行政处分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对其处以罚款并责令改正
参考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了解。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地方人
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
责令其限期改正。

”因此本题选A。

49.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
A:纪律处分
B:行政处分
C:经济处罚
D:警告处分
参考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我国《教师法》的认识。

【名师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

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
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因此
本题选B。

50.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
A:隐私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教育权
参考答案:C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丰富的是人身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