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常见的负性心理记性差不一定是痴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休老人常见的负性心理/记性差不一定是痴呆
作者:
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1年第01期
退休老人常见的负性心理
文/陈燕琳
虽然很多老人都能够坦然地面对退休生活,并很快地适应,但也有相当一部分老人不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心理社会学家调查显示: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的老年人约有85%,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因为退休前后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还因为老年人退休后存在很多的心理误区。

一、失落心理在职时不论职务高低,都有一定的工作任务、活动范围和社会地位,一旦退职后,停止工作,多年形成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在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影响自身的心理平衡,不少人会出现失落心理,尤其是退休前身居领导岗位的人,昔日门前车水马龙,退休之后门前冷落鞍马稀,这种失落心理尤为突出。

对于步入退休阶段的老人来说,年老退休是很自然的事,应积极调整情绪,建立新的心理平衡,尽量减轻和缩短不适应的过程。

二、无用心理不少退休的老人自认为是船到码头车到站,走到了人生的尽头,自己已经是无用之人,因而情绪低落,终日消沉,什么都不去想,什么都不感兴趣。

这种心理也是对自身健康不利的。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现实生活中,退休后仍然余热生辉者,大有人在。

生活的道路是要自己去走的。

三、无聊心理不少老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一旦退休,原来的工作没有了,就会感到生活无聊、心境消沉,新的事情又不愿去开拓,很容易产生无所事事、无聊的消极心理,这会加速大脑皮层功能减退,促进自己的老化。

其实,只要自己愿意做,可做的力所能及的新事情多得很,譬如:社会应聘、社区服务、社会公益事业、老年活动等,甚至家务事也是可以做的,从中你可以找到不少乐趣,会把自己带到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境地,对健康大有好处。

四、自卑心理退休后,原来的同事自然和你接触会更少,不能就认为别人遗弃了你,不尊重自己,甚至产生自卑心情。

退下后要学会正确对待,自己应尽快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兴趣,在新的活动中,结识新朋友,不计较别人的态度,不受环境的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五、多疑心理退休后,人老了,有时就可能表现出敏感多疑、主观固执,喜欢听别人说三道四、或者议论别人的是非,但很可能是片面、不实际的。

退休后,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修养,乐观自重。

总之,退休是自然规律,老人要正确认识退休,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积极培养生活情趣,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在新的环境中去寻找乐趣,丰富人生,才能健康长寿。

记性差不一定是痴呆
联想法记忆有助于防遗忘
文/许天红
很多老人抱怨记性越来越差,比如找不到老花镜,一接电话就忘记了灶火上的开水,他们很担心得了老年性痴呆。

医生通过了解,发现老人对年轻时的事情却仍记得,这说明老年人的长时记忆并未受损,不是老年痴呆。

老年人应该了解什么叫遗忘。

遗忘是对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知识和经验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

人不可能什么都记得住,大量不需要记住的事情都会被忘掉;即便是必须记住的事,也不可能将它们全部记住,这属于正常现象。

老年人经常出现的健忘,主要表现为近事遗忘。

换句话说,老年人容易忘记刚发生的事。

例如:打起电话时,忘记正在烧开水;转眼间忘了刚才见面熟人的手机号码;忘了刚邀好与朋友一起逛街的事,而忙于去做午饭。

如果老人发生脑器质性等严重疾病,如老年性痴呆,才有可能影响长时记忆。

另外,如果老年人连自己密切相关的事情都严重遗忘,影响到当前的生活质量,才是老人的病态遗忘症。

心理医生建议记性差的老人先做个详细的体检和精神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记忆的影响。

其次,勤动手、勤动脑、多散步、多做操、多读书看报,记忆力是越用越好使。

相关阅读
多种办法助记忆。

准备一个备忘录,随时随地记笔记。

一次只干一件事,不可一心二用,切莫一边炒菜一边打电话,一边看书一边聊天。

凡是要记住的事,多念叨几遍,用重复记忆的方法加深记忆。

联想法记忆。

用形象的事物代替抽象的名词。

如用“水立方”这个建筑形象代替新朋友“李丽方”。

多吃鸡蛋、瘦肉、鱼、全麦、紫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豌豆等食品,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以增强记忆力。

按揉百会穴、太阳穴、内关穴、神门穴、三阴交穴位,舒通筋络,也是增强记忆力的好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