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主题班会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的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主题班会提升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的策略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已经注重起德育教育,并积极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并落实德育教育”,进而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

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个性化思想,面对各类思想时存在自己的认知,会在学习德育观念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拥有自己的见解,甚至是与德育观念相左的见解,这对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需要根据高中学生实际特点、实际情况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班会是班主任教师围绕一个主题引领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而创建的会议形式,可以围绕德育设定主题并引领学生进行学习、探讨,可实现德育具有针对性并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德育;主题班会;教育时效性;教育策略
引言:
学校是实施并有效落实德育工作的重要领域,在德育工作中采取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实现德育工作不断深化、拓展与延伸,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显著提升德育工作实施效果、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1]。

高中阶段的德育工作应积极采取班会的形式,充分利用班会拥有的优势促进德育教育效果有效提升,进而达到德育教育实施目标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主题设定,与学生实际相关
班主任在开展主题班会时,需要先设定一个主题,并根据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中,将自己的思想见解清晰地阐述出来。

班主任在设定主题时,应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实际相关,只有主题内容与学生产生联系,才能引起学生重视、积极地将自己的认知与想法阐述出来,进而达到提升主题班会开展效果的目的[2]。

例如,班主任可将日常与学生接触时挖掘出的问题作为主题内容,比如当代
学生生活过于安逸,在生活中受到父母过多的溺爱,缺乏劳动意识的同时也未能
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经常会产生在道路上随意垃圾的现象等,班主任可以
围绕“劳动”开展主题班会。

完成主题设计后,班主任要对主题班会的内容进行
设计,实现学生在探究中能够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有
效改正学生错误思想与行为的同时,实现主题班会开展的目标。

比如,可以设计
如下内容: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比如:“你是怎样认
知劳动的?你认为环卫工人应不应该受人尊敬?我们需不需要尊重环卫工人的劳
动成果?”其次,班主任在倾听学生见解并掌握学生的思想认知后,可以采取案
例教学法、换位思考的引导策略,利用“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而未受到他人尊重”的案例,让学生认知到尊重是互相的,并不会因为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而受到他人
的尊重;利用“如果你的劳动成果被人破坏,你的感受是什么”这一换位思考的
话题,让学生阐述出自己的感受,进而认知到自己以往未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时对
方产生的感受,班主任再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育观点引导学生,进
而改变学生错误思想认知并健康成长。

二、开展班会,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班主任在完成主题设计后,在开展班会时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可以让学生
对整个班会的开展过程进行设计与实施。

这一策略可以采取轮换的方式开展,可
先预算出这一学期总共要开展几次班会,将学生均分后形成小组,并按照座位顺
序对形成的小组学生进行排序,每周开展一次班会则按照排列的顺序,让相应的
小组学生对班会实施的过程进行设计、主持、组织,而班主任则对整体过程进行
把控,在发现学生主持、组织中遇到困难时,或者班会未能继续开展时,班主任
要及时参与其中,帮助学生有效组织班级学生开展,进而促进班会顺利开展。

例如,班主任每周班会开展之前设定好主题后,将这一主题告知给这一周主
持班会的小组学生,由小组学生共同商讨、确定班会开展的过程、步骤,班主任
要对小组学生设计的过程与步骤进行审阅,将其存在的不足挖掘出来,实现落实
到实际中的班会策略可以显著提升德育教育开展的效果、促进学生能够全身心参
与班会中来、积极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参与班会的过程可
以有效改变学生错误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进而快速实现德育教育
目标。

同时,班主任可让每位学生对主持的小组进行评价,可采取给予分值的方式,并在期末评选出分值最高的小组,小组内成员可获得相应的奖励。

班主任还
要在班会开展后对主持的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并采取发展性评价策略,对每位学
生的优势进行赞扬、鼓励学生改善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心并积极
参与班会主持,促进学生在主持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理解德育观念、促进学生个性
化成长。

三、注重辩论,提高效果
要实现正确的德育观念能够植入学生的思想意识,并成为学生行为准则,需
要学生的思维能够在参与班会时充分运用,还要将自己的想法、见解表达出来,
但是每位学生的个性不同、生活背景不同,会存在不同的思想与见解,班主任要
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快速实现,应采取措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够在班会中充分运用,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开展,但是在实施这一策略时,需要班主任与主持的学生有
效把控班会开展的过程,促进班会顺利开展、避免不良现象发生。

例如,在开展“我的青春谁做主”主题班会时,这一主题班会开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自己与家长之间存在的问题的目的,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拥有了独
立思想,并且还存在着叛逆心理,在生活中经常与父母产生“争吵”,争吵的原
因大多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方向”,父母认为学生应该听从自己的安排,毕
竟学生缺乏社会阅历与经验,而自己经验丰富,学生听从自己的安排能够更好的
成长与发展,而学生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与认知,想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主。

班主任在开展这一主题班会时,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一方为认同父母、一方为
不认同父母、一方为两者都有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进行站队并进行辩论。

班主任则对过程进行把控,若辩论停顿可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辩论,进而提升
主题班会开展的效果。

最后,班主任对这一事件给出合理化建议,并引导学生拥
有正确的思想面对这一问题,还要对父母拥有感恩之心,无论父母言行怎样,其
出发点都是“爱”学生。

结束语:
高中德育工作应注重与主题班会的结合,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具有的针对性特点,促进德育开展具有针对性,进而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良好的引导任务,帮助学生认同德育观点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许光英. 浅谈如何提高班会课的德育教育效果[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2(1):3.
[2]林宏波. 浅谈如何利用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