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书分类、索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图书分类
1、图书分类的定义
2、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任务
3、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
4、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作用
5、学校图书馆(室)的图书分类
6、图书分类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7、图书分类的工作程序
8、图书怎样分类
9、图书分类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0、练习
在图书馆工作中,揭示藏书内容的方法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按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来揭示和组织藏书的方法,称为图书分类法。
什么是学科?简单的说,22大类就属于学科。
另一种是按图书内容的主题名称来揭示和排检图书的方法,称为主题法。
对于学校图书馆来说,图书分类法是提示和组织藏书的主要方法。
1、图书分类的定义
图书分类就是依据图书内容的学科属性及其它特征,将图书馆的藏书分门别类地、系统地加以组织和揭示的方法。
类,是指一组具有某一共同属性的事物,类是一个概念,一类图书就是指一组图书在某种性质上彼此相同的图书。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群”和“类”就是这个意思。
类在图书分类的习惯上又称为类目,比如“G63”,中等教育里的“G”就叫类目;每个类目都要给出相应的名称,这就是类名。
“63”就是类名。
类名不仅仅是为了给予类的称呼,而且是为了区别于其他的类,规定了该类的性质和范围。
图书分类的标准有两种,主要标准和辅助标准,图书的主要标准就是指图书本身所特有的、最主要的、有决定性的内容,这是决定这本书类名的关键。
我们在分类中,一定要切记主要标准是图书分类首先要考虑和运用的标准。
一本书由于分类的标准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分类结果。
因此,
图书分类时所依据的工具------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时所遵循的规则-------图书分类规则(自定)
2、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任务
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任务主要有以下3项:
①提示每一种图书的学科知识内容及其它特征。
这里有一个图书馆小知识,即“种”与“册”的区别。
“种”是类目相同的图书,一种图书可以有1-2或5册图书或更多,这就叫复本;一册书就是一本书。
我们分类时,是以“种”进行分类,以“册”来进行加工。
统计图书数据时,当你看到种类和册数时,你就可以加以区别统计了。
②同其所同,异其所异,把学科性质相同的图书聚集在一起,不同的加以分开。
③根据各类图书的亲疏关系,将藏书组成一个体系。
称为“藏书体系”。
3、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要求
图书馆藏书越多,类目也就越多,众多类目的分类体系是无法凭记忆来确定其先后次序的,因此,就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图书分类法。
图书分类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即“归类正确,反映充分”。
这是对图书分类的最起码、最主要的要求;“前后一致,方便检索”这是对图书分类的特有要求。
4、学校图书馆图书分类的作用
让读者可以按照不同的知识门类在目录表中查找到他所需要的图书;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目录表宣传和推荐各种门类的图书。
例如:一位老师很想查阅有关初等教育方面的图书,就可以通过在目录表中的提示查找到,比如:G62;又如:某个学生想查阅《汉语成语小词典》,可是这本书馆内没有,但有《现代汉语成语词典》,虽然第一本书没有查到,但可以通过类目表Z3找到与其内容相关或相近的图书。
特别是
学生读者,往往会不知道书名,只想借阅某一方面的图书,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或指导自己学习,这就可以通过目录表来解决,而不会因不知书名而对茫茫书海而望书兴叹了。
5、学校图书馆(室)的图书分类
图书分类法是做好图书分类工作的基本条件。
图书分类是一种难度较大的工作,是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关键部分,比较难,现在编制的大家手中的这个分类资料,是考虑到目前我们地区许多小学的经济状况,结合小学的实际藏书情况,还要考虑到将来学校发展的情况编制而成的,小学图书资料的分类,基本是粗分,有的地方进行了细分,如G62初等教育部分,因为这部分图书在小学的图书馆中可能比较多,而且与学校教育范围相关。
因此,它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小学图书馆一段时期的分类需要了。
6、图书分类工作前的准备工作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
给一本书进行分类,从而决定每一种书
在分类体系中的位置,也就是归类,通过图书分类工作,使每一种书都要得到一个分类号,又称为“给号”。
图书分类要求图书归类要确切,能够正确反映出这本书的性质,否则,就会造成乱分,造成图书之间的混乱,一定要“归类正确,反映充分”、“前后一致,方便检索”这是对图书分类的最起码、最主要的要求。
所以,一定要让每一种图书都能够在图书分类法中找到相应的正确位置。
所以,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
图书分类前的准备工作有以下两点:
(1)、熟悉图书分类法
要认真学习、熟悉和掌握分类法的类目设置和使用方法,掌握各大类的收书范围,分类规则和给号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分类工作熟练地使用图书分类法。
(2)、制定图书分类细则
图书分类工作细则,是馆内根据自己馆的分类情况制定的。
制定图书分类细则,是为了使图书分类工作不受分类人员因为工作调动或对分类意见不统一而制作的。
规则
里,对在分类中常出现的一些特殊问题做出了要求。
图书分类工作细则规定后,就要认真遵守,不要轻意和随意改动,这样才能达到归类正确、前后一致的分类要求。
(3)、准备必要的参考工具书
在图书分类工作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这就需要求助于各种参考工具书,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各种字典辞海: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辞典》、《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古今以名大辞典》等。
②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③年鉴手册:《教育年鉴》、《教育手册》、《中国百科年鉴》等
④书目索引:《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文史书目》、《二十五史人名索引》等
⑸历表年表:《中西日历表》、《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等。
以上仅是一个简要范围,各馆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
但是,起码《新华字典》
或者《现代汉语辞典》是必须要有的。
8、图书分类的工作程序
(1)、图书查重
图书查重是图书分类的首要工作,也是保证图书分类质量的关键。
查重就是要查明将要分类的图书在馆内是否以前已经收藏并且分编过。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分类,查重所依据的是书名目录。
由于时间关系,组织目录部分就不讲了。
因小学馆的书不多,也可以在图书登记财本内进行查重。
(2)主题分析
对图书的内容或主题进行分析称为主题分析。
分类时,如果不了解图书的内容性质就很容易分错类。
所以,必须要对新书内容做认真、详尽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分析,弄清这种书所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书中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等,也就是它究竟是一种什么内容的书,图书内容
多种多样,错综复杂,要从书名、内容提要、目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才能较正确地进行归类。
③给分类号
给号时,一定要注意正确性和完整性,既不能漏掉一个符号,也不能多一个符号,更不能写错一个符号,无论是“漏”、“多”、“错”都会给后面的工作带来影响,或返工、或给排架带来不顺畅、给读者检索带来困惑的结果。
例如:I247 当代文学作品,如果不认真,漏掉一个“4”字,就变成I27,变成“民间文学”了;如果把“I”错为“G”,G247就变成“群众文化活动”了。
因此一定要细心、认真对待每一项分类。
④给书次号
图书通过归类得到了分类号码,但同类图书往往有许多种,如果不作进一步的区分,它们的先后次序仍然很难确定,比如H31英语类,H31不同著作的书很多,为了区分和排列同类图书,还需给每一种书一个书次号。
这个问题下面在索书号中会详细讲到。
8、图书怎样分类
(1)基本部类和基本大类
中图法中有5个基本部类和22个基本大类。
① 5个基本部类
列表如下:
马列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 马列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哲学………………………….………………………….B 哲学
社会科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自然科学………………………………………………….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理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学、卫生
S 农业科学
T工业技术
U交通运输
V航空、航天
X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
综合性图书…………………………………………….. Z综合性图书
从这个表上看出,基本大类的归属关系,从B类哲学后始,凡属于社会科学类的图书就在C类---到K类之间,自然科学类
的图书就在N类---到X类之间,熟悉以后,书一到手,基本就知道分类要往哪里走了。
②《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基本大类(22大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
在22个基本大类是对图书类别的一个大的、全面的概括。
因为小学图书少,所以分类宜粗分,不宜细分,如果在有条件的中学或中专,就可以进行细分了。
(2)分类方法
①普通图书分类
例如:《小学英语教参书》,在分类人员的意识里,就要有一种这是一本“初等教育/小学/英语/教参书”这样的一种概念认识。
对照现在大家手中的分类资料,从22个大类中找,看看它应该在什么位置?应该属于哪一个大类?
这本书的分类号是:G623.31。
其分类号码来源是“G教育、62初等教育、3各科
教学法、教学参考书、31英语”
再例如:《小学生试题练习书》,我们
来找一下它的分类应该是什么。
面对这样一
本书,我们首先应该有一种什么概念?“初
等教育/小学生教参书/试题”,有了这样一
种概念后,就可以按刚才的方式去找了,先
找大类:G教育,G62 “初等教育理论(含
小学部分)”,再找小学生教参书G624:教材、课本、学生参考书(补充教材、学习资料、
习题、试题与题解、课外读物、学生手册等)。
这本书的分类号就是G624。
其分类号码来源“G教育、62初等教育、4学生参考书、试
题与题解”。
下面举几个例子
(1)《小学英语教参书》入G623.31
分类号码来源是“G教育、62初等教育、3
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31英语”。
(2)《小学生四年级算术试题集》入G624 分类号码来源“G教育、62初等教育、4
学生参考书、试题与题解”
(3)中国小说《红岩》入I247.5或I247.51 I247.5 分类号码来源“I文学、2
中国、4小说、7当代作品、5新体长、中篇
小说”
I247.51 分类号码来源“I文学、2中国、4小说、7当代作品、5新体长、中篇小说、1革命斗争小说”
外国小说:(不按时代表分了)
(4)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入I512.4
分类号码来源“I文学、512苏联、4小说”;
(5)英国小说《简爱》入561.4
分类号码来源“I文学、561英国、4小说”;
(6)美国小说《达、芬奇密码》入712.4 分类号码来源“I文学、712美国、4小说”;
《康熙皇帝传》入K82
(7)分类号码来源“K历史、2中国人物传记”。
提示:
其他如果能细分,可以入下面分。
例如:
小说作品:《平淡的生活》可以入到I247.5或I247.57,小学馆因书不多,中国小说就可以全部入到I247.5就行了,如果图书增加了,或想分得更细一些的话,就可
以入到I247.57。
建议,如果你不想入I247.57,那你也看看,为什么要入到I247.57,I247.57是什么内容。
这样,可以增加你对分类法的理解程度。
②特殊图书分类要组配
分类时,有时会碰到百科全书、辞典、类的综合性图书和期刊、连续性出版物,需要用组配符号进行,组配符号用“:”来表现。
例如
百科全书类:
《初等教育百科全书》,其分类号:Z28:G62
《汉语百科全书》入Z28:H1
辞典类:
《红楼梦人物辞典》入Z38:I2
《化工辞典》入Z38:TQ
期刊类(在期刊讲)
③分类做主题分析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分辨
课外读物G624.3、I28儿童文学和科普读物N49、综合普及读物Z228的分辨1)、课外读物G624.3,我认为是指与教材、教学参考书相对的读物,叫课外读物,
比较常见的是带有拼音的读物故事,因为,带有拼音的读物是专为小学生准备的和创造的作品,是帮助他们进行学习的辅助读物。
2)、儿童文学I28是指儿童的文学,首先“儿童”,他不是专指初等教育里的儿童,而是指所有的儿童,文学这个概念也很广,有小说、诗歌、散文、戏曲、故事、童话、寓言、图画故事等,但无论多少,都和儿童有关,它和课外书是有区别的。
3)、科普读物N49,要紧扣“自然科学”的概念,如内容中较多方面涉及到“自然科学”,描写手法中形容词少一些,如《小学生知识丛书:动物界的知识》就入此;
4)、综合普及读物Z228,内容中“自然科学”成分占得少,如《发展中的世界》,其内容是描述世界上各种工业、农业情况的发展,进步及将来的状态,就属于综合性普及读物,就入Z228。
5)、科普读物与专论的分辨
科普读物的描写手法是用文学手法进行的,它是用文学手法对科学道理、科学现象进行描述和讲解,就是用文学的方法讲解科学的道理和现象。
如《动物世界中的鸟
类》,如果在书中对各种鸟的外形、习性等都做了详细讲解,并且是用文学手法进行生动和形象描述的,我们就把它入到科普读物N49。
如果专论这只鸟属于什么科,它的肌肉组织,个体发育、管理、标本等就入Q95(动物学)。
但以上也并不是绝对的,还是要仔细看了作品的内容后再做分类。
6)、其他
G4与G6的区别,4是总论,各种学校的都有就入G4;G6是单论,是对各种学校的单论,比如小学校,就入G620,所以,在G620的类目上,专门做出说明“含小学部分”;中等教育入G63;高等教育入G64。
人物传记:人物传记也很复杂,考虑到小学这方面的书不会太多,按时代的要求也取消了,中外各种人物的传记全部入K81;中国人物传记全部入K82;世界人物传记全部入K811;
历史: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都很复杂,但是不能再缩减了,给历史分类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这要靠自己在下面多学习,多了解,多学、多问。
9、图书分类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学习图书分类法的基本知识,熟悉图书分类法,这是做好图书分类工作的第一步,图书分类法是类分图书的依据,如果分类人员不懂和不熟悉它的类目设置、使用方法等,是无法进行分类的。
因此,一定要好好认真地学习。
(2)要在不断的分类实践中掌握分类的基本技能,只有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实践,才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书分类的理论与方法,提高业务技能。
(3)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力求使自己的知识视野开拓一些,作为一名分类人员不可能各门学科都很精通,然而却应该做到对各门知识都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所以,要求分类人员不仅要学习分类知识,还要学习各科知识。
(4)初学者,在分类前,先进行一下模拟分类,多学习、多练习就一定会有所提高。
10、练习题
(1)《小学生四年级语文试题集》
(2)《小学汉语拼音--教参书》
(3)《小学汉语拼音练习题》
(4)《小学生家庭作业大集》
(5)《实验小学教学法参考书:政治》(6)《小学生假期生活须知》
(7)《小学课程设计》
(8)《小学升学考试技巧》
(9)《小学招生工作》
(10)《小学人事管理》
(11)《合同法》
(12)《聊斋》
(13)《路遥小说集》
(14)《儿童故事集》
(15)《现代汉语辞典》
(16)《中国历史人物传记》
(17)《中国名胜古迹:故宫》
(18)《诗经选》
(19)《中国毛笔字》
(20)《肥料学》
(21)《小学生百科全书》
(22)《小学生辞典》
(23)《中学语文辞典》
(24)《农业百科全书》
(25)《青少年读物:世界的未来》
(26)《青少年读物:动物的语言》
(27)《小学生运动会摄影集锦》
(28)《西游记》
(29)《毛泽东选集》
练习答案
(1)《小学生四年级语文试题集》G624 (2)《小学汉语拼音--教参书》G623.21 (3)《小学汉语拼音练习题》G624
(4)《小学生家庭作业大集》G622.46 (5)《实验小学教学法参考书:政治》G623.1 (6)《小学生假期生活须知》G625.5
(7)《小学课程设计》G622.3
(8)《小学升学考试技巧》G622.474 (9)《小学招生工作》G627.3 (10)《小学人事管理》G627
(11)《合同法》D920.9
(12)《聊斋》I242
(13)《路遥小说集》I247.5
(14)《儿童故事集》I28
(15)《现代汉语辞典》Z38:H1 (16)《中国历史人物传记》K82 (17)《中国名胜古迹:故宫》K92 (18)《诗经选》I222
(19)《中国毛笔字》J29
(20)《肥料学》S1
(21)《小学生百科全书》Z28:G62 (22)《小学生辞典》Z3:G62 (23)《中学语文辞典》Z3:G623.2
(24)《农业百科全书》Z28:S
(25)《青少年读物:世界的未来》Z228 (26)《青少年读物:动物的语言》N49 (27)《小学生运动会摄影集锦》J42 (28)《西游记》I242
(29)《毛泽东选集》A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