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共聚香山 “会诊”原丝关键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士专家共聚香山“会诊”原丝关键技
术
作者:刘超
来源:《新材料产业》 2012年第10期
本刊记者/刘超
原丝技术落后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目前国内企业大都没有全面掌握原
丝和碳丝生产的关键技术,加之企业的生产线相互保密,导致资金投入虽高,但效益低下。
为
解决我国现阶段在碳纤维原丝关键技术上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由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和《新材料产业》杂志社承办的“碳纤维
PAN原丝关键技术研讨会”,于2012年8月23-2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先生担任本次会议的主席,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
士杨玉良,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石化处处长蒋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
联盟副理事长李克健,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徐樑华,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吕春祥,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主任罗益锋、东华
大学教授潘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瑞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
工程研究所教授高工李德宏,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军,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董事
长张国良,广州奥赛碳纤维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刚等活跃在我国碳纤维领域专家学者、企业
家先后在会上作报告,相关机构代表共计70余人参会,为突破国产碳纤维原丝技术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本次会议规模不大,但分量不轻。
这是2010年后本刊承办的第3次碳纤维会议,从碳纤维产业发展的宏观角度以及技术的关键环节入手,重点讨论了当前碳纤维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突
出问题——P A N原丝制备过程中的技术、效率和质量等问题,被师昌绪院士成为“3次会议中最重要的一次”。
碳纤维P A N原丝及其生产技术已经成为国产碳纤维产业发展壮大的“拦路虎”,加之研
究院所与企业之间沟通协作不足,产业十分封闭。
“会前我做了一个统计,目前国内从事碳纤
维生产研发的企业已经达到了38家,数量很多,但各自封闭,互不沟通。
本次会议就是要让碳纤维产业的科学家、企业家坐在一起,打破封闭,开诚布公,就原丝技术等的关键问题进行务
实性讨论,”李克健副理事长称“本次会议也可以说是一次实验,改变目前产业封闭现状的一
次尝试”。
与会嘉宾从P A N原丝理论、P A N原丝结构与性能,工艺控制、成本控制、原丝标准解
读等多个方面作了专题演讲,整个会议内容丰富、讨论热烈。
除此之外,本次研讨会上还特别
安排了工信部《关于加快推进碳纤维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讨论稿)》的专场讨论会,包括威
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兰州蓝星纤维有限公司、中国复合材料集团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
公司、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碳纤维厂、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
公司、山西恒天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泰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沈阳中恒新材料有限公司、扬州惠通联科碳纤维有限公司等活跃在中国碳纤维产业中的一线企业老总悉数到会,共同
对我国原丝制备工艺和关键技术进行了“集体会诊”。
会上,师昌绪院士指出,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碳纤维产业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十分可喜。
不过,原丝是制造和生产碳纤维最基础的材料,原丝质量上不去将直接影响碳纤维的品质,我国在原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做的工作还很不够,导致我国碳纤维的质量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更不能满足国内国防和民用的使用要求,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强。
P A N原丝是典型的高分子材料,作为国家“973”项目“高性能碳纤维相关重大问题的基础研究”首席科学家,杨玉良院士从事碳纤维相关的研究,一开始便着眼于基础理论研究。
杨院士从理论上分析了P A N原丝制造的关键环节,利用国际上最新的Monte Carlo方法进行模拟计算,与企业结合进行试验验证,逐步逼近,取得系列创新思路和成果。
杨院士的报告引发了与会嘉宾激烈的讨论,观点的创新性也引起了会场不小的轰动。
广州奥赛碳纤维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刚观点鲜明,他指出国内企业要以系统的思想发展碳纤维;借鉴国际碳纤维产业的发展模式,调整自己的发展观念与思路;充分整合国际优质资源,建立较高水平的技术装备平台;转变观念,提升产学研的合作效益;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强我国复合材料共享数据库建设;加强行业宏观管理,强力推进整个产业链的脱困与发展。
中复神鹰张国良董事长在会上宣布:千吨级干喷湿纺流程已打通,试车成功,产品质量相当日本东丽公司T700级别,将向市场供货。
张国良介绍了近年来所取得系列技术突破和进步,引起与会代表的强烈关注和热议。
除此之外,徐樑华、吕春祥、潘鼎、刘建军、李瑞亢等结合本单位研发与生产实践,系统地揭示了P A N原丝生产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设想,与大家共同探讨,由于所涉及问题具有共性,讨论很热烈。
参会嘉宾各抒己见,交流了近年来在原丝生产过程中心得,整个会议在良好的气氛下圆满结束。
10.3969/j.issn.1008-892X.2012.10.001。